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不懂畫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國畫和西洋畫最不同之處:西洋畫,滿;中國畫,空。
一張畫紙,畫得滿滿當當不留一點兒空白,是西洋油彩畫。一張畫紙,寥寥數筆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國畫。梵·高濃墨重彩成為驚艷傳世之作,齊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畫界傳奇。西方的熱情,中國的素雅。一張五彩,映出的豈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處世的方圓之道。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國話的最高境界,在于話音留三分。中國畫和中國話,總有相通之處。在中國的土地上,處世交往,話語間常常需要“留白”。抑或說,留白,是去除不必要的旁枝雜蔓。有些話,想說五句,其實只兩句對方便明白意思。剩下的三句,跟主題不再有過多關系,只是滿足你的傾訴欲。聽多了,對方反會膩。
交往之道,皆是這樣的潛規則:
兩人交往,誰的話越多,他的話在對方心里越沒分量。越是話多之人,往往摯友不多。一則話多總易誤傷旁人。二則心講得太明白,別人會減少了與你交心的興趣。
真正有分量的人,只會講有分量的話。一個敢于少講話的人,必定是對自己話中傳達的威力有信心的人。
信少,所以言多。
威重,故而言貴。
編輯/王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