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人行系統的監督體系下,內審和事后監督職能上收,縣支行執行監督的主體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受人員有限和監督覆蓋范圍較廣等客觀因素制約,在該監督體制難以避免出現檢查滯后,督促整改不及時的問題。對此,有必要構建同級監督長效機制,通過開展同級監督,起好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其自查自糾、整改落實,以達到堵塞案件和風險隱患的目的。
一、同級監督機制建設現狀及不足
經過近幾年積極探索內控管理和監督方式,以華坪支行為例,通過建立《支行內部控制風險防范實施方案》,逐步形成了風險防范責任機制、風險防控機制、監督檢查機制以及考核激勵機制,與此同時,為增強職工的內控責任意識,支行積極培育內控執行環境,使內控管理和同級監督做到規范化、精細化和經常化。但在開展同級監督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主要體現在:
一是同級監督力量薄弱。在現行條件下,縣支行開展同級監督工作主要是由監察室擔任,但就目前而言,監察室不可能獨立設置為一個股室,往往只有一人,并且還兼任其他崗位工作,監察人員所擅長的專業也很難覆蓋全部業務,監督力量相對薄弱。
二是部分員工對于同級監督和內控管理認識還有差距。部分員工由于對監督本身有錯誤認識,監督意識不強,認為監督束縛了手腳,制約了工作,影響了團結,對同級的監督,認為是不合作,對上級的監督,認為是不信任,在實際工作中不支持監督甚至拒絕監督、抵制監督。
三是缺乏具有權威性的同級監督管理辦法。目前,部分縣支行建立了同級監督管理辦法,但在執行效果、可操作性、監督的手段和監督行為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明確監督什么、誰來監督、怎樣監督和如何評價監督效果等問題,并指明監督的目標,界定監督的事項和環節,賦予不同崗位的監督職權,強化監督的責任。
四是溝通協調機制不順。在開展同級監督時往往只是處于完成工作任務的目的而開展,對監督的效能考慮的不充分,沒有同上級行監督職能部門和本級各股室充分溝通協調,使監督環境不理想,也沒有上報監督信息,降低了開展同級監督的效能。
五是考核資金來源欠缺。近幾年縣支行資金緊缺,用于同級監督和內控考核的資金更少,僅從其他費用中擠壓出一點,或者是從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資金中分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考核,由于考核資金來源欠缺,使同級監督和內控考核獎懲力度不夠,從而弱化了同級監督的執行效果。
二、加強同級監督機制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開展同級監督必然面臨誰來監督、具體監督什么、怎么樣開展監督等問題,其目的是加強內部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為此必須制定配套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機制,明確監督者、監督的具體內容和監督的方式,最終形成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勤于監督的同級監督格局,并促進同級監督日常化、規范化。
(一)建立同級監督員小組,整合監督力量,明確監督者責任
目前,多數縣支行僅設置1名紀檢監察組長和1名監察人員,并且還兼任其他崗位工作,監察人員所擅長的專業也很難覆蓋全部業務,監督力量相對薄弱,為克服監督部門在內控監督機制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的狀況,可以建立同級監督員制度,設立同級監督小組,小組人員由監察室人員、支行內審兼職員以及各股室選出的一名同級監督員組成,同級監督小組由監察室負責,每月召開例會,按季向紀檢組長匯報同級監督情況,小組成員負責日常股室內的監督檢查和再監督,在執法監察時也可發揮重要作用。同級監督員要對制度建設和落實情況的完整性和嚴格性進行監督;對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進行監督;對固定資產及其采購活動規范性和公開性進行監督;對“小金庫”、公務用車等專項治理的深入性和徹底性進行監督;對黨風廉政建設的全面性和成效進行監督;對作風、行風建設的導向型和長效性進行監督,把監督活動有效地融入日常管理之中,長期堅持、常抓不懈,使之成為推動縣支行各項工作的一股力量。
(二)建立內部控制風險防范實施方案,明確同級監督的具體內容和監督機制
在內控管理和監督方式上,以華坪支行為例,建立了《支行內部控制風險防范實施方案》,方案一是建立風險防范責任制,按照行長、副行長、部門負責人和各崗位職責分層次落實了內控責任,使內控責任明確到崗、落實到人,明確要求各股室負責人按月、分管領導按季、行長每半年召開內控風險防范例會,分別對各股室和支行的制度風險、操作風險和管理風險做出分析和考核;二是建立風險防控機制。通過識別分析出了風險部位49個、風險點185個,防控措施210條,使每位職工能全面掌握各自崗位的風險點和防控措施,以便更好地加以落實;三是以此方案為基礎建立同級監督機制。實行“月查、季查、半年檢查及考核”制度,各股室負責人按月開展自查,分管副行長每季進行檢查,行長每半年進行全面檢查和考核,同時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與再監督作用,使內控管理和監督做到規范化、精細化和經常化。
(三)制定同級監督制度,使開展同級監督有章可循
監督制度是一切監督工作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政策依據,要建立適應基層人民銀行特點的同級監督制度,在思路上圍繞“監督者、監督的具體內容和監督的方式”三個根本性問題來設計、來構建,建立一個較有權威性的《中國人民銀行同級監督管理辦法》,以此明確監督的目標,界定監督的事項和環節,賦予不同崗位的監督職權,強化監督的責任,力求監督的實效。
(四)充分溝通協調,公開和共享監督信息
縣支行內控監督機制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且涉及多方面、多個業務部門、多個關鍵環節,組織協調和部門的相互配合對于建立完善內控監督管理機制至關重要。一是結合基層央行的實際,在思想認識、監督管理、制度建設、機制運行等諸多方面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必須通過有效的組織協調,在進一步解決思想認識轉變理念的基礎上,明確工作定位,落實工作職責,進一步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在明晰監督層次、落實監督職責、突出“責任監督”重點的同時,向上級行對口部門以及支行領導和各股室負責人提交監督報表,從而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工作格局。徹底克服監督部門在內控監督機制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的狀況。二是上級行職能部門對下級行部門的監督、指導、檢查的作用十分必要,特別是對縣支行制定的所涉及內控監督機制建設的相關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業務操作制度的指導,防止對政策規定認識和理解上的偏差;還應對制度的可操作性、動態性和時效性進行把關,防止好高騖遠、不切合實際,即使制度十分嚴格、非常全面但不具可操作性而失去它本身的意義。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應樹立動態監督理念,防止因制度不完善或相對滯后,而喪失其可控性和約束力。
(五)制定合理的獎懲辦法,使其成為推動同級監督自我完善的動力
明確考核評判。對于認真開展內控監督自查、自糾,工作態度認真的和落實各項內控制度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員工和股室應給予獎勵,反之給予懲罰。具體來說做到“二個結合,一個喚醒”:
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在開展同級監督過程中,表現突出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具有現實作用,但要使激勵效果產生持續、強化的作用,則部門負責人的行為示范、敬業精神帶來的正面影響和對員工工作態度、貢獻給予榮譽獎勵也不可缺少。
獎勵與懲罰相結合。正面的激勵可以使人不斷上進,懲罰也可成為一種鞭策、一種動力,一方面從績效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資金,作為同級監督的激勵資金,對于不認真執行這項工作的或者出現過錯的,按照情況給予物質懲罰;另一方面以此作為年度評優評先、晉職晉級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通過建立監督績效評價體系,形成有效的監督激勵機制,使之成為抓基礎保安全,促進職責履行的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
喚醒員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的意識。讓員工意識到單位給了自己發展的空間,自己要有意識地對自己的發展負責,獨立工作承擔責任的同時,也獨立承擔自我發展的責任,對自己進行激勵和提高。讓員工有權處理自己業務范圍內的事情,同時要授予與其職責相適宜的決策權和行動權,這樣,員工就會有責任感地去工作,也會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激勵自己。對有一定能力的職工,要給他一個發揮才能的空間,讓他把所有的潛能都發揮出來,達到最大限度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