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軟式排球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傳入我國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其具有技術簡單、安全性大、娛樂性強、健身價值高等特點,迅速得到高校廣大師生的喜愛和接受,并開始在許多高校中推廣普及。但是,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普及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其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促進軟式排球在高校的推廣普及。
關鍵詞: 高校 軟式排球 推廣普及
軟式排球作為排球運動大家庭的一名新成員,于上世紀80年代初誕生于日本的山梨縣。1995年北京體育大學引入軟式排球,并在全校教職工中組織開展了比賽,這是我國首次接觸和開展軟式排球運動。[1]由于軟式排球質地柔軟,因而安全性高,不易受傷害;其技術較硬式排球難度更小,容易掌握;加之其趣味性、高娛樂性較強、健身價值高等特點,迅速得到國人的喜愛和接受。軟式排球的技戰術與硬式排球較為相似,而硬式排球作為一個成熟、普及的運動項目,在我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競技水平,這為軟式排球的推廣、普及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校作為接受、學習、傳播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殿堂,其豐富的場地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廣大的學生群體,決定了高校必然成為軟式排球推廣普及的主陣地。
一、軟式排球特點及功能
軟式排球是由柔軟的橡膠為球體外殼,球內填充海綿類泡沫之類的柔軟物質,其特點是質地柔軟、撞擊力弱、抗撕裂、高回彈、防刺扎、不充氣。軟式排球分為兒童用球和成人用球,兒童用球周長±1cm,重量約為150±10g;成人用球周長78±1cm,重量約為210±10g。軟式排球色彩豐富,以淺黃、淺藍、淺綠、乳白、粉紅等顏色為主。
軟式排球是一項集體育鍛煉與娛樂為一體的新興體育項目。軟式排球巧妙融合了個人技巧與集體配合,具有獨特的魅力。參與軟式排球運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協調性和應變能力,讓學生的運動神經、血液循環、呼吸等系統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智慧,體驗到集體配合的精神,享受到比賽的樂趣。[2]由于軟式排球是在硬式排球基礎創新出來的運動項目,其技術既可移植硬式排球技術,又可運用捧球、彈球等軟式排球專項技術,比賽中軟、硬排球技術的靈活運用,將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軟式排球項目進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1.有利于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大球類項目普遍以籃球、足球和硬式排球為主要教學內容,具有較強趣味性、觀賞性的軟式排球項目進入高校體育教學,尤其是能把軟式排球項目列為學校公選課,將有效彌補體育教學項目開設單一的不足,極大地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
2.有利于實現終身體育鍛煉目標。高校體育教育的目標是實現終身體育鍛煉,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軟式排球由于球體柔軟、球體較大,因而具有球類速慢、撞擊力弱、技術難度小等特點,其技術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和運用,容易激發學生參與教學和鍛煉的熱情,培養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技能和習慣,從而為終身從事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3.有利于提高軟式排球競技水平。事實證明任何一個運動項目,要讓其良性發展,競技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就必須建立在一個廣泛的參與群體基礎之上。高校廣大的學生群體參與軟式排球運動,就會讓軟式排球競技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同時軟式排球競技水平的提高,又會吸引更多的人群參與,從而讓軟式排球進入良性發展之路。
三、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普及的條件分析
1.目前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對教學內容未作硬性規定,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實際選擇體育教學內容,這就為軟式排球進入高校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前提條件。
2.各高校都擁有較為完善的場地、器材設施,完備的體育教學支持服務體系,為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普及提供了基礎條件。
3.高校作為學習、接受和傳播新信息、新知識的殿堂,其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龐大的知識青年學生群體,為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普及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影響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普及的因素
1.競賽機制不完善。軟式排球自引入我國后,其發展速度和規模遠遠落后于其他運動項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國家,特別是體育、教育等職能部門的支持支持力度不夠。當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軟式排球運動聯賽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軟式排球的推廣普及。加之,多數高校專業化、制度化、常態化、規模化的比賽制度還未建立,校際間的交流和比賽更是少之又少。軟式排球比賽和交流機會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軟式排球的宣傳普及,制約了軟式排球技戰術水平的提高。
2.軟式排球專業教師不足。據調查我國體育院校多數沒有開設軟式排球專業,導致學校的師資隊伍中缺少軟式排球專業教師。目前高校的軟式排球教學主要由少量參加過軟式排球培訓的教師和硬式排球專業教師承擔,他們對軟式排球在高校中的推廣普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由于他們對軟式排球的特點、功能和技術戰術缺乏深入的了解,大都用硬式排球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戰術教軟式排球,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軟式排球在高校的健康發展。
3.缺少軟式排球專用的場地設施。由于軟式排球的球體外殼使用橡膠、尼龍等軟性材料,這類材料不能防水,耐磨性差,容易破損,因而軟式排球較適合在干凈、平整的地面上進行練習和比賽,如塑膠場地、室內木制地板等,這樣的場地既能保持球面清潔、顏色鮮艷,又能延長軟式排球使用壽命,讓學生在練習和比賽過程中始終保持新奇的感受。[3]此外,由于軟式排球球體大、重量輕,容易受到室外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限制。各高校雖然擁有一定數量的體育場館,但大多為室外籃、排硬地球場,而室內木質地板場地設施較少,只能滿足比賽使用,日常的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只能在室外場地進行。軟式排球專用的場地設施少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軟式排球水平的提高。
4.硬式排球的強勢地位。硬式排球運動在我國有廣泛群眾基礎和較高的競技水平,特別是中國女排在國際比賽中所取得驕人成績,成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讓硬式排球在國人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響。加之,軟式排球作為排球大家庭的一個新員,其競技水平和影響力與硬式排球相比差距較大。這就注定軟式排球運動在中國的推廣和發展,必然處在硬式排球的陰影中。
5.軟式排球自身的缺陷。一是軟式排球與硬式排球血源相近,獨特性不突出;二是軟式排球還處于新生階段,技戰術水平有待提高,技術含量低度;三是軟式排球沒有完善的競賽體制支撐,參與者只是出于愛好,不能成為職業,沒有發展前途;四是軟式排球速度過慢,娛樂性有余,競技性不足。
6.其他影響因素。如:目前軟式排球國家沒有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材、軟式排球推廣宣傳的力度不夠、師生對軟式排球認知度不高、缺少專項經費和社會及企業支持,等等,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軟式排球在高校中的推廣普及。
五、高校推廣普及軟式排球的構想
1.高校的領導和廣大師生要提高認識,從全民健身的角度,充分認識到集娛樂和健身于一體的軟式排球運動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實現終身體育鍛煉目標中的作用,對軟式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普及給予高度的支持和關注。
2.國家應盡快將軟式排球項目列入《大學體育與健康大綱》,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與教材。各高校也應將軟式排球項目列入教學計劃,把軟式排球項目作為專業或公共選修課程,納入高校課程建設體系中,從制度上對軟式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普及給予保障。
3.加強軟式排球專業教師隊伍。一方面有條件的體育院校要開設軟式排球專業,培養軟式排球專業教師,這是保證軟式排球運動健康發展的根本。另一方面對現有的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外出學習、交流、進修和培訓,讓他們全面、系統地掌握軟式排球運動的理論和技術戰術,迅速提高教學和訓練水平。
4.增加軟式排球專用的場地設施。各高校可根據學校現有體育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新建軟式排球專用的場地;改造原有體育活動場地;開放室內體育場館等,因地制宜地為軟式排球運動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5.建立和完善軟式排球運動的競賽制度。任何一個運動項目的健康發展,都必須建立在龐大的參與群體和完善的競賽制度基礎上,二者缺一不可。軟式排球在高校已有廣泛的學生基礎,如何建立完善的競賽制度,通過增加比賽和交流機會,提高軟式排球運動的競技水平,擴大軟式排球運動的影響力,是軟式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普及的基礎。
我國高校軟式排球運動的推廣普及受到國家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政策、教學大綱和教材建立完善、師資隊伍培養、場地器材設施建設、媒體的宣傳、軟式排球自身因素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為了進一步促進軟式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普及,高校應積極爭取國家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政策支持;加強科學研究,重視軟式排球理論和課程體系建設;有計劃地開展師資教育和培訓,提高軟式排球師資隊伍水平;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體,擴大軟式排球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群參與其中。相信在國家和全社會的積極支持下,在高校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軟式排球這一新興運動項目在高校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普及和發展,并在我國全民健身活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湘濃.對軟式排球易于推廣特性的探討[J].新課程,2010,(05).
[2]袁莉萍.軟式排球在高校推廣和普及的可行性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8,(4).
[3]李淵.淺談軟式排球在高職院校開展教學的建議[J].華章,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