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投資9000萬元打造示范性教師教育基地
本刊訊 我區財政支持建立的4個示范性教師教育基地和9個重點培育教師教育基地自2010年啟動以來,已投入專項建設資金達9000萬元,目前基地建設項目已全部啟動,建設期限為5年。其中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4所高校的示范性教師教育基地已分別獲得600萬元的建設資金;廣西教育學院、百色學院等9所高校的重點培育教師教育基地已分別獲得100萬至200萬元的建設資金。另據了解,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已順利完成了2011年基地建設方案的設計與論證工作,并已著手設計和執行2012年工作方案;廣西師范大學“物理與科學學科”教師創新示范平臺建設項目將計劃利用3年時間,分別與5所中小學建立自上而下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的無縫對接,起到引領和服務全區基礎教育改革的作用。 (桂文)
我區已為農村學校更新課桌椅97萬套
本刊訊 截至2011年年底,我區已投入1億多元,為桂東南1004所農村中小學更換了符合國家標準的全新鋼木課桌椅97萬套、實木講桌1.64萬張。除了全部更換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桌椅外,學校的教師講臺、黑板等也將全部更新。據悉,我區計劃從2010年起,用3至4年時間,投入4億多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課桌椅更新工程”,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鄉鎮普通初中、中心小學和九年一貫制學校統一配備國家標準的課桌椅,基本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課桌椅不足”“課桌椅殘破”等問題,惠及學生近600多萬名。 (桂文)
南寧市展開“文化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工作
本刊訊 2011年12月20日,南寧市中小學“文化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工作暨學校特色開放周啟動會在南寧市三中召開,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白志繁等領導出席了會議。此次工作是南寧市探求學校多元化發展、避免“千校一面”局面、注重學校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體現。啟動儀式當天及隨后1天,南寧市三中、南寧沛鴻民族中學、南寧市四中、南寧市衡陽路小學等9所中小學分別進行了主題展示活動。另據了解,南寧市教育局日后將定期組織開展與此相關的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學習、討論交流等方式開拓學校思路,推動全市學校朝著“有文化、有特色、有質量”的方向發展。
(桂文)
南寧市啟動“灑掃應對”主題教育活動
本刊訊 南寧市近期在新陽路小學啟動未成年人“灑掃應對”主題教育活動,把“灑掃應對”教育作為研究課題融入學校的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當中。根據《南寧市開展未成年人“灑掃應對”主題教育的實施意見》,全市中小學校即日將全面展開“灑掃應對”主題教育活動。據了解,“灑掃應對”是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灑掃”是指對學生的能力教育要從生活中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清潔整齊的習慣;“應對”則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禮節教育。 (韋力)
賀州八步區不讓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本刊訊 賀州市八步區把關愛貧困學生作為實現教育公平的著力點,努力完善貧困學生的資助保障體系。2011年該區已累計發放資助款1862.09萬元,資助貧困學生48245人次。資助的主要項目有學前教育階段貧困幼兒資助試點、民族學校學生“營養早餐”改善計劃、免除就讀普通高中庫區移民子女學費、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學費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資助、高中國家助學金等。該資助體系目前已涵蓋八步區學前教育到大學新生入學前各階段,可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楊德啟 莫廣揚)
<\\dell510\期刊\廣西教育2012\2012廣西教育2D\p17A.tif>[部委][三部委聯合印發《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本刊訊 為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規范幼兒園收費行為,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幼兒園收費統一為保育教育費和住宿費;其余各種代收代管的費用,應遵循“家長自愿、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定期公布”的原則,不得與保育教育費一并收取。嚴禁幼兒園以任何名義向入園幼兒家長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與入園掛鉤的費用,嚴禁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課后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向家長另行收取費用。《辦法》要求,幼兒園應通過設立公示欄、公示牌、公示墻等形式,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相關內容;招生簡章應寫明幼兒園性質、辦園條件、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等內容。
教育部機關干部調研蹲點組赴各地調研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機關干部調研蹲點組近日赴內蒙古、四川和廣西等地,分別調研漢語能力測試、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和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工作。在內蒙古,調研蹲點組圍繞“多種途徑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和“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兩項主題,分別在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四川,圍繞藏區“9+3”(即對藏區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后的學生開展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工作,調研蹲點組先后與該省教育廳、部分地市教育局、有關職業院校的負責同志和相關師生進行座談并展開深入調研。在廣西,調研蹲點組走訪了德保縣東凌鄉、巴頭鄉、足榮鄉的幾所中小學,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就教師提出的周轉房物業管理、分配原則和周轉機制等問題與市縣教育部門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了工作建議。
首屆10597名免費師范生全部到中小學校任教
據新華網消息,近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情況。在報告中,袁貴仁提到,首屆10597名免費師范生已經全部到中小學校任教,其中90%到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校任教。此外,“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去年共培訓中小學教師115萬人,其中農村教師110萬人。袁貴仁說,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教育部門不斷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完善教師專業技術水平評價標準,并首次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職稱;同時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績效工資,覆蓋在職人員1051萬人。
<\\dell510\期刊\廣西教育2012\2012廣西教育2D\p17A.tif>[外省][北京市2012年起開征地方教育附加經費]
據新華網報道,北京市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經費。2011年12月30日,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印發了《北京市地方教育附加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要求,地方教育附加經費要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確保專款專用;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擅自擴大使用范圍,不得擠占、截留或挪用到其他單位、其他項目上;地方教育附加經費支出不得用于行政辦公經費或發放津補貼、獎金、福利和基本建設項目,不得用于修繕教師住宅、償還債務等。
山西省計劃5年內改造全部農村學校
據《中國教育報》報道,山西省教育廳近日作出決定,自2012年起,山西省將連續5年,每年投入6億元改造省內20個縣市區農村中小學薄弱學校,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據了解,此項資金將用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裝備配置的標準化,包括購置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圖書、音體美器材和配置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對城鎮大班額學校進行擴容改造,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食宿設施進行建設和裝備等。此前,山西省已完成19個縣市區農村中小學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未來5年,該省每年將完成20個縣市區的改造,最終工程將覆蓋全省119個縣市區。
河南省力爭到2015年全省殘疾少兒入學率達到90%
據《中國教育報》報道,在日前召開的河南省特殊教育工作會議上,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發言說:“到2015年,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適齡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要達到當地普通兒童少年教育水平,其他地區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要達到90%。”為達到這個目標,河南省教育廳、發改委、民政廳、財政廳等8個部門近日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實施意見,意見要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中小學教職工人數和殘疾學生人數按1∶3配備,特殊教育學院(系)教職工人數與殘疾學生人數按1∶5比例配備。
<\\dell510\期刊\廣西教育2012\2012廣西教育2D\p17A.tif>[國際][聯合國設立國際
女童日 呼吁關注女童教育權益]
據新華網消息,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近日認可每年10月11日為國際女童日,此項認可得到一個全球兒童非營利組織的肯定和歡迎。非營利組織“國際計劃”首席執行官奈杰爾·查普曼表示,女孩的誕生可能會使其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女孩接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較少,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七分之一的女童不滿15歲就結婚。而如果女童能多上一年學,其終身收入將平均增加10%至20%。查普曼在一項聲明中說:“將10月11日定為女童日表明,我們一致認為應對全世界女童的權利給予特別關注。我們認為,很多國家的女童在從上學到工作的所有生活領域都不受重視。嚴重的歧視和偏見使得很多女童不能發揮其真正潛力。”
高等教育成為冰島挽救危機的頂梁柱
據《中國教育報》報道,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2010、 2011這兩年,冰島在“全球創新指數”中分別居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經濟體首位和第十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新強國。這與冰島在金融危機中果斷采取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培養創新人才等措施是分不開的。2008年金融危機突襲冰島,致使該國金融體系崩潰,財政陷入困境,但由于冰島政府應對措施得力,使得冰島逐步從危機中復蘇過來,近日大公國際對冰島的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預示著冰島正緩慢地從這場災難性的危機中復蘇。而其中最值得全球教育界人士關注的是,冰島的高等教育不僅成功應對了自身的困境,而且發揮自身優勢,為幫助冰島經濟走出陰霾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挽救危機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