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陳尚偉

2012-01-01 00:00:00高永強
理論與現代化 2012年5期

摘 要: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人的需要須通過欲望或利益的形式而實現,因此要把握需要合理性,對真實需要與被欲望扭曲的需要進行區(qū)分,并對利益的社會合理性進行考察。人的需要具有結構性、生產性和社會性,實現需要自身結構的合理性,要堅持其基礎性、全面性和發(fā)展性;實現生產實踐的合理性,要解決技術合理性與社會合理性的矛盾;而實現需要的合理性,則要解決需要主體之間利益關系的合理性和消費方式的合理性問題。

關鍵詞:需要;合理性;利益;欲望;消費主義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2)05-0038-07

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是學界近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其所以重要,從理論上看,需要是關涉人的存在與發(fā)展的重要概念,它與人的利益、消費、欲望等概念緊密相連,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中至關重要;從現實來看,滿足人的需要始終是人類活動的內在動力,而現今社會出現的利益沖突以及消費主義和環(huán)境主義思潮,則提出了需要的合理性問題。

一、需要與人的本性

討論需要的合理性,須把問題返回到概念的界定上來。即什么是需要?什么是人的需要?如何界定其外延?就一般的意義講,需要是一切生物有機體對其存在與發(fā)展的條件的依賴和需求,獲取和利用這些條件是生物有機體能夠生存發(fā)展并進行能動活動的源泉。任何需要都源于生物有機體的種特性,即它的內在本性。人的需要也不例外。馬克思關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1]的觀點亦表明了這一點。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把握需要范疇的理論基點。而問題在于對“人的本性”作何解釋?對此,學界有不同的理解。我們認為,“人的本性”即人性,是人所固有的普遍屬性,它包括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馬克思把人看成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和有意識的存在物,都是對人的普遍屬性的界定。人的普遍屬性構成人性,即人的本性。

首先,人的自然屬性包括人的物性、生物性和動物性。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人不僅是人,而且是物,是生物,是動物。所以凡是一般物,一般生物,一般動物所同有之性,人亦有之。”[2]人的自然屬性是否應包含在人性中,學界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惟有它才是人與生俱來、生而有之的屬性;也有人認為人性是人之為人而區(qū)別于動物的屬性,因此人性只能是人的社會性,而不包括其自然屬性。其實,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人來源于動物的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也不能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于擺脫的多些或少一些,在于獸性和人性的差異。”[3]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不能擺脫物性、生物性和動物性,因此,自然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這是由人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這一生物演化的事實所決定的;另一方面,由于人具有社會性,人的自然性與其他物有著區(qū)別,是屬于人的自然屬性。概言之,人的自然屬性是人最接近其他物的屬性,但仍是與之相區(qū)別的人的屬性。馬克思把由肉體組織決定的吃、喝、性行為等等,也看成是“真正的人的機能”,[4]其道理也在于此。

人性不僅包括人的自然屬性,更主要的是人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人是社會的存在物,在其實踐活動中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各種關系。而社會就是人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結合起來的共同體。人與動物相區(qū)別還在于人是有意識的理性動物,能夠運用語言符號進行思考、說話、書寫和交流,能在意識指導下進行物質的和精神的活動,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精神文化。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屬性。由于意識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因此,通常也將其包括在人的社會屬性之中。簡言之,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的本質所在。其實,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在動物中特別是在高等動物中也有明顯的表現。科學觀察和研究表明:一些動物能使用工具,甚至制造工具;許多動物能利用聲音傳達信息,表達意思,進行情感交流;一些動物具有理性克制情感的自制力,許多動物亦有同情心等。盡管如此,人的社會屬性與精神屬性仍是人同動物在本質上的區(qū)別。

綜上所述,人的本性即人性,它包括人的本能和本質。其中,自然屬性屬于人的本能,社會屬性則屬于人的本質。因此,人的需要既源于人的本能,也源于人的本質。那種把需要或歸結為人的本能或歸結為人的本質,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如果說需要源于人性,那么也就可以在本源性上說明人的需要的外延了。首先,由人的自然屬性決定的是人的自然需要,它源于人對自身自然(人體)和外部自然的依賴。自然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生態(tài)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的肉體組織的需要,是維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需要;生態(tài)需要是人對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的需要,它也是維系人的生存的需要。其次,由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是人的社會需要。需要指出的是,“社會需要”這一概念有多種含義,它可以指“社會生產出來的需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市場需要”和“共產主義社會的需要或真正的社會需要”等。[5]本文把“社會需要”作為人的需要的一個基本方面,將其界定為現實的個人對社會的依賴和需要,而不是泛指需要的社會性。社會需要包括勞動需要、休閑需要,以及政治需要、安全需要和公平需要等。由于人的需要是通過人的社會性生產來實現的,因此人不僅需要通過勞動來創(chuàng)造需要的對象,而且也須將勞動作為謀生的需要;休閑需要是人們對消費、閑暇、娛樂、享受以及從事比較高級活動的需要。勞動和閑暇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的狀態(tài)。在現代社會中,對勞動的需要表現為就業(yè)的需要,對閑暇的需要表現為對閑暇時間的需要。由于這些需要也是在社會中完成的,因此,我們將其放在社會需要的范疇中。政治需要是人對變革、參與和管理社會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對其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與有序性的需要;公平需要是對社會關系合理性的需要。由人的精神屬性決定的是人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源于人在社會生活中對認知事物、情感依歸、愉悅審美和行為自制的依賴,它包括人對精神生產、精神交流和精神財富的需要。由于人的精神是由理性、情感和意志構成的,因此,人對精神活動的需要表現為認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和意志的需要三個層面;人對精神財富的需要表現為對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的需要。

綜上所述,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三個基本方面,它們源于人性中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這種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作為最高級的生物物種的需要。

二、需要合理性問題及其實質

合理性是一個“現代性問題”,勞丹指出:“二十世紀哲學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合理性問題。”[6]羅伯特·所羅門也指出:“隨著我們的注意力轉向相信某種東西為真的理由,有一種東西就變得愈發(fā)重要了,那就是擁有好的理由,亦即我們說的合理性。”[7]對“合理性”人們有多種解釋,并將其運用于多種領域,如概念的合理性、邏輯的合理性、方法的合理性、認識的合理性和實踐的合理性等。對于合理性的含義,人們有的將其與“真”相聯系,認為合理性就是“合乎理性”,即“用理由或好的理由進行思考”。[7](190-192)有的認為合理性取決于進步性或有效性,如勞丹認為科學的本質在于解決問題的有效性,而與科學是否反映真理無關。他認為:“作出合理的選擇就是作出進步的選擇(即作出提高我們所接受的理論的解題有效性的選擇)。”[4](119)我們認為,合理性是對所考察事物的理由和根據的反思,是對其限度的合理界定;但合理性不僅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其根據和限度需要在實踐中加以確定。因此,需要的合理性,簡言之,是需要的合理根據和限度的問題,這種根據和限度是與人的社會生活實踐相關聯的。

馬克思對合理性的理解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在其早期思想中,他把合理性理解為“合乎理性”,認為國家應該建立在自由理性基礎上,是“合乎理性的社會的存在”。[8]在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之后,他是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來理解合理性問題的,認為人類的合理性觀念必須建立在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解和把握上,反對用抽象的道德標準來界定合理性問題;同時,他也站在人的發(fā)展和人類解放的角度來理解和把握合理性的問題,將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作為其合理性的最高價值尺度。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作了如下的描述:“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jié)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9]在這里,他把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的合理性界定為“消耗最小”的技術合理性與最適合“人類本性”的社會合理性兩個維度;前者是手段的合理性,后者是目的的合理性。馬克思的合理性思想,體現了手段與目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歷史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為我們研究合理性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原則。

馬克思沒有直接提出需要的合理性問題,但他認為需要源于人的本性,需要對人的生命的保存、延續(xù)和對人的發(fā)展具有無可非議的正向價值。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認為,人類歷史就是通過不斷發(fā)展生產力來不斷滿足和提高人的需要,通過對以生產關系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的不斷變革來合理滿足人的需要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逐步消除阻礙人性充分發(fā)揮潛能的異化的需要,爭取合乎人性的需要,極大限度地滿足每個人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此而言,馬克思認為,人的需要和滿足人的需要的活動具有“天然必然性”[8](439)和“內在的必然性”。[4](129)這樣,討論其合理性問題似乎形成了一個“悖論”:一方面,源于人性的需要,是人類存在與發(fā)展的內在要求,無論是這種需要本身,還是滿足需要的人類生產實踐活動,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相反,阻礙這種需要的實現則具有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在現實的人類社會中,人的需要又往往受到壓抑、膨脹或扭曲,以異化的或扭曲的形式表現出來,使需要的合理性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如何走出這種“悖論”?首先,須明確“人的需要”的真實含義。既然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那么,這種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就是合乎人性的需要,即真正意義上的“人的需要”。這種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也就是基于人的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和健康享受的需要。在這里需要本身和滿足需要的活動都是合理的,而對這種需要及其活動的否定都是不合理的。馬克思講的“人的需要”和“按需分配”中的“需要”,我們黨強調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中的“需要”等,都是在這一意義上來講的。

其次,要區(qū)別需要和欲望,以及基于人的存在與發(fā)展的真實需要與被人的欲望所扭曲的需要。需要具有客觀性:從產生來看,這種客觀性源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內在本性;從實現來看,需要是人通過人的生產實踐活動實現的,其滿足方式和程度也是客觀的。因此,人的需要從本質上講不是主觀性的范疇,而是具有生存論意義的客觀性范疇,它反映的是需要對象對人的有用性的一種客觀存在的價值關系。但是,人的需要又會通過人的“欲望”和“想要”表現出來。在這里欲望和想要是人的需要借以實現的主觀形式。正因為如此,人們容易把需要與欲望和想要混為一談,認為需要就是欲望和想要。其實,欲望和想要作為需要的主觀形式,既可以反映符合人性的真實需要,也可以違背人的真實需要,從而使人的需要被扭曲。這種被欲望扭曲的需要,不是人的真實需要。例如,一些人“想要”吸食毒品,而他們真實的“需要”是要戒掉毒癮。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許多欲望是無法實現的,有些欲望則是對人有害的。所以,在討論需要的合理性中,要區(qū)別符合人性的真實需要與被欲望扭曲的需要。盡管這種區(qū)分在現實生活中有極大的難度,但二者的區(qū)別是客觀存在的。

再次,要在需要和利益的關系中考察需要的合理性。人的需要不僅有客觀性也有社會性,人是通過社會來實現其需要的。在這里,不僅創(chuàng)造需要對象的生產勞動是社會性的,人的需要的實現也是以社會為中介的。換言之,人是通過一定的社會關系并以利益的形式來實現其需要的。在這里,需要是形成利益的自然前提,而利益是實現人的需要的社會形式;需要的種類決定了利益的種類,需要主體的多元性決定了利益主體的多元性。這樣,在利益種類的多樣化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之間,必然產生矛盾和沖突,從而使需要的合理性問題以社會合理性的方式突顯出來。在馬克思看來,在階級社會中貧富的兩極分化,實際上是一種需要的異化,一方面是無節(jié)制的揮霍奢侈,另一方面是勉強度日的極度貧困。總之,由于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的需要須通過利益來實現,因此,需要的合理性問題實質上也是一個社會合理性問題。

三、對需要合理性的具體探討

人的需要具有結構性、生產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在對其合理性的具體探討中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一是需要自身結構的合理性問題;二是滿足需要的生產實踐活動的合理性問題;三是實現需要的合理性問題。

首先是需要結構的合理性問題。

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種類,是一個無限豐富和發(fā)展的過程,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的復雜結構。為此,馬克思曾提出要研究人的“需要體系”。[10]根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來把握人的需要結構。從橫向上看,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基本方面;從縱向上看,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fā)展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基本層次。以上兩個維度,構成人的需要縱橫交叉的基本結構。此外,還可根據理論研究的需要和不同的分類標準,對需要進行多種劃分,如物質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經濟需要和政治需要、直接需要和間接需要、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等。在對需要結構的歸類和劃分中,可以看出其體系具有基礎性、全面性和發(fā)展性的顯著特征。因此,也須以此來揭示需要的合理性問題。

第一,人的需要結構說明人的需要具有基礎性特征,因此堅持需要的合理性須堅持需要的基礎性。需要的基礎性是指關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實現這種需要在人的需要結構中具有優(yōu)先性。歷史唯物主義把人的物質生活需要看成是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需要,認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其他社會活動。[11]萊恩·多亞爾和伊恩·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論》中,把健康和自主看成是人的基本需要。他們指出:“由于身體的存活和個人自主是任何文化中、任何個人行為的前提條件,所以它們構成了最基本的人類需要——這些需要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行為者才能有效地參與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實現任何有價值的目標。”[12]在需要的結構中,維系人的身體健康的需要和促進人的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具有基礎的地位。在現代社會中,人的基本需要包括營養(yǎng)食品、干凈的水、住房、無害的工作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也包括對就業(yè)、醫(yī)療、安全和基礎教育的需要。這些需要都直接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與能力發(fā)展。只有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人才能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使社會發(fā)展具有活力。相對于享受需要和奢侈需要,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無疑具有優(yōu)先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解決溫飽、實現小康、生活富裕作為發(fā)展目標,黨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都說明在社會對人的多種需要的滿足中,基本需要具有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

第二,人的需要結構說明人的需要具有全面性特征,因此堅持需要的合理性須堅持需要的全面性。人的需要的全面性是與人的生產的全面性相聯系的。馬克思認為,動物的生產直接受制于其肉體和繁衍的需要,因而是直接的、片面的;而人的生產盡管也有滿足其肉體和繁衍需要的方面,但它可以超出這種需要的支配,因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4] (96-97)正是這種差別造成了人與動物在生產上的本質差異,即人可以通過勞動不斷地塑造自然,而且在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對象世界中反觀自己、確證自己,以滿足人在物質、精神和審美等多方面的全面需要。馬克思主義雖然肯定人的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性,但也反對把人的需要降低到動物需要的水平,而強調人的需要的全面性以及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承認需要的全面性,必須協調各種需要之間的關系,在社會發(fā)展中,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作為社會總體發(fā)展的目標來加以全面推進,以滿足人的多種需要。

第三,人的需要結構說明人的需要具有發(fā)展性,因此堅持需要的合理性必須堅持需要的發(fā)展性。就可能性而言,人的需要具有無限豐富和發(fā)展的前景。比較低級的需要優(yōu)先并強烈于比較高級的需要,而滿足了較低層次的需要后,就會產生較高層次的需要。恩格斯把人的生活資料分為生存資料、享受資料和發(fā)展資料,認為“生產很快就造成這樣的局面:所謂生存斗爭不再圍繞著生存資料進行,而是圍繞著享受資料和發(fā)展資料進行。”[13]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享受需要和發(fā)展需要是高于生存需要的真正的人的需要,動物是為生存而斗爭,而人是為享受和發(fā)展而斗爭。“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qū)別于其他一切動物。”[14]馬斯洛也按照先后順序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感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以上思想揭示了人的需要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這一規(guī)律,滿足人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需要是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

其次是滿足需要的生產實踐活動的合理性問題。

需要是人作為需要主體與所需要的對象之間的矛盾關系,這種矛盾是通過人的不斷的實踐活動來加以解決的。人的需要是以主觀欲望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滿足需要則要實際地生產、占有和消費對象。與動物的需要不同的是:動物的需要直接依賴于它們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一旦環(huán)境不能滿足它們的需要,動物就需要遷徙、改變自身的某些習性,而當完全不能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時,就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人的生存也需要依賴自然環(huán)境,但除少數自然物(如陽光、空氣等)外,絕大多數都不能自發(fā)地滿足人的需要,而須經過人類勞動對自然物進行加工。因此,人的需要是以生產為基礎的,是通過人的生產實踐活動來實現的。這種生產,既包括物質生產,也包括精神生產。

回答滿足需要的生產活動的合理性問題,要將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分別進行考察。物質生產的合理性首先包括技術合理性問題,即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來進行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這種合理性,就企業(yè)的個別生產而言,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就社會的總體生產而言,要通過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需要。物質生產關涉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因此對其合理性的分析,不僅包含人的生產活動本身的合理性問題,也包含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合理性問題。在現代社會中,人類遭遇生存危機與發(fā)展極限的問題,人們發(fā)現人的生存與人的發(fā)展也存在某種緊張的關系,即由于過度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所引發(fā)的生存危機問題。因此,物質生產不僅包括“有效利用”的技術合理性問題,也包括“合理利用”的社會合理性問題。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才能實現物質生產的可持續(xù)性。由此可見,物質生產的合理性不僅在于發(fā)展,而且在于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天人合一”的發(fā)展,它體現了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代際平等問題。

精神生產的合理性本質上屬于價值合理性問題。精神生產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一切滿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都可以視為精神生產;從狹義上講,是以產業(yè)的形式提供精神文化產品和相關服務,以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生產活動。狹義的精神生產主要是指“文化產業(yè)”。如果說物質產品對人的物質需要而言,主要是“有用”與“無用”(在某種情況下也存在“有害”)的問題,那么精神文化產品對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來說,是“有益”和“有害”的問題。因此,精神生產需要以內容的“健康”、形式的“豐富”與內涵的“充實”,來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15]反映了精神生產的本質要求。在市場經濟中,無論是文化事業(yè)還是文化產業(yè),都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16]

最后是實現需要的合理性問題。

需要不是孤立的范疇,它通過利益來實現,消費來完成。因此,需要的合理性,包括協調需要主體之間利益的合理性問題和滿足需要的消費方式的合理性問題。

其一,關于協調需要主體之間利益的合理性問題。需要是使人們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社會關系的唯一紐帶;而人的需要一旦以社會關系為中介,就使需要的主體轉化為利益的主體。其中,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是利益主體的基本形式,而群體利益又表現為階級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以及集體利益和人類利益等。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必然產生矛盾和沖突,從而使需要的合理性問題以社會合理性的方式突顯出來。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社會合理性問題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正當性問題,而是一個歷史正當性問題。而社會合理性問題不僅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效率”問題,也是創(chuàng)造的財富歸誰享用和如何享用的“公平”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平均主義不等于社會公平,收入差距也不等于社會不公。問題是如何堅持社會公平與分配正義的原則,發(fā)揮好市場、政府和道德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作用,把城鄉(xiāng)、區(qū)域和貧富“三個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逐步推進社會的共同富裕。

其二,關于滿足需要的消費方式的合理性問題。“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17]滿足需要和提高消費水平無疑是生產的推動力。人的需要通過消費來完成。從消費方式來看,可以區(qū)分為基于必要需要的消費和基于奢侈需要的消費兩種類型。前者是基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需要,這種需要雖然存在著歷史的、文化的差異,但“基本需要永遠具有普遍性,而其滿足物通常是相對的”,[12](196)因此,這種需要具有確定性,也容易得到滿足;而后者基于人的心理欲望,具有攀比性、炫耀性和奢侈性,因此,這種需要是不確定的,也不易得到滿足。在階級社會中,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具有對立性。馬克思指出:“奢侈是自然必然性的對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歸結為自然主體的那種個人的需要。”[10] (20)社會的發(fā)展是要通過科技進步、生產力的發(fā)展和制度的變革,來逐步揚棄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對立,從而使社會在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礎上,使更高層次的需要普遍化。

消費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使消費的合理性問題突顯出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表現為消費社會。在消費社會中,消費不僅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巨大變量,也在制造普遍的消費大眾,以及消費者的差距和不平等。消費什么和怎樣消費,成了一個人身份、地位和等級的象征。這種消費已經超出了必需品的消費,而成為炫耀地位、身份和權力的一種消費。其實,消費主義是“資本邏輯”的必然產物,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和消費都“出自同樣一個對生產力進行擴大再生產并對其進行控制的巨大邏輯程式”。[18]

消費主義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是:在經濟上,消費主義推動下的經濟增長已經改變了人的滿足方式,“它所要滿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過了生理本能,進入心理層次,它因而是無限的要求。”[19]刺激大眾消費,不斷地將奢侈品納入生活必需品,并以分期付款制度來保證“超前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制度性消費。“由于極力鼓勵消費者借貸,把借款轉為一種生活方式”,[19](301)消費主義導致無法控制的通貨膨脹,蘊含著金融危機的巨大風險;在文化上,消費主義作為一種人生價值觀,把消費作為人生的根本意義,認為消費是實現自我滿足和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徑,在意識形態(tài)上表現為金錢主義、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消費主義使資本主義文化出現了深刻的矛盾。如果說早期資本主義精神還存在馬克斯·韋伯所說的新教倫理的“禁欲”精神,并與馬克思揭示的資本原始積累的“貪婪”攫取之間存在某種張力的話,那么現代資本主義則拋棄了前者,其文化正當性“已經由享樂主義取代,即以快樂為生活方式”。[19] (67-68)此外,在生態(tài)上,消費主義無視自然資源的稀缺性,無視人對生態(tài)系統的依賴性,對經濟的無限增長抱有盲目的幻想,造成了不顧后果的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破壞。

如何抑制消費主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毫無疑問,求助禁欲主義是無法抑制消費主義傾向的,依靠單純的經濟增長也是無法滿足消費主義的。除了社會的制度性約束外,一個重要的路徑就是建立“用之有道”的積極消費文化。其中,尊重生命、尊重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提倡低碳生活,樹立環(huán)境意識、健康理性的消費意識等,都是建構積極的消費文化的重要內容。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社會也面臨著消費主義的沖擊。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正在仿效西方過著奢侈消費的生活,由此引發(fā)的是“羨慕與攀比”、“嫉妒與仇富”的“示范效應”。因此,就我國社會的發(fā)展而言,抑制消費主義需要在保障基本需要的基礎上合理提高大眾的物質的、經濟的消費水平,在推進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擴大和提高精神的、文化的消費,并以健康的消費文化來引領個人和社會的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4.

[2]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4卷[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9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110.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4.

[5]趙家祥等.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290-291.

[6]〔美〕勞丹.進步及其問題[M].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0.116.

[7]〔美〕羅伯特·所羅門.大問題[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90.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8.

[9]資本論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0.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76.

[12]〔英〕萊恩·多亞爾,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8.69-70.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130.

[15]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C].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408.

[16]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1-10-26.

[1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18]〔法〕波德里亞.消費社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0.74.

[19]〔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北京:三聯書店,1989.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69交片免费看|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自拍|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h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97在线免费|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片911|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亚洲色中色|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国产剧情伊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综合网久久|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色综合天天操|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导航|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99久久|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色婷婷色丁香|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 亚洲a级毛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超级碰|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亚洲午夜天堂|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