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起初只是教育的一門“遠親”,起源于二戰后的英國。拓展訓練英文為Outward Development,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去戰勝一個個困難。
當“拓展訓練”這一名詞被小學語文學科引用的時候,其內容、形式、目標都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體能訓練、生存訓練、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變成語文知識面的拓寬和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習語文教材是海員在“港灣”中的訓練,雖有“風浪”,但大都在教者的預設之中。拓展訓練更多是“未知的旅程”,更具有挑戰性和實戰性。語文知識的獲得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更為迅速。
如何避免高耗低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拓展訓練呢?根據我在閱讀、聽課、評課過程中的思考,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們進行展訓練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樹立明確的拓展訓練目標
“條條大路通羅馬”,告訴我們實現目標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無論你翻山越嶺,徒步走最近距離的山路,還是拐上一個大彎,坐風馳電掣的火車,心中都得有“羅馬”這個目的地。我們的語文課如果把“羅馬”搞丟了,就會四處游蕩,無所歸依。語文課的“羅馬”在哪里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哪些內容呢?《課程標準》中也作了明確的說明:“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具體到某一次的拓展訓練時,要以這些語文素養為依據,結合教材的內容,確立訓練的目標。
二、挑選合適的拓展訓練內容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言語的熟練技能……”新課程改革之后,語文教師們也逐漸理解并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并形成了語文教學應該是用“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共識。基于這樣的認識,語文教學中的拓展訓練應運而生。
選擇哪些內容進行拓展訓練呢?我們通過教學實踐證明,以下內容可供參考:
1.作者生平及創作;
2.文章的寫作背景;
3.文體常識;
4.相關聯的作品;
5.課文中的典故;
6.課文的主人公;
7.語言文字知識的訓練點;
8.文言文與白話文、改編前與改編后、相同內容不同體裁等的對比閱讀;
……
拓展訓練的內容不斷被人們發現,可挑選的空間越來越寬廣。但是,文本的拓展也并非越多越好,教師必須精心篩選,對那些看似拓展,實質無關,隨意延伸出去的內容要毫不留情地砍去。舍得舍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怎樣挑選拓展訓練的內容呢?我覺得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拓展訓練的內容要以人為本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備課的時候教師要“備”學生。拓展的內容學生有沒有興趣?學生能不能接受?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沒有益處?對照這些問題決定拓展訓練內容的取舍。只有那些具有典型性和震撼力,能有效促進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使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的內容才可以走進語文課堂的拓展訓練。
2.選擇拓展訓練的內容要以教材為依托
選擇拓展訓練的內容前,執教者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要了然于胸,再圍繞重、難點選擇拓展訓練的內容。一節課的重、難點就相當于一棵果樹的嫁接點,只有把合適的枝條嫁接在合適的果樹的合適生長點上,才能長成一個整體,結出豐碩的果實來。
三、安排科學的拓展訓練容量
事實證明,學生單靠語文教材和語文課是無法把語文學好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告訴我們要想學好語文,必定要把語文學習拓展到更為廣闊的空間去。我們這樣去理解語文課程沒有錯,拓展閱讀的應運而生也沒有錯,讓學生從課本走出去,從課堂走出去。但我們做事常常會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毛病,正如張慶老師批評的那樣:“有的老師上語文課,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抓住課文中的某個情節,引申開去,讓學生盡情‘發散’。結果橫生枝節,越扯越遠。雖然很熱鬧,可是,孩子們課文還沒有讀熟,有的生字還不認識,還不會寫。”
如何從容量上來把握拓展訓練的度呢?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們進行拓展訓練時應該注意的:
1.避免“越俎代庖”
拓展訓練的作用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也要清楚“拓展訓練”在一節課中的“身份”與“地位”。課文是“庖”,拓展訓練只是“俎”。拓展訓練對于一節公開課來說,可以形成令聽課者難忘的高潮,讓課堂生色不少。信息技術的普及讓課堂的拓展變得越來越容易,震撼人心的視頻一段接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一曲又一曲,賞心悅目圖片一張連一張,如果我們把這些華麗的“外衣”剝去,冷靜地思考一下,留給學生的究竟有多少真正屬于語文方面的東西呢?
2.避免對“人文性”的過度拓展
拓展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課前、課中和課后隨處都可以插入拓展的內容。執教者有時候為了吸引眼球,喜歡拓展時尚的內容。拓展有沒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必要!”關鍵是要把握好這個度,處理好這兩者“主”與“從”的關系。
以上只是我在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關于拓展訓練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很多人都在做,我還將繼續下去。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