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定期借記業務是指收款人開戶銀行依據當事各方事先簽訂的合同(協議),定期向指定的付款人開戶銀行發起的批量收款業務。它是小額支付系統的一項主要業務,適用于水、電、煤氣、電話等公用事業收費及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商保險和醫療統籌等社會保障資金的收取,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的特點。該項業務自2009年9月在華坪縣正式上線運行,為全面了解掌握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推廣該項業務,我們對縣內的金融機構及部分收費單位和繳費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一、華坪縣小額定期借記業務基本情況
縣內共有華坪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華坪分公司三家單位通過小額定期借記業務辦理收費業務,2009年9月系統上線運行時,共辦理161筆,金額27.89萬元,成功154筆,成功率95.65%;2010年底,辦理153筆,金額37.09萬元,比上年減少8筆,成功148筆,成功率96.73%;2011年9月底,共辦理137筆,金額47.42萬元,比上年減少16筆,比系統上線時減少了24筆,成功132筆,成功率96.35%。以上數據顯示,系統上線運行兩年多來,發展速度緩慢,系統效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運行情況不容樂觀。
二、制約小額定期借記業務推廣應用的主要因素
(一)金融機構宣傳不到位,社會公眾認知度低
近年來,人民銀行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推廣、宣傳小額支付系統,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商業銀行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其主要精力放在了組織存款、發展客戶、拓展中間業務、推廣系統內新業務等方面,定期借記業務運行后,會降低系統內代收業務成本,減少中間業務收入,況且小額定期借記業務不是強制性的業務,大部分商業銀行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夠,宣傳力度不到位,僅僅只是停留在懸掛條幅、擺放柜臺資料等層面,沒有對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宣傳,致使多數收費單位及繳費企業不了解小額定期借記業務的功能和優勢。
(二)業務系統不完善,影響定期借記業務的推廣
一是業務辦理程序較為繁瑣。收費單位主動開通定期借記業務,需經過向代收銀行提出申請,代收銀行審核同意后報當地人行賦予單位代碼,再由收費單位確定繳費企業并編制合同號,經代收銀行向有關付款行傳送對應關系表,付款行審核確認等一系列程序。它涉及到必須由付款行、付款單位和收費單位簽訂三方合同(協議)和相關法律準備。因此,銀行機構、企事業單位對大量的合同簽訂工作存有畏難情緒,限制了業務的開展;二是由于系統運行不穩定方面的原因,使該項業務在處理過程中常出現業務回執不準確,業務失敗原因不明確等問題,有時還會因為某家商業銀行系統故障,幾天不能辦理業務,代收銀行需要付出大量的解釋工作。三是部分金融機構網點不具備資金清算的功能,如果定期借記業務涉及到這些金融機構網點,就必須通過代理清算行來加入支付系統運行,而通過代理清算行來轉劃定期借記業務就會存在很多不便的地方,比如接收借記業務要通過其行內系統轉發時,雙方信息比對不一致,就容易發生退票的情況;四是銀企對接跟不上,目前各行都還沒有與企事業單位的接口軟件,不能實現銀行與企事業單位的連接,手工操作、紙質報送還是主要的對接手段。等等這些因素使客戶體驗較差,難以認同該項業務,無法同銀行內部代收付業務相比,與其他第三方支付等業務相比較,更是缺乏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定期借記業務的推廣運行。
(三)收費單位習慣于現行收費模式,對開展新業務缺乏主動性
目前,各收費單位都根據各自用戶的特點,建立了基本能滿足不同繳費需求的形式多樣的收費模式,并形成了與之相配套的營銷和財務管理模式。如收費單位采用小額定期借記業務主動扣收款項實現費用歸集,勢必會改變現有業務操作流程,改變收費單位人員及部門職責界定。加之,目前小額定期借記業務僅向單位客戶開放,使得大量的個人客戶繳費被拒于小額定期借記業務之外,單位與個人不同的繳費模式給收費企業的征收與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四)發票傳遞不及時,影響了繳費企業的財務處理時間
付款銀行出具的扣款憑證不能作為繳費企業的入賬依據,而收費單位又必須在確認款項收妥后才出具發票,然后傳遞給銀行,最后到達繳費企業。繳費企業從銀行扣款到收到發票,中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據調查,時間一般為3至5天,最長時達10多天,繳費企業為了處理賬務,需多次往返于銀行、收費單位之間,有時還不得不親自到收費單位索取發票,小額定期借記業務便利、高效的優勢不但未能體現,付款依據滯后讓繳費企業感覺更比以前麻煩,產生抵觸情緒,長此以往,繳費企業寧愿選擇到銀行或收費點主動繳費,也不愿使用該項業務。
三、推動小額定期借記業務發展的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小額支付量
一方面,可采取廣泛宣傳與重點宣傳結合的方式,通過舉辦銀企座談會、業務推介和到收費單位場所內部宣傳及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外部媒體宣傳方式,使社會公眾了解小額定期借記業務費用低、資金到賬時間快、資金安全的優點,使公共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對定期借記業務有更深刻的了解,從而樂于接受這種支付結算方式。另一方面,針對目前該系統客戶群單一的現狀,充分發揮定期借記業務系統能夠直接接入中央銀行現代化系統,在業務路徑、支付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鼓勵和引導繳納水電、煤氣、電話和發放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部門積極使用小額支付批量業務。
(二)出臺相關政策,加強行政引導
一方面作為支付清算服務和監管部門的人民銀行要積極介入,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督指導;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溝通,取得政府的理解與支持,需要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參與,對公用事業單位的收費方式進行疏導,協商辦理公用性收費的辦法和相關政策,引導收費單位統一通過小額定期借記業務進行費用的收取,減少現金繳費等落后方式,通過重點客戶的示范效應,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小額定期借記業務的開展。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系統上線之初,各金融機構都對相關業務人員進行了培訓,但由于崗位輪換的原因,現有業務人員大部分對小額定期借記業務知識不熟悉,又未接受過相關培訓,無從向客戶進行宣傳和引導。因此,金融機構應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培訓工作,使業務人員熟練掌握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嚴格遵循業務處理的要求,降低退票比率,切實為社會提供快捷、安全、方便的結算服務,同時還應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出現的新問題認真總結、及時匯報和解決。
(四)完善系統設置,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一是適時開通個人業務,實現業務的全面覆蓋,彰顯小額定期業務的社會效益。二是及時開發與企事業單位的接口軟件,使小額支付系統業務平臺延伸至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節約社會資源。三是優化業務流程,盡量簡化申請程序,印制通俗易懂、公式化的申請書和合同書,使收付單位只要簽名或者蓋章就能完成簽訂協議的手續。
(五)協商最佳的票據傳遞方法,合理解決發票滯后的問題
目前,我縣辦理小額定期借記業務的發票主要是采用委托商業銀行(主要是付款行)進行傳遞,中間環節較多,在途時間長。如果通過協商,完善票據簽收登記手續,繳費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自主選擇自行傳遞、委托商業銀行或第三方機構進行傳遞三種方式中的任一種,各種問題和矛盾就會大大減少,這就需要付款銀行、付款單位和收費單位三方進一步加強溝通和協調。
課題組負責人:袁紅梅
課題組成員:徐永惠(執筆) 莫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