2011年7月20日,對姚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在這天退役,結束自己的籃球職業生涯。
20日下午,一場以“明謝”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讓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成為世界體育界的焦點。會場中外記者300多名,長槍短炮,央視破天荒的5小時直播,就連老對手科比當日抵滬的行程也顯得黯然失色。
姚明走上前臺,以一貫沉著、平靜的語調宣告,“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無論是對我以往的籃球職業生涯,還是未來的個人發展,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去年年底,我的左腳第三次應力性骨折,我不得不離開賽場。今天我要宣布一個個人決定:作為籃球運動員,我將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正式退役。”
“謝謝大家!Thank you!謝謝儂!”低調謙虛而又蘸滿感情的發言稿,一共出現了22個“謝謝”,涵蓋了身邊所有的人,喜歡他的不喜歡他的。
一個星期前,退役消息就已傳遍網絡,但姚明親口說出時,在場的女記者還是哭了。姚明也坐在場下,偷偷拭著眼睛,有人說,是在擦汗,有人說,他哭了。姑且認為他哭了吧,這樣更符合球迷的心情。
“今天退役了,一扇門關上,另外一扇門則徐徐打開,門外有嶄新的生活等著我認真品味。”誠如姚明所言,關了一扇門,開了一扇窗,生活只不過是換了個場地。
弱冠之年,姚明進入NBA,將青春的日子,獻給了籃球。剛過而立之年,姚明選擇了退役,人生成型期,他會開啟怎樣一扇門?如李寧一樣從商?如鄧亞萍一樣從政?抑或郎平一樣從教?當姚明不惑之年時,他又會在哪里?
球場往事
姚明出身于籃球世家,父親姚志源曾于70年代在上海男籃打球,后退役當工人,母親方鳳娣曾為中國國女籃主力隊員。打籃球,亦可以稱之為子承父業。
身高2,26米的姚明在1997-1998年賽季代表上海隊征戰cBA聯賽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2002年,22歲的姚明闖入NBA,加盟美國休斯敦火箭隊,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外籍狀元秀。
別看姚明的英語很溜,登陸NBA初期,語言障礙成為他訓練中最大的絆腳石。翻譯潘克倫為了幫助他盡快度過適應期,幾乎和姚明形影不離,甚至住在姚明家里。用其努力換來的英語飆升,讓他在球場上發揮的更自如。
隨后,戰場上捷報頻傳。首個賽季,姚明就代表球隊參加了所有82場比賽,其中72場以首發身份出場,并以新秀的身份出現在了全明星賽場上。
在整個NBA生涯中,姚明一次人選最佳新秀陣容,四次入選年度第三陣容,兩次入選年度第二陣容。在NBA效力期間,對東西方籃球做出卓越貢獻的姚明曾兩次登上《時代周刊》亞洲封面,兩次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被美國《體育新聞》評為職業體育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接連的曝光度,讓姚明的影響力驟升。在公眾面前,姚明時而幽默自如,時而緊皺眉頭,這般神秘的形象,讓外國人感到意外,他們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運動員。
就在姚明剛進入NBA后,據姚之隊成員透露,姚之隊為姚明制定了三個“兩年計劃”,目標是6年之后,姚明開始挑戰邁克爾·喬丹和泰戈·伍茲的商業成就。
隨著姚明的戰績漸佳,姚之隊也隨之成長。然而,隨著榮譽一起來的還有傷勢,14年的職業生涯,9年的NBA征戰,姚明已經傷痕累累。因為傷勢,他在NBA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火箭對陣奇才,僅逗留了6分鐘,被迫離場。
“去年底我左腳第三次應力性骨折,不得不離開賽場。半年多來我內心十分糾結。”在姚明的左腿上,至今仍有24顆鋼釘沒取出,重達半公斤左右,因傷退役,多么的無奈。
沒有拿過NBA總冠軍戒指,追求完美的處女座姚明選擇了坦然面對,“不能改變的事情不用去多想。而且,留些遺憾有個念想,也是挺好的。”畢竟姚明還想陪著女兒一起奔跑玩耍,而不是戴著護具,拄著拐杖。
相比于一些運動員留給外界的“為國家而戰”的運動機器,姚明顯然不是。球場之內,他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球場之外,他是這個時代的一份子,家庭的一員,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名深謀遠慮的商人。
兼職“姚老板”
在中國的運動員中,姚明可以算吸金能力最強,也是具有相當可觀商業價值的運動員之一。
就在姚明退役說法漫天飛的時候,媒體給他狠狠的算了一筆帳:從2002年開始征戰NBA到2010年,都是他財富積累的時間,姚明的職業性經濟收入和商業代言收入,9年累計收入已經超過20億元人民幣(未繳納各種費用前)。
對于退役,姚明早有打算。剛入行時,姚爸姚媽就告誡他,“你要做好準備,這些東西每天都可能離你而去的。”在退役新聞發布會上,姚明說,他一直記著這句話,所以一直有一種緊迫感在心里。
任職NBA期間,姚明還兼作著老板,他的投資領域涵蓋了網站、餐廳、地產、股市。酒店、體育等六大領域。
姚明的第一個投資項目,就是2005年5月在休斯敦最繁華的高檔餐飲街的“姚餐廳”,姚明只投資了一個名字。2006年,音樂發燒友的姚明投資了國內一個提供正版音樂下載的網站——巨鯨音樂網。
2007年夏天,姚明與美國最大的私人連鎖健身機構加帥l健身聯手開辦的“加州健身姚明俱樂部”在北京世貿天階開張。同年11月,上海分店開業。同年12月,姚明人股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他目前最成功的投資項目。
2008年,姚明在北京通州投資興建了一家名為“太陽花”的準四星級酒店。2009年7月15日,姚明收購上海男籃全部股權,成為“姚老板”。
姚明是大家印象中典型的精明上海人,他懂得如何利用當下的商業價值轉化為未來的收益。2006,2007年姚明品牌價值還在鼎盛時期,他把商業價值名聲帶來的廣告合同部分換成了一些公司的股份。
對其資產進行了梳理,媒體紛紛發出姚明退役不差錢的聲音。雖然姚明沒有高調宣傳其經商之道,但不難發現,這些有意無意的項目投資,都流露出姚明的經商頭腦,或者說他的經商哲學。當然,這也并非姚一個人的成果,還離不開他背后的團隊——姚之隊。
品牌管理的潛質
在運動冠軍退役后淪落為搓澡工或街頭藝人的消息相繼蔓延后,運動員如何經營自身、建立自己品牌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人們的面前。
關鍵體育營銷機構總裁張慶認為,“在運動員職業生涯過程中以及之后要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需要進行多方面個人品牌塑造和管理。”在他看來,運動員職業生涯階段的上述價值表現為:競技表現、發展潛力、外在形象氣質、曝光率、個人聲譽、所從事項目的市場基礎、自身吸引大眾的個人經歷與事件等多個方面。
作為成功的籃球運動員,姚明靠的是自己的實力;而作為商業符號的成功,姚明更多依靠的是其團隊——“姚之隊”的力量。
成立于2000年的“姚之隊”,是姚明的商業規劃團隊,在姚明此前的職業生涯期間,甄選代言品牌、經營姚明投資的各個項目中,“姚之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姚之隊的成員共有六個人:美國BDA體育管理公司總裁比爾·達菲、姚明的表姐夫章明基、BDA公司市場主管比爾·桑德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約翰·海金格博士、中方經紀人陸浩和律師王曉鵬。在內部,他們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機制,但姚明有一票否決的權力。
“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曾表示,姚明剛登陸NBA時,定位是年輕化。后來通過各種策劃,將他剛進NBA的“愣頭青”形象塑造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中國制造”,甚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評價姚明說他是“中國對美國最大的單筆出口”。
但是,在姚明的朋友眼里,姚明之前諸如投資酒店等領域的不成功,與姚之隊主體的西化思維模式也有關系。面對這樣的形勢,退役之后,姚之隊原先的定位——姚明的商業規劃團隊和經紀人團隊——看似有些力不從心。
他的朋友分析稱,如果姚明真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那么目前姚之隊需要從經紀人團隊逐漸發展至經理人團隊。
在充分開發個1人商業價值的同時,姚明也不忘回饋社會,他成立了姚基金,致力于助學興教、促進青少年健康與福利等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并且已經開展了多場NBA中國慈善賽。
這對姚明來說,全方位品牌形象的塑造,為其商業價值也灌注進堅實的力量,對其退役后的商業道路,也做好了鋪墊。姚明退役后,以姚明為核心的品牌應會有較大擴展,它可能成為一個泛體育類的品牌,甚至,它還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品牌,而且還是一個國際交流的品牌。
不是每個運動員都可以像姚明這樣,尤其是在中國。但是姚明有豐富的籃球經驗,充裕的資金,還有先前的從商經驗及基礎。他有信心靠自己的運動實力養活自己和身后的教練、商業運作等團隊,并開拓更大的事業。
那么,未來的姚明和他身后的團隊會走向何方?
姚明第二季
中國體育界成功轉型的前輩亦為姚明提供了多種借鑒,但也許他會開辟出屬于自己的模式。
昔日的乒乓球女王,鄧亞萍,如今已成功轉型為一名官員。但對于姚明而言,這是條窄道,在國外征戰多年的他,早已習慣追求個性崇尚自由的思維模式。
退役發布會上,姚明說,他會繼續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依靠個人基金,幫助更多的人。但“姚基金”只能是姚明的兼職,畢竟這是一個投入不產出的工作,退役后的姚明,廣告收入必定大幅縮水,他不能如李連杰全心撲在“壹基金”上。
籃球,姚明必定不會放棄。姚明說,離開賽場,但是不會離開籃球,上海東方大鯊魚籃球隊是他籃球的延續。這個09年就已投資的籃球隊,承載更多的是感情,短期難以獲利。但憑借多年NBA打球的經驗,對于NB A球隊如何做市場,如何做社區關系,如何讓一支球隊跟城市產生聯系,早于耳濡目染,姚明說,他正在用心管理它。
姚明此前眾多的投資中,合眾思壯最成功。此前,有傳言說在與合眾思壯合作的時候,姚本人逐一查閱合眾思壯及所在行業的資料、數據、分析報告,并很直接地就合作細節提出疑問。最終在2007年12月簽下合同,合眾思壯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郭信平將自己名下O,75%的股權轉讓給姚明。去年4月合眾思壯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姚明的股權市值最高時達到近8000萬元。
其次是巨鯨音樂網和“姚餐廳”。去年10月份巨鯨網發布消息稱網站盈利尚可,而“姚餐廳”據說獲利不多。相比之下,“加州健身姚明俱樂部”及酒店更不理想。
綜上,可以總結出姚明已有的商業模式:一是自己“發燒”的產業,二是以個人名字入股,三是與個人形象相關的產業。雖然有虧有盈,但退役后可以更專注于商業,學習有關投資領域和運行模式方面的知識,成為專職的“姚老板”。
曾有記者問姚明是否會如李寧一樣建立一個自己的品牌,姚笑答:“那也要他們把品牌還給我呀。”由此可推測,姚明有這意向,而且野心并不在李寧之下。
退役新聞發布會上,姚明說,他希望交更多的朋友。是的,姚明第二季剛剛開始,變數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