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圖書館資源公益性增值利用的優勢、挑戰與開發定位

2012-01-01 00:00:00陳傳夫吳沫鮮冉黃夢縈
圖書與情報 2012年2期

前言:電信網、計算機網、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已成必然趨勢。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三網融合”。2010年1月21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標志著“三網融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2010年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大連、哈爾濱、南京、杭州、廈門、青島、武漢、長株潭城市群、深圳、綿陽共12個城市和地區入圍。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將“三網融合”作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創新業務形態,發揮各類信息網絡設施的文化傳播作用。

三網融合將大力度拓展公眾信息獲取的渠道,降低公眾獲取資源的成本。三網融合將逐步完善無縫信息環境,人們將不受時間、地點獲取日常信息與服務。文化信息服務將會更加自主性、個性化與家庭化。三網融合也會分流圖書館的傳統用戶。圖書館的免費服務的優勢地位也會降低。三網融合正在給圖書館服務提出挑戰,如果圖書館不抓住機遇,有可能被三網融合的趨勢邊緣化。

作為公共部門與社會記憶的公共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資源,這些資源具有重要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但資源利用效率還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圖書館如何利用三網融合的歷史機遇?我們認為大力推進收藏資源的公益性增值利用是重要途徑之一。圖書館的增值利用是在圖書館傳統利用模式以外的延伸使用。圖書館資源增值利用是信息資源增值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館資源增值利用的目的是延伸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業態,降低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成本,提高服務效益。具有豐富性、系統性、權威性和穩定性的優勢,但開發利用則面臨資源的組織、可視化和安全等制約圖書館資源因素。

我國圖書館類型多樣,社會責任并不完全相同,但堅持公益性、合作性、增值性、規范性與均等性的定位有利于實現資源開發與服務業態的創新。關注民生、提供政府信息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傳統。本期論文也提出公共圖書館融入社區、圖書館參與政府行動,嵌入民生工程、建立民生服務品牌、參與政府信息公開工程、設置政府信息服務崗,全面提高圖書館民生服務、政府信息數字化服務的深度與特色化等建議。

本專題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增值開發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對三網融合環境下圖書館資源開發與服務創新路徑進行了探討。系列論文提出了圖書館積極融入三網融合環境,創新開發與服務的方式,延伸圖書館功能,促進圖書館大眾化等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陳傳夫

摘 要:圖書館公共資源具有豐富性、系統性、權威性和穩定性的優勢,但是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三網融合新環境為圖書館資源的深度利用與延伸服務創造了條件,但面臨資源與大眾化需求的有效匹配、資源組織與融合環境的有效對接、收藏資源傳播可視化和知識產權等因素的挑戰。論文在分析這些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建議圖書館從公益性開發、合作性開發、增值性開發、均等性開發和規范性開發等方面對三網融合環境下圖書館資源開發與服務進行科學定位。

關鍵詞:三網融合 圖書館資源 增值利用 開發定位

中圖分類號: G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2)02-0054-07

The Advantage, Challenge and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the Value-added Use of Library Colle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riple Play

Abstract The full usage of library resource is a common concern in the library community. However, with the advantage of richness, consistency, authority and stability, library service confronted with a new environment of the convergen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able network and Internet network, which create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library, especially in the respect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resource organization, visualization and security. Library therefore, should take public welfare development,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value-added development, equal development and normative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veloping its resource and positioning its service.

Keywords triple play; library resources; value-added us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圖書館資源豐富,但是利用效率并不高。2012年初,上海市圖書館公布“2011年圖書借閱風云榜”。2012年2月10日《青年報》刊發《一年出借22次就成“上榜風云書” 如何提高圖書館借閱率引發熱議》引發“如何讓圖書館引人入勝”的討論。須知單本圖書年22次的借閱量已屬比較高的了。據文化部統計,2010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約為6.2億冊(件),文獻外借冊數約為2.6億冊次,即約60%的圖書館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大量藏書還是零借,資源沉睡現象并不鮮見。各個圖書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零借閱現象。以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2005~2008年,該館每年館藏中文新書的零借閱圖書(冊數)占當年新書總數的比例逐年遞增,至2008年高達36.4%[1]。其實資源利用效率低并非中國特有。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匹茲堡大學圖書館就發現了這一問題,并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關注。由艾倫·肯特教授領導的小組在匹茲堡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匹茲堡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中,每年有60%的新書在流通,其余40%從來就沒有被用過[2]。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最新出版的《不斷變化信息環境下的館藏發展——高校圖書館政策與組織》一書,再次組織了對數字環境下該問題的討論[3]。圖書館資源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是國內外圖書館普遍關注的問題。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六中全會提出的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創新文化服務業態的戰略部署,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圖書館如何利用自己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優勢,創新服務業態,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這存在一系列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在這些理論探索中,我們認為,業態創新的理論定位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本文通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關政策,對國家圖書館和杭州市圖書館等圖書館應用三網融合實踐調研,在分析圖書館資源公益性增值利用的優勢與挑戰的基礎上,對圖書館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開展公益性服務的戰略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對公益性服務如何科學定位提出了具體建議。

1 圖書館的資源優勢

1.1 資源的豐富性

圖書館作為人類文化知識的寶庫,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隨著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加速,各種載體的信息資源與日俱增,國家各級財政也加大了對圖書館的投入。根據文化部統計,“十一五”以來,2010年全國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2884個,比2005年增加122個;2010年,各級財政對公共圖書館財政撥款總數達58.4億元,比2005年增長110.1%,約占當年GDP的1.47%。同時,公共圖書館文獻總藏量和新增藏量逐年增長。2010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為61726萬冊(件),比2005年增長28.4%;新增藏量2956萬冊(件),比2005年增長52.7%[4]。全國多數圖書館的總藏量也逐年增長,如國家圖書館從新中國成立后藏書量年均增長40萬冊[5],截至2007年底館藏文獻已達2631萬冊(件)[6]。在高校圖書館中,武漢大學圖書館2010年年度文獻購置經費支出達2660萬元,總藏量1134萬余冊[7]。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年購書經費超過2000萬元[8]。據OCLC統計,全球圖書館收藏總量達到16億冊,資源價值達7200億美元[9]。

1.2. 資源的系統性

圖書館資源涵蓋了不同形式、各種媒介以及各個學科,在時間上從古至今日益積累完善,在空間上從國內到國外各學科交叉滲透,形成了一個系統連貫的知識整體。

在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圖書館根據不同的發展任務與服務對象,被分為不同類型,由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圖書館體系,為圖書館資源的系統性提供了有力的行政保障。國家圖書館作為國家總書庫,履行國內外文獻收藏和保護的職責,全面入藏中文圖書,其中115種文字的外國文獻資料占館藏的50%,成為國內外文文獻的最大收藏館[6]。

地方公共圖書館不僅作為地方社會文化中心,也致力于系統地收藏地方特色文獻,比如湖北省圖書館建設以楚文化為主的全文數據庫,上海圖書館系統收藏世博會信息資源。高等院校圖書館與科學圖書館更加注重學科特色與區域特色資源建設。

1.3 資源的權威性

權威性主要是指圖書館資源來源可靠、可信度高。圖書館的品牌在于權威信息提供,通過自身的信息分析與評價能力,對原始信息進行過濾、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提供權威信息服務。涉及權威性的指標主要包括文獻作者的可靠性,作者依托機構的社會影響,出版機構的聲譽,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學術更新的及時性,學術內容的可靠性、客觀性等方面。

圖書館在資源的采集、整理和保存實踐中,采用國內外通用的采購規范、加工規范、入藏規范,由專家把關,進行科學篩選,以保障資源的權威度。此外,由國家文化部組織開展的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每四年進行一次,這是全國公共圖書館系統最權威、級別最高的政府評估定級行為,也是對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一次權威性認定。

圖書館對于特定文獻制定專門采購規則,例如古籍、手稿、檔案,如《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等珍稀資料審查與采購流程說明》為圖書館采購古籍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辦法。古籍文獻是經過時間的甄選而傳承下來的寶貴資源,有些古籍甚至是經歷過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幾經更迭才得以流傳下來。國家圖書館館藏的殷墟甲骨、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極為珍稀;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為1473-1477年間印刷的歐洲搖籃本;館內還設有名人手稿、革命歷史文獻、中國博士論文等專藏,是聯合國與外國政府出版物的指定收藏館。武漢大學圖書館藏有線裝古籍17萬余冊,其中有300多種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61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1.4 資源的穩定性

從古代藏書樓嬗變至今,現代圖書館一直肩負的一項基本職能就是長期保存與傳播信息資源,這也是圖書館實現公益性增值利用的基礎條件。我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圖書館,比如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湖南大學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其中湖南大學圖書館濫觴于北宋時代的岳麓書院御書樓,至今已有千年歷史,雖然經歷過戰火與調整,仍不乏珍本、善本、孤本。

圖書館針對資源的不同類型與不同載體而采取相應的保存方式。不但建立了館藏資源的管理利用制度,如圖書期刊借閱管理條例、電子資源使用手冊,保持資源體系的完整;而且注重資源的保存與保護,如圖書館防火防盜安全規定、圖書館應急管理機制,延長資源的使用壽命。

2 圖書館資源增值開發面臨的問題

我國圖書館館藏雖然十分豐富,但利用率不高卻是不爭的事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求圖書館深度開發資源,廣泛服務于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三網融合為圖書館深化服務創造了條件。但是,圖書館長期以來在采購標準、組織方法、服務手段等方面自成體系,面對三網融合的新環境,其資源的制約因素也是明顯的。這些問題若解決不好,將制約圖書館參與融合環境、利用三網融合環境深化服務。

2.1 資源特征與公眾的日常需要有差距

三網融合面對的用戶是一般公眾,他們的資源需求更偏向日常生活需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7月最新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受眾最廣的前五大網絡應用分別為搜索引擎(79.6%),即時通信(79.4%),網絡音樂(78.7%),網絡新聞(74.7%)和博客/個人空間(65.5%)。增長最快的前三個應用分別是微博(208.9%),團購(125.0%)和網上支付(11.7%)。簡而言之,用戶通過網絡最需要滿足的四種需求是:信息獲取、商務交易、交流溝通、網絡娛樂。

搜索引擎作為網絡環境下用戶檢索信息資源的主要平臺,通過用戶的搜索內容可以反映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CNNIC于2010年7月發布的《2010年中國搜索引擎用戶行為研究報告》顯示,網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音樂的比例最高,使用率達88%;其次是視頻、影視相關信息的搜索,使用率達78.1%;網站、新聞、知識搜索的使用率也較高,均達 70%以上。此外需求較高的信息還包括游戲、生活信息、購物信息、文學、社區、學術資料、旅游信息等。即使公眾通過網絡平臺訪問圖書館,圖書館也難以提供這些用戶所需要的資料。

圖書館資源中利用率一直較高的是社會科學類,尤以文學小說和科普資源為甚。在《中圖法》的22個基本大類中,涉及到工業生產、自然科學的類目中,多數資源的理論性高于實際可操作性,一般公眾對這些資源的需求不高。對大多數公眾而言,圖書館的主要價值更側重體現在圖書館物理實體的環境價值上。四川大學李桂華副教授于2008年發表的一項對公共圖書館用戶需求結構調查研究表明,“用戶到圖書館的原因反映了圖書館的吸引力所在:當回答‘今天到圖書館的最主要原因’時,超過一半用戶的答案是‘安靜’;在選擇資源類型方面,文學小說類仍然是利用率最高的,其次是經濟管理商業類資源,科普讀物居第三位”[10]。

此外,像《古今圖書集成》這類大部頭古籍,包羅萬象,既蘊含簡單的自然法則,也集成了古人世世代代積累的生產技術和生活經驗,但是目前國內只有六家圖書館收藏有該書,其中完整收藏的有四家。而且這些古籍只是被保存在圖書館里以供查閱和展覽,如果不進行深度挖掘開發,即使在三網融合環境中,也仍然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益。

2.2 資源組織方法不適應網絡融合環境

無論是以紙質文獻為主體的傳統圖書館,還是數字化的現代圖書館,在資源描述和資源標引階段都嚴格遵循資源組織標準,與網絡融合環境不相適應。

第一,資源描述。圖書館長期采用的標準書目著錄標準與MARC格式等進行資源描述。這些標準與格式都是圖書館界經過長期探索與研究制定的,注重對信息載體的外形特征的描述與揭示。傳統上的編目數據與資源本身是分離的,通過含有檢索點的文件建立聯系。因此圖書館的資源描述結構雖然規范嚴謹,但是格式復雜、靈活性不大。而網絡資源體系龐大、大部分處于無序狀態,主要采用元數據對資源進行描述。隨著網絡融合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網絡資源描述的元數據格式,如DC、XML語言。以DC為例,DC注重對信息資源內容特征的描述,且描述信息是嵌入在被描述的資源對象中。用于描述的基本元素只有15個,與MARC格式相比簡單易操作,信息創建者和描述者都可以使用它進行信息描述[11]。

第二,資源標引。圖書館采用的傳統的資源標引方法主要有兩種,分類標引和主題標引。與編目類似,圖書館資源標引也都嚴格遵循圖書館界制定的標準規則。國內圖書館分類標引的主流規則有《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分類法》、《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主題標引規則為《中國分類主題詞表》,其體系結構為“分類法-敘詞表對照索引式”的分類主題一體化檢索語言體系結構。雖然這些規則在具體操作上不完全相同,但在標引原理上都是按照學科之間的邏輯關系建立類目體系,層層深入。《中國圖書分類法》與《中國分類主題詞表》都先后發布了電子版和Web版,但是并沒有改變標引原理,僅僅改變了標引規則的載體,并未真正融入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的時效性、復雜性決定了它難以被組織成一個嚴密的等級體系。在網絡環境下,一般采用網絡目錄進行分類標引,不遵循嚴格的等級結構,優先鏈接用戶關注度高的資源。結合規范語言和自然語言進行主題標引,采用關鍵詞法提供檢索,提供一站式檢索的搜索引擎則是主題標引在網絡融合環境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分類法把邏輯上相關的信息分割在不同地方的局限。新興的標簽技術可以作為用戶自主標引的工具,也成為網絡標引信息資源和提供最新資訊的重要工具。

2.3 資源的可視化協調問題

三網融合帶來電腦屏幕、手機屏幕和電視屏幕的“三屏融合”,可視化技術能夠直觀地把圖書館資源展示給用戶,也能夠跨越“三屏”之間的差異。資源可視化是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構造一個資源二維或三維空間。圖書館豐富的資源要通過視頻等傳播,必然涉及資源的可視化問題。

目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可視化基本還處于數字化展示這一初級階段,傳統手段有兩種。第一,將電子文檔轉換成PDF或CAJ等格式,以PostScript語言圖象模型為基礎,在任何操作系統平臺上都可以再現文獻原貌,方便閱讀與打印。PDF文件比較適合電腦屏幕,但在全屏手機上顯示字體偏小,需要手動放大字體。PDF文件需要用鼠標進行操作,如果要移植到電視屏幕上,還需要進行改良。第二,將比較早期的紙質文獻掃描,根據需要進行數字化處理,制作成圖片或者PDF文件等媒體格式。在電子書尚未普及、電子期刊發展歷史較短的今天,圖書館的絕大多數文獻仍是以紙本為媒介,如果全部進行掃描則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掃描古籍文獻也需要考慮其受損程度。所以對哪些文獻進行掃描、掃描后的主要流通途經是什么、掃描后的文獻是否能適應電視屏幕和手機屏幕等,都是文獻掃描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保證圖書館多媒體資源在三網融合環境下的傳送速度與質量也將是圖書館資源傳播利用的重要保證。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目前只適合于在互聯網中傳播,而在未來的融合網絡中,視頻傳播、社會媒介傳播將占有很大比重。圖書館的資源目前還難以適應融合網絡對資源傳播的需要。

2.4 資源版權與安全的挑戰

圖書館收藏的資源大多數是第三人享有版權的資源。最近幾年采購的電子資源有些只有使用權,而網絡應用以來出現的圖書館版權訴訟,基本上都與網絡傳播權有關。2006年國務院通過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七條規定“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字作品和依法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數字化形式復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報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獲得經濟利益。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給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提供了在數字時代擴大公眾服務的機會,但是仍然非常有限。

數字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也屢次成為知識產權訴訟被告。2011年3月發生的“百度文庫侵權門”事件暴露了網絡環境下資源版權與安全的巨大漏洞,也反映了網絡資源利益分享機制失衡、版權法律法規不健全、公眾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的諸多問題。三網融合后,圖書館將資源放到更廣闊的獲取平臺上,版權問題將復雜化,不僅涉及到在互聯網上的傳播,今后在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傳播的版權問題也亟需解決。資源的獲取更加便利,資源的可復制性也更強,由此產生的盜版侵權、網絡安全糾紛等問題可能會愈演愈烈。面向社會征集版權是圖書館資源在三網融合環境下增值利用的重要門檻。如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防止個別惡意訴訟則是圖書館面臨的現實問題。

2.5 資源特色與協調問題

在三網融合環境下,圖書館——尤其是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只有建立特色資源,開展特色服務才能夠獲得長遠發展。然而在現實環境下,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存在需要協調的問題。首先,在概念上,圖書館界對“特色資源”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概念范圍。其次,我國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與服務開展較好的目前主要是一些省級圖書館,比如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等,而廣大中小型圖書館還存在一定差距。再次,全國各地區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客觀上也造成了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與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雖然許多圖書館都希望根據本地區的地域特色或文化傳統來建設特色資源,但實際建設起來的特色資源卻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還存在較多的不足[12]。

此外,圖書館之間存在著重復性建設問題。我國不同類型的圖書館歸屬不同的國家機關,比如全國性的公共圖書館歸屬文化部管轄,而省市縣各級的圖書館由直接由當地文化行政部門管理,高校圖書館歸屬于教育部,專業圖書館則由其所屬行業機構進行管轄。全國圖書館缺乏一個系統的共建共享機制,同一地域的不同圖書館都重點收藏了地方文獻,不同地域的圖書館都針對同一個主題進行了專門建設,而不同級別的圖書館又都力求做到資源全面。

3 圖書館資源增值開發服務定位

三網融合已經由國家試點運行,將于2013年至2015年實現全面發展,為圖書館資源公益性增值利用創造有利的政策條件、技術條件與服務條件。三網融合問題已經引起同行關注。如冷冬梅認為“如何更好的利用電視、電信通訊網絡疏通信息,讓用戶受眾可以隨時查閱到館藏、庫存——便利化、即時性的數字取閱將是新一代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三網融合后的圖書館,應致力于改變我國城鄉文化傳播不平衡狀況,改變文化鴻溝現象,防止主流文化傳播盲區的出現”[13];王麗華認為“圖書館需要重新組織并部署資源,形成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成區域性學科數字資源中心”[14];曹平認為“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圖書館理想發展模式是聚合與共享,即圖書館利用融合后的統一網絡基礎,對內整合自身資源,通過手機、電視與網絡延伸服務,對外共享跨地域、跨行業的社會行業資源;內外結合,構造一個上至國家圖書館下至鄉鎮文化站的圖書館服務體系”[15];王雅麗認為“圖書館作為國家重要的公共信息資源提供方,應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開展深層次服務,構建完善的虛擬圖書館社區”[16]。這些都是很好的見解。我們認為,三網融合環境下,圖書館尤其要對資源開發與服務進行科學定位。

3.1 公益性開發服務定位

三網融合環境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圖書館資源增值開發服務提供了平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國家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惠民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務的重大文化項目,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重要提供方,在共享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公益性效益。以國家圖書館為例,“十一五”期間已上網提供免費的書目數據有1078萬條,運行在館域網及局域網上的書目數據上億條,并建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站,向讀者提供全文影像數據6000萬頁。國家圖書館書目數據中心已有成員館565家,書目數據120余萬條,這些都為共享工程建設做了必要的前期數字資源準備[17]。

三網融合后,圖書館將利用數字電視與移動通信作為媒介開展服務,以減少重復性建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機會成本。目前已有部分圖書館開始嘗試并已成功實現手機圖書館的免費服務,比較成熟的有掌上國圖、上海手機圖書館,但是用戶的通信資費一般仍按照手機運營商的通信收費標準執行。公益性免費服務定位也符合國際上的行業標準,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年修訂版)中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原則上應該免費提供服務”。

3.2 合作性開發服務定位

圖書館資源公益性增值利用既要尋求與其他文化信息機構的資源開發合作,又要尋求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的資源服務合作。

全國文化共享工程需要圖書館的資源開發,整合包括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團、研究機構等現有的文化信息資源,目標之一是聯合上述機構,對原有數據整合及新數據制作,建成上述機構的文化信息資源聯合目錄,建設一個包括文化法規、圖書、音樂、美術、戲曲、文物等信息的全方位文化數字資源庫和一個包括科普知識、法律常識、生活禮儀、農業科技、衛生保健以及百科知識等貼近大眾日常生活的社會文化資源庫。同時圖書館的資源開發也離不開共享工程建設,通過國家通道深層次開發資源,彌補自身的局限性。

同時,圖書館之間的資源互通有無、共建共享也是圖書館資源合作開發的重要途經。目前作為試點的山東省和廈門市,已實現與國家數字圖書館資源的共建共享,只要進入本地圖書館就可以享受到國家圖書館所有的數字資源。

此外,圖書館在資源服務中應積極尋求與電信網、廣播網的融合。國家圖書館于2009年開通了全球首家圖書館專業電視服務頻道“NLCTV”(國圖空間),計劃向全球讀者提供無需注冊的免費在線閱覽服務。讀者坐在電視前,手持遙控器,便可實現館藏查詢、借書、觀看講座和資料片等多種功能[18]。杭州市圖書館也將數字電視、智能移動終端與圖書館網站整合成綜合性的杭州數字圖書館,于2010年底推出三網融合圖書館——文瀾在線。

3.3 增值性開發服務定位

圖書館資源增值性定位的核心在于放大資源價值,擴大服務范圍,降低資源使用成本,創新服務方式。在三網融合環境下,所有網民和所有數字電視用戶,都將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無限延伸了圖書館資源的服務范圍。用戶可以通過任意一種網絡終端獲取圖書館資源,不受任何時間與空間限制。比如:查詢館藏、預約、圖書續借、新書推薦、資源導航、在線閱讀、獲取數據庫、參考咨詢、講座點播等。三網中新興的應用形式也為圖書館資源利用提供了借鑒經驗,比如社交網絡、知識大講堂、電視點播。

三網融合后,圖書館資源需要更貼近公眾生活才能獲得長遠發展,尤其是針對社會難題對特定人群提供幫助。我國的教育特別是職業培訓教育將迎來轉型期,從每年春節前后“就業難”與“用工荒”并存的“怪圈”現象上看,我國的勞動力教育與培訓存在巨大的供給缺口[15]。圖書館如果能夠通過三網融合環境提供實用性強的教育培訓資源,必將緩解社會難題。在互聯網普及率相對較低的農村地區亦是如此,圖書館可以通過電視頻道和手機為農民提供切實的務農信息、金融理財信息,為農民工提供城市生活信息和技術培訓資源,從而降低農村地區獲取圖書館資源的成本。

3.4 均等性開發服務定位

均等性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圖書館目前只實現了互聯網與部分電信網的覆蓋,而且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用戶群在年齡分布、城鄉分布上都存在失衡現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總數達到4.85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6.2%,其中農村網民規模為1.31億;網民中80%的年齡在10-39歲。與此同時,早在2001年,我國電視機的普及率就達到99.3%[19]。可見對廣大中老年用戶與農村地區用戶而言,如果電視機能夠連接互聯網,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信息世界,進一步實現社會信息公平、填補社會信息鴻溝。對圖書館而言,這個龐大的群體都是圖書館的潛在用戶,能為圖書館資源公益性增值利用創造巨大的空間。圖書館要配合不同類型用戶的信息利用習慣,將服務設計在用戶偏好的環境中[10]。

通過三網融合,圖書館可以針對智能手機、電腦或者數字電視等不同終端的特點開展特色服務,能夠進一步調動用戶的信息意識,增強用戶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更平等的姿態融入用戶,擴大圖書館資源的影響范圍。

3.5 規范性開發服務定位

圖書館面向三網融合環境的公益性增值利用是全國圖書館的一項共同重任,需要在規范化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持下由點到面逐步實現。2010年,國家圖書館已結合電信網初步搭建起了數字圖書館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平臺和標準規范體系,并對中文信息處理中涉及的關鍵技術與標準進行了研發,也就是說有了基本的技術支撐[20]。但是結合廣播電視網的技術標準還需要在三網融合實現之后再做研發。

圖書館融入三網融合需要一個平臺系統,其技術開發可適當借鑒國內較為成熟的手機服務系統研發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種:圖書館自主研發、圖書館與開發商合作開發、圖書館購買具有該服務的信息系統。國家圖書館與歌華有線合作開發,杭州圖書館與華數傳媒等機構合作開發,都采取了與開發商合作的研發方式。而在三網融合后圖書館更應該采取網絡主流技術開展服務,以實現圖書館與融合平臺的無縫對接。

4 結語

三網融合目前雖然還處于試點階段,但卻是未來的新趨勢。圖書館積極融入三網融合的新環境,創新開發與服務的方式,促進圖書館的大眾化,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新機遇。我國圖書館類型多樣,社會責任并不完全相同,但堅持公益性、合作性、增值性、規范性與均等性的定位有利于實現資源開發與服務業態的創新。

參考文獻:

[1]章文浪.圖書零借閱率的統計與分析——以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03):121-123.

[2](英)湯普森·詹姆斯.喬歡,喬人立譯.圖書館的未來[M].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8-9.

[3]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Policies and Organization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EB/OL].[2012-02-16]http://www.alastore.ala.org/detail.aspx?ID=3264.

[4]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及“十二五”發展目標[EB/OL].[2012-02-15].http://www.ccnt.gov.cn/preview/special/2

305/2311/201110/t20111013_131820.html.

[5]百年記憶——國家圖書館館史展[EB/OL].[2012-02-15].http://www.nlc.gov.cn/newbngq/bnjy/wxgx/.

[6]國圖概況[EB/OL].[2012-2-15].http://www.nlc.gov.cn/newdzzn/.

[7]圖書館簡介[EB/OL].[2012-2-15].http://www.lib.whu.edu.cn/web/index.asp?obj_id=102.

[8]鮑紅.圖書館配送競爭激烈,為何學校購書款花不完?[J].出版參考,2005,(11):11.

[9]OCLC.Libraries:How they stack up[R].OCLC,2003.

[10]李桂華,陳雪樵.公共圖書館用戶需求結構研究:現實需求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雜志,2008,(04):14-17.

[11]賈春華,牟冬梅.傳統圖書館、門戶網站和數字圖書館中信息組織方式的比較[J].情報資料工作,2004,(05):35-38.

[12]曹海霞.試論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與服務[J].圖書與情報,2010,(03):124-126.

[13]冷冬梅,蘇楊.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圖書館未來發展趨勢[J].晉圖學刊,2010,(06):6-8.

[14]王麗華.三網融合對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影響[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07):13-14.

[15]曹平.我國公共圖書館“三網融合”應用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04):109-115.

[16]王雅麗.試論三網融合背景下的數字圖書館發展[J].圖書與情報,2011,(04):112-115.

[17]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條件[EB/OL].[2011-11-04].http://www.ndcnc.gov.cn/libpage/gxgc/index.htm.

[18]國圖頻道亮相北京,像看電視那樣看書[N].北京青年報,2009-04-17.

[19]趙學敏.電視機:我國普及率達99.3%,3成以上超兩臺[N].中國青年報,2001-04-26.

[20]楊雪梅.數字化時代讓我們把國家圖書館搬回家[N].人民日報,2011-02-14.

作者簡介:陳傳夫(1962-),男,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沫(1986-),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鮮冉(1990-),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黃夢縈(1990-),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亚洲三级色|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国产精品性| 欧美区一区|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综合色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性欧美久久|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午夜不卡视频|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α片| 国产精品第一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毛片一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色综合狠狠操|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色综合中文|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理论片|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视频二|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夜夜操天天摸|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女天堂|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色九九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 91精品人妻互换|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