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是一項典型的速度、力量對抗性的項目,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運動員在熟練掌握柔道專項技術的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爆發力、柔韌性、靈敏性、速度及耐力,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在對抗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山西柔道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對柔道基礎理論的研究不夠重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柔道的基本素質和專項素質中人體各環節肌肉工作的共性與個性進行分析,在柔道素質運動中不同階段肌肉的工作特點,以及不同部位肌肉運動的內在聯系。這一研究不僅能快速增強柔道訓練效果,而且能有效減少運動創傷的發生,是柔道訓練過程中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研究方向。
一、在柔道運動中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
?。ㄒ唬┤梭w各環節任何運動狀態的改變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其中肌肉收縮所產生的拉力是最主要的,這種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運動狀態的好壞,如:投技背負中下肢各關節伸肌群的收縮力越大,人體向前的加速度就越大。
?。ǘ└鳝h節肌肉收縮速度的快慢同樣對柔道技術成功與否起作用,柔道運動每個技術動作的完成,需要肌肉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和力量收縮。各有關肌群肌肉收縮的速度越快,人體向前拉的移位速度就越快。由于柔道技術中各有關肌群要快速有力地收縮幾十次至上百次,因此肌肉快速有力地收縮對柔道技術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三)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在技術中肌肉表現出的以最大收縮力量、最快收縮速度及快速力量耐力進行工作的能力,是素質和技術運動中肌肉的共同特點,為此,在短跑的教學訓練中應把肌肉力量、肌肉的收縮速度及肌肉的快速力量耐力的訓練始終放在重要位置。
二、按照運動結構與肌肉工作特點選擇訓練手段
為使運動員肌肉素質的發展更切合技術專項訓練中的變化應用,訓練手段的動作結構要盡量與短跑加速肌肉工作的特點相類似,這樣在訓練過程中既發展了專項素質,又改進了基本技術。目前國內外廣大教練員所采取的練習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如正踢腿、外擺腿等肌肉練習在基層體校中較為頻繁,技術中的內股、里倒勾引起骨盆前移主要是擺脫腿同側的腹內斜肌與異側的腹外斜肌及臀中肌約束,共同收受拉骨盆向前運動完成的,腹肌的收縮是異側性的。收腹舉腿和里合腿主要是腹直肌收縮,所以柔道運動員的腹肌練習柔韌耐力練習應以異側收縮為主。
三、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及耐力的方法
柔道運動的每個技術動作的完成,需要肌肉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和力量收縮。但這種能力不能持久,帶有爆發性。有時技術掌握運用得不夠,主要是部分肌肉力量運用不夠造成的,所以肌肉素質訓練就成了改進技術、提高成績的關鍵。就柔道來說,在兩個人的技術和其他方面相同時,誰有較好的力量,誰取勝的可能性就大。
提高肌肉收縮力量、收縮速度、收縮耐力的訓練,是所有柔道教練員、運動員十分關心的事,因為它直接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運動成績的提高。提高肌肉素質的方法有很多,總的來說,只要給參加工作的肌肉以阻力,就能提高這部分肌肉的力量,但在訓練中,采用的阻力大小、訓練次數、組數及練習時間的不同,所達到的訓練目的也不同,對肌肉不同素質的訓練方法應具體動作練習具體應用。另外,每一個階段的訓練,肌肉力量訓練的強度必須遵循由少到多,循序漸進,有步驟、有計劃地增加的原則。注意每次訓練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訓練結束后必須做好整理活動和全身放松。這樣便于提高運動員的興奮性和適應能力,減少傷病發生,盡快消除疲勞并快速恢復,從而達到肌肉訓練的效果。
四、注意各肌群力量素質的合理比例關系
人體各肌群在訓練過程中承擔的負荷及表現的力量有大有小,但跑、跳、摔作為一個整體,各環節之間的肌肉訓練對促進柔道成績的提高、預防運動創傷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廣大教練員在訓練中特別重視這些肌群的訓練,但在運動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運動員由于對某些相對弱小的肌群的訓練不重視造成了創傷或阻礙了運動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如大腿后群的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幾乎在練習階段中都參加工作。這些肌群既要承擔屈骨寬、屈膝任務,又在膝關節伸至130度后參與伸膝工作,盡管在工作中所表現力量強度沒有伸肌大,但在訓練過程中放松休息的時間很少,工作負荷同樣是很大的。對這部分肌群的訓練,由于不如伸肌練習方便,沒有伸肌練習多,在訓練實踐中往往容易被忽視,導致該肌群的拉傷,我們應在今后的訓練中予以重視。
五、結語
在柔道運動中,肌肉力量是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肌肉訓練在柔道訓練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速度、耐力、彈跳、靈敏、柔韌的基礎,又是掌握技術的必要條件。在訓練中我們要根據柔道運動中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按照運動結構與肌肉工作特點選擇更科學的訓練手段與方法,注意各肌群力量素質的合理比例關系,通過有計劃、系統的肌肉訓練極大地改善人體各肌肉之間協調配合的能力,從而打好柔道訓練的基礎,既有效促進柔道成績的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預防運動創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