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農村初中的物理教師,從教三十年來,我深刻地感受到,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一直困惑著廣大農村初中的物理教師。雖然初中物理新課程的實施已經有很多年了,然而聚焦目前農村學校的許多物理課堂教學,筆者以為,探究性教學的物理課堂模式還沒能得到有效構建,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而大量的課堂面貌仍處在理念滯后、方法傳統、手段陳舊和效益比較低的狀態,不利于新課程改革在農村初中的順利推進。如何根據農村教育環境的特點,開展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呢?結合多年在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1.生源的質量明顯下降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農村初中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并不富裕的家庭,家庭經濟條件稍好的學生,多數會流動到城區的重點中學以及民辦學校,而留下來的學生基礎較差,知識面較狹窄,反應能力較低,厭學情緒較嚴重,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從小生活在農村,見識少,所學的知識均為書本知識,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缺少分析和知曉。目前大多數農村學生的家長,都在忙于改變自家的經濟狀況,不懂得或無時間顧及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知識缺乏,沒有真正懂得知識、能力的重要性,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觀念,厭學的普遍性必然高于城鎮中學。
2.學校的實驗設備陳舊簡陋
現行初中物理新教材充分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編寫意圖,突出物理學習的實踐體會、實驗探究的特點,在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或原理的形成過程和方法上,都給學生留下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空間,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有益的。然而,在農村初中,實驗設備陳舊簡陋,實驗探究所需器材寥寥無幾,學生感興趣的直觀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只能變成說教模式,更有許多實驗所需要的氛圍比如探尋的過程不如城鎮中學那樣有條件,這個客觀的限制,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效果打了折扣。特別是現行新教材與現代社會及現代科技相聯系的知識量、信息量、活動量的增多,使得信息比較閉塞的農村學生感到物理學習是塊難啃的料,時間一長,造成學習上的“跛腿”,也就逐漸喪失了物理學習的信心。
3.教者自身問題
(1)教師的專業素質相對低下
最近幾年,由于縣城區域的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在農村學校執教比較優秀的物理教師相繼被選調到縣城以上的學校,從而導致農村學校物理教師原本就緊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而現有堅守在教學一線的部分物理教師的年齡結構趨于老化,知識結構相對弱化,他們在教學理念、專業知識的更新上相對滯后,因而對物理新教材教學的怎么教、教什么認識不深,把握不準,特別是對于許多探究性實驗,更讓他們感到困惑,難以開展,總覺得新教材不好教,所以在這些教師的物理課上,教學質量也就難以得到保證,從對近幾年初中中考成績中也可以看出,物理學科與其他統考學科同口徑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足以說明農村學校物理教學存在教為薄弱的問題。
(2)教學方式囿于傳統、單調
教學方式決定著課堂面貌,物理新課標大力倡導體驗、探究式教學,強調要引領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經驗走進物理,通過對具體的物理現象觀察、實驗過程探究來激發學生強烈的物理興趣和問題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縱觀目前農村學校的物理課堂,所看到的多為比較傳統的單調的教學手段,教師上課基本上還是“一本課本,一張鐵嘴,一支粉筆”,使用新教材而講解的是老教材,根據過去的經驗從事新教材的教學,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穿新鞋,走老路”,課堂上很少有那激發物理猜想、引發問題意識的情境創設,很難有那師生積極互動,熱烈參與探究的實驗場景,更多的課堂呈現卻是這樣的兩種教學形態:一種是當學校有對外開放日活動時或有上級領導聽課和教育部門檢查視導時,有關物理教師則會比較認真地進行教學實驗的方案、器材的準備,努力把課堂探究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以博得領導和同行的贊賞;另一種是常態下的物理教學,教師把實驗探究的方案設計、器材選用、過程操作、實驗數據、結論歸納等全部直接地拋給學生,教師只要求學生背方案、背器材、背實驗、背結論,只知道是什么,而不問為什么,也不要求做什么,許多原本在課堂上所要進行的實驗探究活動,就悄然地被老師們抽象淡化了。
(3)部分教師缺乏教學內在動因
受著時下商品經濟和社會功利的思潮影響,在農村學校的部分物理老師身上,也同樣存在著教育責任有所缺失的思想傾向,對新課程改革抱著一種淡然或漠然的態度,教學上存在一種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現象,不能靜心用心去解讀、去研究物理新課標、新教材,新的思想理念沒有真正成為教學指導。表現在課堂教學中,仍是拿著新教材,守著舊觀念,用的是老方法。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著教學惰性,對物理課堂中所要進行的實驗探究活動怕麻煩,怕費事,怕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課堂的實驗活動抱著一種湊合應付、能免則免的態度,思想上缺少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內在動因,總認為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成績搞上去,因為眼下教育部門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是只看成績,只要出了成績就有了質量,你的教學就是成功的,也沒人再去問你是用什么方法,這也導致一些物理教師對改進教學方法的研究不那么用心,對提高自身的物理專業素養不顯得那么迫切了。
二、實施對策
1.調動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積極性
首先學校要抓好生源的質量,以家長會或家訪等多種形式宣傳招生,好生源無形之中能帶動一批學困生的學習,使其轉化為好學生;其次,家長要密切重視孩子的學習,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勵孩子,給其適度的家庭壓力,使其產生學習動力;第三,家庭學校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動,共同擔負培養孩子的責任。現階段,外出打工是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他們將子女留給父母,或托付給親戚朋友,甚至讓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成為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導,有的性格孤僻,自我封閉,有的惹事生非,無心學習,對于這些學生,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多用情感管理手段,給予他們父母般的關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在學習上采取分層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內容:學困生只要求掌握課本上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目標是順利畢業;中等生在掌握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能解決中等難度的問題,目標是考取普通高中;優等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鼓勵做一做提高題,目標是考取重點高中。“跳一跳,能得到”,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轉變農村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首先要引領教師著力抓好對物理新課標的全面解讀與研究,深刻領悟并確立物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自覺摒棄并轉變與新課標不相適應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以物理新課標的全新要求去指導實施課堂教學;其次,農村物理教師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物理教學之中,要不怕麻煩,不畏困難,耐心組織好每個探究實驗,努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3.切實提高農村物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專業水平
首先要建立物理新教材教學的輔導培訓制度,組織或聘請經驗豐富的物理教師、專家定期為農村物理教師舉辦教材教法輔導培訓講座,幫助他們解讀、分析、理解、掌握新教材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幫助他們駕馭把握物理課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方式方法問題,指導他們認識哪些探究活動可由教師進行演示,哪些可以由學生自主去探究,還有哪些探究活動可用創新自制器材去進行等等。
其次,建立校際聯動合作的教研制度。鑒于當前,許多農村初中物理教師校本教研開展難的現狀,可建立校際聯動合作的教學研究制度,把區域鄰近的幾所農村學校連片成一個教研中心,定期讓連片校的教師集中在一起,圍繞教學內容、目標、過程、方法等方面共同研討,交流切磋,集思廣益,這將有利于各校之間物理教學水平共同發展與提高。
再次,建立促進農村物理教師發展的活動平臺,可在每個學期組織農村物理教師開展諸如備課、說課、上課、教學反思等各種形式的教學教研競賽,還可組織有關的物理實驗操作,物理器材制作等實踐技能競賽,以此活動平臺,不斷提高農村物理教師的專業素質。
總之,面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新形勢,我們要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凝心聚力,揚長避短,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物理教學的新舉措,新模式,讓農村初中學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由“學會”到“會學”物理,促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縣古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