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類擁有多種相對獨立的智能,這些智能的不同組合產生了個體間的智能差異。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方式。這使現代教育可能成為開發和釋放人的創造潛能的發動機。為促進小學教師對多元智能理論的理解,本文討論了多元智能理論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啟示,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為英語語音教學實踐活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多元智能理論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應用方式
自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以來,各地學者陸續開展了關于多元智能理論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研究,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問題作簡要的探討。
語音是掌握語言知識和獲得語言技能的基礎,英語學習的目的是交際,而交際是通過口語表達進行的,語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英語語音是學習英語的第一步,語音準確程度影響著學生的英語水平和以后進一步的學習和提高。離開語音教學,詞匯和語法教學就如空中樓閣,語音能力也會影響和制約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提高。對于小學生而言,語音教學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準確的語音對學生記憶單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一、小學階段英語語音教學的目標和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語音教學的要求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音、辨音和模仿能力,能掌握單詞的正確讀音,能根據拼讀的規則讀出簡單的單詞,能掌握字母的讀音,表達時語音、聲調、節奏、停頓等基本正確。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規定,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二級(五、六年級)目標為:
(1)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
(2)了解簡單的拼讀規律;
(3)了解單詞有重音;
(4)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并不是單一的,而由八種智能組成:(1)語言智能;(2)數理智能;(3)空間智能;(4)節奏智能;(5)運動智能;(6)交往智能;(7)個人反省智能;(8)自然觀察智能。上述幾種智能與英語學習中發音、語調、節奏及模仿有密切的聯系。以前的語音教學就是教師直接教授示范,學生機械操練。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反而造成學生的片面發展。所以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途徑。對于教師來說要充分認識到語音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潛能的新方法。
二、應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語音教學的方式
1.營造環境,在說唱中培養語言和音樂節奏智能。
在語音教學中教育方法要靈活多樣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避免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下”的現象。英語語音是英語表達意義的基礎,語音發音不好就會影響交際的質量和學生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語音的手段主要是模仿,在大量聽的基礎上,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機會,在聽說中培養語感、提高語音水平。應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語音教學時要充分運用韻律和節奏,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效地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音樂節奏智能等多種智能。在PEP小學英語課本中let’s chant就體現了這一點。童謠說唱一般文字簡練,通俗易懂,節奏明快。采用歡快活潑的童謠說唱作為語音訓練材料,能使小學生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中練習發音、節奏和語調。通常節奏感較強,句末單詞發音都是押韻的歌謠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強對類似發音的記憶。音樂和節奏可以喚醒兒童的節奏智能。在教材pronunciation部分中繞口令的練習中可以幫助學生辨別區分相似音,也能起到喚醒兒童音樂、節奏智能的作用。如:
(1)A slow flow makes flowers grow.
(2)A frog frightens a flat flower on the floor.
(3)A brown cow has a crown.
音樂智能主要指對于節奏、音調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覺能力,以及用音樂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音樂智能廣泛應用于開發個體各種智能與潛能。通過學習英文歌曲既能增加詞匯量,又能增強語感和語言文化的滲透學習、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實踐證明,在英語課開始前唱英語歌曲可以起到熱身作用,把學生帶入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歌唱、節拍旋律等形式,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也就是利用音樂智能來增加詞匯量以促進語言智能的發展。
2.理解記憶單詞,開發數理智能。
在教單詞時讓學生對詞的音、形、意有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詞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現,方便學生理解記憶。通過同義詞、反義詞辨析,同音異形詞、詞類轉換詞比較歸納的方式,加深記憶,提高記憶效率。辨析是大腦對事物的感知、對比、分析與概括的過程。有效的聯想必須依賴于正確的辨析,聯想與辨析在教學實踐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學習新單詞時又能通過這種方式復習以前學過的單詞,起到學習中正遷移的作用。如:
(1)詞根加前綴或后綴構成起詞義和詞性方面的聯想。如:Help—helpful.
(2)對同義、近義詞語或句型進行聯想。如:tall—short,big—small.
(3)對語音或書寫形式相似的詞語或句型進行聯想。如:our—sour,th40f05f5a8d93bf492ab2441bd565fa92bae9c941c25642fe6d360434523eeb34ere—their,here—hear.
3.以對話或圖片方式呈現單詞詞匯,加深感知印象,開發視覺智能。
英語學習必須經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可以說英語的學習過程也是習慣養成的過程。在朗讀、背誦對話的過程中,可以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增強語感,牢記單詞、短語和句型,并培養理解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發現不少學生單詞不會讀也記不住,學習態度消極被動,遇到困難就退縮,許多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甚至放棄英語學習。其實朗讀背誦就是最佳途徑。因此,學過的對話和課文要求學生朗讀和背誦,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在教學中采用投影片、多媒體、掛圖、圖表等形象化工具輔助教學,這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聽說活動隨著教師一步一步開展下去,避免教師一味灌輸,使學生接受的過程為主動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激活視覺空間智能,從而促進語言智能的發展與鞏固。
4.在情境和小組學習中塑造人際交往智能。
在英語的學習中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小組合作表演課文,例如打招呼、問路等,創設情境,進行自然的交際,使嚴肅的課堂變成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英語的興趣,還使他們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塑造人際交往智能。
5.在TPR活動中提高運動智能,營造歡樂的學習氣氛。
在PEP小學英語課本中有很多TPR活動。全身反應法是美國加州圣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結合課堂實際,教學內容設計成了一系列指令式語言項目,然后讓學生對這些項目用身體做出反應,讓學生“動口動手、手舞足蹈”,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以口頭指令給予指示,并輔以肢體動作示范幫助了解指令的意義,學生在充分了解語句的意義時,再以肢體動作做出正確的回應,不但能減輕開口講英語的壓力,更能積累足夠的信心。這樣能使印象更深刻持久。如學習臉部五官的英語單詞時,學生邊聽邊讀邊用手觸摸身體部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既能在愉快的氛圍中放松大腦,又能鞏固新單詞記憶,還能激發繼續學習的興趣,提高語言智能發展的效率,并能于無形中提高運動智能,提高語言和動作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的一些探索,由此可見,多元智能理論對英語語音教學有很大的價值。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只要給予鼓勵、機會和教育,創設促進多種智能發展的有效的教學策略,那么幾乎每個人的所有智能均能得到有效的發展,甚至可以遠遠超乎我們所預期的效果,有效促進英語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吳志宏主編.多元智能:理論、方法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章兼中主編.外語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邵瑞珍主編.皮連生副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4][美]拉澤爾著.呂良環等譯.多元智能教學的藝術:八種教學方式[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5]杜志嫻.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葉海霞.多元智能理論與小學英語[U].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06.
[7]鄭蓉.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