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值求職高峰期,進入一家好單位,是每個大學生的向往。6月末,中華英才網發布了第九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的調查報告,評選出“最佳雇主TOP50排行榜”(本文節選前20名)?!爸袊髮W生最佳雇主品牌”是指,企業在大學生心中的品牌定位及企業形象,被調查對象主要從企業的職業發展、工作環境、薪酬福利等方面狀況進行評分。本次大學生最佳雇主調查的主體是來自764所高校的近20萬大學生,獲得近17萬份的有效問卷調查。
解析
金融行業成為大贏家
在12家大學生雇主榜新上榜的企業當中,金融、互聯網企業成為新上榜主力,如太平洋保險、浦發銀行、平安保險及互聯網行業的新浪、盛大網絡和搜狐等企業。特別是金融行業在這次調查當中占到50強中的11個席位,成了最大的贏家。緊隨其后的是政府和公共事業,另外大學生雇主榜汽車業的上升態勢也是比較明顯的。
外企、民企挑戰國企領先地位
國有企業在能源、金融、電信領域仍保持著絕對優勢,歷來是大學生眼中的金字招牌。比如中國移動蟬聯三年冠軍,中國銀行三年來也沒掉出前五名。但隨著經濟的復蘇,外企、民企正在挑戰國企最佳雇主的領先地位,其中外企的反彈尤為明顯——躋身前50名由去年屈指可數的3家升為10家,包括微軟、寶潔、谷歌、沃爾瑪、蘋果等。在2001年經濟危機中,僅有14,5%的大學生選擇外商獨資企業作為自己的首選企業類型,但今年這個比例上升到32%。
已得此殊榮的阿里巴巴公司總裁馬云說,最佳雇主仍停留在老板對員工的“我對你不錯,你要感恩”這樣的淺層次上,阿里巴巴的下一步是把最佳雇主的公司的努力轉變為員工最具幸福感的公司。
不要過分迷信最佳雇主
盡管最佳雇主排行榜是一個企業品牌及知名度的體現,但有專家認為,也不用對此過分迷戀。榜單的調查主體絕大部分還是在校的大學生,他們對企業的認知都是來源于媒體及朋友,所以它的意義更多體現在于大學生的擇業偏好,而不是企業能給大學生帶來什么。
從榜單中看,入榜的企業都是“非富即貴”,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能有多少學生一畢業就能踏上夢想之土。從實際已經簽約的情況看,真正能容納絕大部分大學生施展拳腳的是中小民營企業,然而這些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多少名氣,所以對于最佳雇主的榜單只能遠視,因此,不要過分迷戀最佳雇主,在光環的另一面,它只是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