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新課程具有新特點,高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互動性、人文性、探究性,關注情感交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不是學習的全部,要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應用,養成良好習慣,培養綜合素質。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化學教學 高效課堂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正是在教學效果中體現出來的,師生的共同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高中化學新教材的特點
(一)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學生的不同志趣和發展潛能的需要。
?。ǘ┰趦热葸x擇上,力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的成果,積極關注化學相關的社會現實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強化終身學習意識,更好地體現化學課程的時代特色。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需要,更好地體現課程的選擇性,設置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模塊。
(三)教材充分體現課程標準,養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的精神,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章節需要探究的化學實驗只給出實驗方法,不給出實驗的結論。
?。ㄋ模┬陆滩耐怀鰪纳钭呦蚧瘜W,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充分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眾多事例、圖片來源于生活,在教學中安排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實驗。
?。ㄎ澹┬陆滩谋容^重視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較多的章節都有交流與討論。
(六)新教材中眾多的猜想與假設留給學生質疑,為課后的自主性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面對新課標的特點,構建高效課堂教學
?。ㄒ唬┙虒W是良性互動活動。
高效性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最看重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共同發展,在方式上講究教與學良性互動。一切好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模式,其運作軌跡,都是教與學良性互動的,否則,教師表演得再好,學生也只是看客,雙方都一無所獲。所以要把高效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不能只有教師組織的活動,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要有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和諧。在教學《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一節時,我讓學生分組討論生活中化學反應的實例,他們選出代表發言,從汽車輪胎老化這一進行幾年的反應。講到完成瞬間的爆炸,自己總結出計算公式,效果很好。
(二)教學是情感交流活動。
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效的作用。如果將“情感”投入化學課堂教學的運作,愉快、主動、高效的學習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學教學中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復雜、微妙的雙邊活動。師生各自發揮主體作用,在教育活動中互相結合,互相激發,互相補充和發展,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的目的。所以,師生必須采取密切合作進行感情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壓抑,在情感上不合拍,教學活動就很難達到理想的境界。情感交流不單來自于教學內容本身。即使教學內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學的效果。學生回答問題,不論正確多少,都要積極肯定,讓回答問題成為快樂而不是負擔。
?。ㄈ┙虒W是學生的認識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感悟,把感悟作為學習的基礎。感悟是學生主體對外部知識、信息的深層內化,是頭腦對事物的重新組合。課堂教學過程必須盡量減少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占領,把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只有學生自己“生產”出來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由地獨立自主學習,在課堂學習生活過程中學會感悟,在與知識的“相遇”中,使知識融入生命。教師在“點化”學生的過程中也在“點化”自己,雙方共同提高。在學習選修課《化學與生活》中的《改善大氣質量》一節時,我先列出學習提綱,讓學生在自學、討論的基礎上,給出學習結果,老師總結評價。
(四)教學是培養人的活動。
傳統的課堂教學遵循的是一種認知過程,塑造的是一種“知識人”,獲取客觀的知識成為學習的唯一目的。為了這種知識,學生忘卻了自己,人的生活與知識的關系完全被顛倒,由此造成生活單一化。因此,教學活動必須從充滿了價值和意義的人的現實生活出發,充分挖掘其人文關懷與生活價值的意義,回歸到人自身,回歸到人的現實生活世界,實現從以往的塑造“知識人”到培養“現實生活人”的轉變。在學習《環境保護》一節中,我不讓學生記環保的意義,而是通過大量圖片、視頻,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環保從我做起?!?br/> 由此可見,提高教學的高效性實質上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效果。只有既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潛能的開發、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又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發展,讓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教育的幸福、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教學,才是真正高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張文康.負效、無效、有效、高效課堂之探究.科教文衛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