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沿襲“一本書、一言堂、一鍋煮”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將備課當成“抄教案”,將上課當成“演教案”,將學生當成灌輸知識的“容器”,忽視了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自主性、自為性,使課堂缺乏活力,教學效果欠佳。因而,我們應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如何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構建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只有激活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與表現欲,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師適時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據專家統計,許多成功人士,在學校時不是第一流的學生,什么原因使得這些并不冒尖的學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為拔尖的人才?他們靠的是后天的努力,一種鍥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這種精神來源自學生時代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據此,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著眼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效應。
語文課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生動多樣的教學方式,又與學生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做的是:第一,讓學生熱愛語文,將語文學習看做是他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第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媒介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思想性。第三,注意每個學生原有語文水平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引導、以正面的評價鼓勵學生。第四、支持、鼓勵學生采用創造性的自主學習方式,對他們在學習中有思想、有創造的問題不抹殺、不否定,而是給予反饋、贊揚。初中生的感情勝于理智,他們的行動不只受認識的支配,更多的還是受感情的支配。教師引導、調動、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講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學科內容引進語文課堂,等等。在講課中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學習,在思考中逐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發現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不能完全脫離教師,只有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三、培養習慣,還學生學習的自由。
習慣成自然,習慣決定一切,有良好的習慣是學習必備的條件,因為學習語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語文自主學習的習慣要慢慢來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引導學生去糾正并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呢?我們要從剛進入中學就開始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由于個人能力存在差異性,對學生的要求要從實際出發,慢慢來培養其習慣。我們在教學中要求穩,不能求快,使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習作的習慣的過程應是循序漸進的,剛開始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習作的要求不需要講求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選材、結構、表達方式、語言更不用提了。因為這是自主學習的開始,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讓學生克服這種開頭難的現象。學生克服了習作的恐懼心理克服,對以后自主習作的習慣培養會起關鍵的作用。因此在這階段,教師對學生要有耐心,使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學習的沖動。經過一兩個月穩而不快的自主訓練后,學生的腦筋也開始動起來了,最差的學生也適應了這種習慣。學生在習作中會感到一種喜悅,體會到寫日記可以表達自己各種各樣的心情,自然會養成自主寫日記的習慣。學生有了這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后,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考慮逐漸加速了,日記的要求也要提高到另一個層次。這個習慣形成后,再實現下一個目標,目標要一個一個來實現,每個階段都不能急。經過多階段的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會形成較強的自學習慣。
四、改革教學評價機制,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評價只強調以成績為標準,重在知識的量化方面,把難以量化的內容排除在外,實際上,有些教學效果不是馬上就能顯現的,需要以過程和素質標準來配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認知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可實行多元評價,發動學生本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都來參與評價,對學生的發展狀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關心、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總之,自主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只有把語文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積極促進學生學習形式的改變,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使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