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閱讀在高考英語試題中是重頭戲。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概括了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英語閱讀習慣方法與途徑
高考英語試題中閱讀是重頭戲。考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不同體裁、題材的短文的理解。閱讀題在整張英語試卷中分值最大,也是整個英語試題中難度最大的。高考英語成敗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在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和閱讀題的得分多少。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三英語教學的實踐,發現學生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解答閱讀題時的方法不對,常見的不太科學的方法有:逐字逐句的閱讀文章;過分推敲語言點,重細節理解,而忽視整體把握文章主旨;猜測詞義的能力不足;閱讀速度慢,浪費考試時的寶貴時間;缺乏生活知識、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知識,影響對文章的理解;主觀臆斷,憑空想象,降低了做題的正確率等等。
英語的閱讀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讀為主,配備適當的練習,檢查對材料的理解。另一類是以訓練閱讀技巧為主。閱讀技巧包括:概括主旨大意、抓住細節理解、推理判斷、猜測詞義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和策略。對于如何提高高三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一、讀前預習,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前提
為了使學生感知閱讀材料,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閱讀前的預習工作。這些工作包括:(1)談論有關的話題,或展示有關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加深對所讀材料背景知識的了解。(2)設置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讀。(3)幫助學生分析長難句。分析長難句方法有:①分隔句;②倒裝句;③省略句;④修飾句。讀前預習,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前提。
二、讀——理解文章,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關鍵
讀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轉變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閱讀有以下幾個步驟:
1.略讀(Fast-reading):設置問題快速閱讀文章,了解主旨大意。
2.細讀(Detailed-reading):設置單項選擇題、正誤判斷題詳細地閱讀,掌握文章的全部內容。
3.任務型閱讀(Task-based reading):以表格的形式展現文章的框架,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了從骨頭到血肉的分析。
4.總結(Summary):以短文填空、書面表達的形式,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鞏固運用,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保證
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在不斷練習中,漸漸地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學生在理解文章后,為了牢記所學的知識,還需要做各種各樣的練習,我們注意練習數量的同時,也要提高練習的質量,從而使學生靈活運用理解掌握了的知識。就高三這一學習階段,筆者建議每天進行限時規范閱讀訓練(不同題型的操練),每周的綜合模擬題訓練。我們要精選題目,加強研究近幾年的高考題和各地模擬試題,篩選出適合本校本班學生的練習,以達到練必有所獲的目的。精選練習,鞏固運用,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重要保證。
四、合作探究,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催化劑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題目的回答,有些教師總是希望學生不出差錯,這樣就掩蓋了錯誤的暴露以及糾錯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定一定量的錯題讓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指出錯誤,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增強學生辨別和理解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不能就題講題,要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找出錯誤根源,并能夠總結反思,以便今后在做同一類題時不再出錯。當然,在小組合作討論時,教師要適當加以點撥,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討論的有效性。合作探究,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催化劑。
五、評價激勵,這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助長劑
高中英語教學關注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讓學生通過做練習進行積極主動的語言實踐。在積極參與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練習語言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認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課堂評價機制,以小組為單位,促進小組合作的積極性;或以個人為單位,老師對學生的積極表現要進行及時的點評,激勵他們閱讀的興趣。筆者做了嘗試,在這一機制下,無論是課堂氣氛還是教學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科學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是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助長劑。
當然,學生要想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除了在平時要加強閱讀訓練外,還要更加注重泛讀練習。泛讀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鞏固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筆者建議學生們讀下列內容:一是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英語讀物。二是訂一份英語報紙。報紙的詞匯量很大,對擴大詞匯量和獲取信息都有很大幫助。三是讀所有是英語的東西,包括英語說明、英語告示、英語招聘廣告等。只要堅持不懈地、持之以恒地加強各方面知識的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