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職業教育呈現出招生難度大、就業率高、職業滿意度低的現狀,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明顯不足。教師對職教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將有助于學生在認識自我、認識職業的基礎上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文章分析了職教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上的不足,論述了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方法的思考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 職業生涯規劃 輔導方法 理性思考 實踐探索
“十一五”期間,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將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畢業生,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將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盡管如此,這幾年隨著生源總數的減少,招生難度愈來愈大。中等職業學校的大多數職教生初次就業率雖然很高,就業率達到95%以上,有些專業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然而,事實上,職教生畢業面對社會、用人單位時,由于知識與實踐脫節,不能滿足擁有職業工作經驗要求,而與機會失之交臂。職教生的實際崗位操作能力與企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斷層,這就造成中職校學生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跳槽的比例非常高。據統計,職教畢業生一年之內跳槽的達到50%,兩年之內跳槽的占75%以上。
為了緩解這一矛盾,職業教育愈來愈重視對職教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比較完善,從小學就推行職業教育,并將職業教育思想貫穿終生。這些國家的職業生涯教育起步早,同時職業教育體制健全,基本上各個中小學均定期進行各種職業規劃教育,開展各類職業講座,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興趣選擇不同的講座,并現場進行互動體驗、討論職業問題。我國在中小學階段對學生的職業教育是空缺的,職業生涯教育的重任放在了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因此教師加強對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對于加強和改進職教生德育教育具有深遠意義。
一、對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的必要性
傳統教育關注的主要是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專業與職業的連接較為忽視。而職業生涯教育恰恰跨越學校教育與職場世界之間的“鴻溝”,教師輔導職業生涯規劃更加關注每個社會化個體間的差異性,注重個性特征的發展,依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心理特質、身體條件而進行輔導。因此,生涯規劃教育本身充分體現人的自我成長,強調人與環境的協調與互動。
教師作為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塑造者,要利用職教生正處于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增強職教生對自我的認識,引導他們將獨立自主的需求體現于職業生涯規劃上,嘗試初步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學校通過恰當的方法引導職教生思考職業生涯規劃,將有助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增強對專業的認識意識,制定在校期間和進入職場時的最佳的職業生涯規劃,成功跨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二、職教生是具有特殊性的群體
職業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以及將直接面對社會和職業的選擇,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才、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①職教生是特殊群體,其特殊性表現除了學習特殊、發展方向特殊外,還表現為年齡特殊。從年齡來看,大多處于16—19歲之間的青春期,既是職教生身體發育的第二次高峰期、自我意識和思想智慧的增長期,又是確立人生理想、訓練人格品行、培養道德責任感的關鍵期,更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最佳時期。[1]
每年總有不少職教生申請轉專業或者退學,主要原因是對專業不滿意,對未來職業生源沒有清楚的認識及專業選擇。絕大多數選擇專業依據是:一是盲目追隨市場熱點專業;二是偏重高收入行業;三是依靠傳統經驗,以性別、年齡等作為擇業標準。所以中職階段進行職業規劃尤為重要。如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自我探索更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通過工作社會探索更能“幫助學生學會合作與競爭和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通過職業價值觀、生涯選擇和生涯規劃等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②
三、實施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職教生對職業生涯設計了解不多、意識不強,相當一部分學生目標缺失現象嚴重,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沒有明確的目標追求,學習沒有動力,迷戀網絡等現象十分嚴重。這將導致他們缺乏對自我的認識和定位,以及職業規劃的意識和能力。
1.分層次實施職教生生涯規劃輔導
一般而言,分層次實施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主要是一、二年級側重專業認識、注重生涯剖析,自我定位;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素質,注重生涯設計;三年級的強化實踐、就業指導,注重生涯導航,擇業就業。
所以,職教生在校期間經歷的職業生涯發展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認識和準備階段:專業認知和自我定位。
一、二年級職教生年齡在16—17歲,即從選擇職業學校到學習專業課程。主要是認識職業世界,認識職業學校,認識自我的發展方向與潛力,并積極接受教育與培訓,獲取職業知識,形成職業能力、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規劃職業生涯,為進入職業世界做準備。
一、二年級學生能夠正確分析自身情況,分析職業環境,確立職業方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三年級能夠進入專業崗位的實踐操作,初步完成從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職業素養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一些專家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感興趣,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并且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③一般來說,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人的職業素養的高低,職業素養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④
指導職教生填寫霍蘭德職業生涯興趣測量表,測驗結果是什么人格類型是否與自己感知的相符,從霍蘭德人格類型詞表中圈出能描繪自己的詞。根據興趣測評的職業類型與根據人格測得的職業類型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我們應該怎么辦。
指導學生依據自身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習和培養規劃,有針對性指導學生運用SWOT分析法(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學會了解自己的優勢弱勢及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結合課程設置,形成可操作性強的規劃意識,并付諸實踐及加以檢驗,為今后中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積累可行性經驗。
?。?)決策與探索階段:就業指導與教學實訓、實踐。
三年級職教生年齡一般是18歲至19歲左右,即從選擇實習單位到基本確定自己的職業點或升學。18歲左右主要是抉擇,一部分同學在教師、家長或相關社會組織的幫助下,選擇自己的實習單位與崗位,并在實踐過程中體驗職業世界,檢驗自我的職業能力,逐步發現自我職業的興奮點,確定自我相對滿意的職業,開始進行正式職業的探索;另一部分同學想找到更合適、更理想的工作,參加高職高考,選擇自己報考的專業,并努力學習。
三年級階段對職教生來說是最關鍵的一年。對教師來說,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是最繁重的一年,應大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重點提高學生信息搜集能力和求職技能,搜集用人單位資料信息;結合專業特點和市場需求,組織學生召開模擬招聘會,開展系列就業指導實踐性教學,讓學生了解應聘過程中的一般程序及注意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或繼續深造,提高就業率。
在校三年是職教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根基階段,其核心任務在于認識、準備和規劃。這個時期,職教生對職業的認識和看法較之以前有了明顯的質的飛躍,開始探索各種職業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尤其是臨近畢業時,面臨著對未來職業的正式選擇;職業動機明顯,對職業的理想化色彩減退,擇業逐步具體化、實際化,除了對未來職業本身的認識外,還特別重視對自身素質的內省和估量,已能夠比較客觀地、恰當地評價自己和職業。大多數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家庭經濟情況、個人的健康狀況等來建構自己的職業期望。因此,此階段的學習情況、綜合素質發展情況與職業生涯規劃情況等將直接決定職教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達成度。
2.教師輔導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載體
自2004年開始,教育部開始,組織了以“弘揚民族精神、樹立職業理想”為主題的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把“職業生涯設計”競賽作為一項主要內容。職教生職業生涯設計成為教師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教師制定近期目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這些目標成為“可觸的標高”,教師應習慣于不斷地在設定標高與超越標高的循環往復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例如某校10級物流專業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職業生涯階段目標:(18—20歲)在校期間打好專業基礎,取得助理物流師資格證;(21—24歲)進入商貿企業比如超市、快遞公司做倉管員或信息員,積累工作經驗,掌握物流各個環節,考取物流師證書;(25—30歲)通過自學本科考試,進入中國知名物流企業,向更專業化水平發展;(31—35歲)積累資金和人脈,開拓市場,取得高級物流師;(36歲以后)組建團隊創業,開物流公司,做老板。在具有一定經濟基礎后,到國外短期專業學習,縮短國內與國外的差距。這名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幫助其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和制訂每個人生階段的計劃非常有益。
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職業生涯設計活動,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比賽,強化職業意識、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就業觀、創業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成功者”的心態,形成提高自身素質的動力。
四、輔導職教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職業教育階段是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時期,所以,在職業教育階段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僅有助于學生選擇自己的職業,而且從更長遠來看,確立職業生涯目標要把個人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把國家意志與自身要求結合起來。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關注學生一生發展的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設置相應的教育目標,選擇恰當的培養模式,進行個性化的全程輔導,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總之,依托教師對職教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職業學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實施則是進行教育的關鍵。要充分估計職教生每個年級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項目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從職業生涯輔導的載體上考慮,緊緊專注全國文明風采大賽。依托教師對職教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與自我職業規劃能力,這是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自我、職業、社會及其相互關系的關鍵。
注釋:
?、俳逃?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4]8號.
?、诹嘻惾A.對職教生進行生涯教育的必要性.校長閱刊,2006.8:190.
?、坳惞鸫?興趣與職業生涯的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0).
?、芡趿漳?,黃昭彥.大學生就業指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52.
參考文獻:
[1]崔景貴.90后職教生心理發展表征與青春期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1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