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學觀念要求我們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應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呢?我認為這需要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品位。怎樣的課堂才是有品位的課堂,下面談一些個人的體會。
一、注重設計思想品德課堂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時,學生才會對學習感興趣。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既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其求知的內(nèi)驅力。如“我和父母”這節(jié)課,我校有位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非常巧妙,他向學生們展示了兩段視屏資料:一個是公益廣告《媽媽洗腳》:母親非常孝敬老人,下班后不顧自己的勞累,給老人洗腳;幼小的孩子耳濡目染,端水讓媽媽洗腳。另一個是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的一個片段:女兒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給媽媽洗腳,可她又是消毒,又是戴口罩,讓本來挺感動的媽媽非常失落。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兩個視屏展開討論,談談父母是如何關心自己的;自己是如何人對待父母的,今后有什么打算。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fā)起來,發(fā)言十分踴躍,有的學生談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時,激動得哭了起來。該情境激活了課堂,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我深受啟發(fā):教師應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情境相聯(lián)系,為學生拓寬想象空間,引導學生深入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此后,在情境創(chuàng)設時,特別注意情境的生活性:用“雙匯事件”講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用“北京奧運”來感受志愿者精神等,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指導學生探究,體會學習樂趣
自課程改革以來,思想品德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滿堂灌”和“填鴨式”的現(xiàn)象逐漸減少。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思想品德教師在潛意識里還是認為把現(xiàn)成知識喂給學生吃的教學方式簡單并且有效。
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要求思想品德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方式,通過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和探究,或者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自學過程中自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發(fā)動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識,明白道理,促進能力的發(fā)展、個性的彰顯、覺悟的提高,而不是將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直接灌輸知識給學生。如教學“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由于所授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如果將知識喂給學生,即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如果教師能放手發(fā)動學生自學,讓他們主動通過上網(wǎng)調(diào)查、實地查看、問卷調(diào)查等途徑搜集信息,并將調(diào)查結果進行討論和探究,繼而得出結論,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教師不費口舌,學生卻能將知識掌握得牢固扎實,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獲取知識的途徑、方法和樂趣,獲得了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門票”。
三、注重課堂有效互動,提升思維品質
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有時會生成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信息資源,但由于諸多原因,這些信息資源或陳述不清,或偏離方向,或存在錯誤。這時,需要教師適度發(fā)揮主導作用,給與學生正確的引導和點撥,讓師生、生生進行充分有效的互動。
要使師生互動始終在學生情緒的最佳狀態(tài)下進行,就應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通過質疑問難和互動活動推進教學,使學生在互動中提高認識,強化體驗,深化感悟。如,教學“誠信交友”一課,學生閱讀教材材料后通過合作、探究、交流,紛紛道出他們的困惑:“對不誠信的人要不要講誠信?”“好朋友向我借作業(yè)抄,我該怎么辦”……學生把心中的疑惑釋放出來,教師把問題一一簡要板書于黑板上,不給予否定沒有價值的或不值得探究的問題,而是與學生一起對這些問題進行篩選,哪些問題值得探究,哪些需要暫時擱置,留待課后或以后再探究。于無疑處布疑,最后靈活釋疑,出奇制勝地撞擊出思維的火花,激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該教學策略的特點是充分利用互動中生成的學習材料,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從而提升思維品質。
四、注重引導獨立學習,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使他們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識。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對我們教學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作為教師關鍵是要立足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有時,還要經(jīng)過一段過程,使學生在設疑——質疑——釋疑的幾個反復中,逐步建立起正確的認識,要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經(jīng)過自己的獨立思維,要求自己想通,在學生感到自己無法解決矛盾時,教師再適時予以引導點撥,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設計練習時,應該有一定的梯度,以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刺激智力發(fā)展的作用,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時,學生就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
五、注重語言風趣幽默,活躍課堂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幽默的哲理性話語,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在課堂上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聲情并茂地授課,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即產(chǎn)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教學語言時尚、幽默,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上課時運用時尚的詞匯,增加語言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迷戀明星時,對他說“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學生情緒激動時,告訴他“要hold住”;學生上課睡覺時,對他說“神馬都是浮云,難道只有睡覺才是王道”,這比干巴巴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風趣的語言,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講評試題時,先不說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說,“是這個”,學生當然會明白這表示第二個答案正確,同時還明白這還表示“勝利”的意思,然后接著說:我們班永遠是“這個”,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逐漸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
總之,有品位的思想品德課堂,應該是各是師生雙方配合協(xié)調(diào)共同努力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理想教學境界,它可以使思想品德課滿堂生輝,給學生種因素綜合作用的體現(xiàn),應該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熱情,也必將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