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世界記憶工程”,其目的就是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保護手段來保護具有世界意義的檔案、圖書文獻的精粹,鼓勵各國保護具有地區級意義、國家級意義的檔案、圖書的精粹,以便為人類后代保存世界各檔案館和圖書館中的歷史文獻遺產,延續人類的文明。通過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國際平臺打造清水江文書的國際品牌,提高其國際知名度,從而為原創社區帶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原創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一、清水江文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必要性論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是一種世界級的文獻遺產評鑒、監測和預警的綜合機制,它有一整套關于文獻遺產的搶救和保護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對世界各國文獻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具有指導和督促的雙重作用。清水江文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不但能夠提升人們對這種寶貴的民族民間瀕危文獻遺產重要價值的認識,而且能夠提高對其進行搶救保護工作的技術水平,使之與國際規范接軌,避免在搶救保護過程中因不諳規范而造成對文書的破壞。清水江文書一旦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將會得到世界各國在資金、技術、宣傳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不僅會提高其國際知名度,而且能為搶救保護工作提供資金、技術力量、理論指導等方面的保障。
二、清水江文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可行性論證
清水江文書是完整系統地反應明朝末年至民國末年近400年間當地苗侗獨特的混農林生產和木材貿易過程的契約和交易記錄,具有系統性、稀有性、瀕危性等特點。關于搶救保護清水江文書的世界性意義,龍宇曉和高聰等早在2008年參加第十六屆國際檔案大會時就明確提出,它絕不僅僅是搶救保護中國人自己的文獻遺產,其實也是在為全世界搶救保護一個關于全球最悠久、最獨特的混農林復合文明系統的活態記憶庫。在可行性論證方面,我們將系統總結清水江文書搶救保護工作的現狀和工作成就,并認真借鑒國內外已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文獻遺產的申報文本。
三、清水江文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工作的組織建設
為了充分而有效利用現有力量,在深入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將綜合運用SWOT(優勢、劣勢、風險、機遇分析方法)和參與式快速評估的評價手段,挑選出最適宜擔當申報主體單位的機構及牽頭機構,在此基礎上最大范圍地整合社會各界相關資源并聯合各利益相關方組建一個具有多方參與機制的申報工作領導機構。根據清水江文書所涉及的內容及性質,文化、民族事務、檔案管理和學術研究等機構都應是申報領導小組的成員。
四、編制清水江文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申報文本
申報文本包括文字論證、申報表格填寫、音像資料的準備、數據庫測試樣板以及能夠反映清水江文書搶救保護成果的相關材料等等。在申報文本編制成形后,我們將組織國內外相關權威專家進行論證評審,并在充分采納評審意見的基礎上對申報文本進行充分修改完善。
[責任編輯:龍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