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機床電氣線路維修》是機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機床電氣線路維修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為今后從事機床線路維修、改造和安裝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本文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根據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從教學設計與實施、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兩個方面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機床電氣線路維修》 教學設計與實施
機床在工農業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其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維護及故障處理是電工職業崗位的一項重要技能。高職院校《機床電氣線路維修》課程主要介紹機床控制線路,線路的安裝、調試、維護及故障處理,逐步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故障處理能力及實踐操作技能,為今后從事機床線路維修、改造和安裝打下一定的基礎。
一、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教學目標設計
1.專業能力目標。能對CA6140型車床及X62型萬能銑床電氣控制線路進行故障分析,對CA6140型車床及X62型萬能銑床電氣控制線路常見的故障進行分析、查找及排除,了解相關的低壓控制電器,掌握控制線路的保護功能和檢測知識。
2.方法能力目標。掌握常用的電工工具和儀器儀表使用的方法;能夠識讀和繪制電氣控制原理圖;能規范合理地對控制電路器件布局,并正確識讀、繪制接線圖;掌握電氣維修技術的基本方法能力。
3.社會能力目標。具有安全用電的觀念,做到安全生產、規范操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具有質量、效益、成本意識。
(二)教學情境設計
二、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
(一)理論考核內容
(二)實踐考核內容
采取自由組合與教師分配相結合的原則,將學生2至3人分成一個小組,派小組長抽簽決定完成表1所示的19個任務中的一個任務,學生抽3次簽,選擇3個任務中的一個任務完成即可,任務完成質量參照表3進行評分。
三、考核方案設計實施及考核結果分析
(一)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
采用綜合考核方式,主要對學生進行任務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總評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平時成績=任務理論考核20%+文獻查閱20%+平時學習態度20%+小組答辯10%+任務文檔的制作10%+機床線路創新設計10%+應急能力10%。期末考試成績=實踐考核50%+理論考試50%。
采用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是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一個有益探索。
(二)考核結果分析
根據2011—2012上2010電氣自動化技術1、2班的考核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對2010電氣自動化技術1班來說,從考試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平均分為65分,及格率為61%,最低分為18分,說明該班學生掌握了該門課程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并達到合格水平;成績基本呈正態分布,優秀率為0,處于及格水平學生較多,說明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今后有待改進。在考核中,錯誤比較多的題型是選擇題、機床工作原理分析題、計算題等,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復習不到位,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嚴重,存在不勞而獲的思想等。
對2010電氣自動化技術2班來說,從考試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平均分為59.1分,及格率為61%,最低分為6分,說明該班學生掌握了該門課程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并達到合格水平;成績基本呈正態分布,優秀率為0,處于及格水平學生較多,有17位學生考試成績不及格,其中有2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足10分,說明考試成績不理想;有將近30%的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平時不預習,上課不做筆記、不聽課,作業應付完成。在考核中,錯誤比較多的題型是選擇題、機床工作原理分析題、計算題等,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復習不到位,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嚴重,存在不勞而獲的思想等。
三、結語
本課程的任務設計來源于企業一線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任務分析,根據企業的真實工作崗位能力需求和職業的標準化教學內容設計,使教學過程由“學科系統化”發展到“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面向崗位,面向學生的職業生涯,確保了“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馮美英等.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思考[J].考試周刊,2009,(30):11-12.
[2]吳明明.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任務驅動式”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09,(30):171.
[3]董曉嵐.基于“工作過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數控實訓基地建設[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49-53.
[4]孔令文.維修機床電氣設備時的基本安全知識[J].農業機械,2009,(21):35-36.
[5]付偉等.高職課程《機床電氣線路維修》“任務驅動式”教學設計[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74-77.
項目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品課程《機床電氣線路維修》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