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導樂陪伴分娩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擇住院分娩的單胎頭位初產婦133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50例,由輪班助產士按傳統服務模式觀察產程、接產,有家屬一人陪伴或無人陪伴。導樂組680例,采用導樂陪伴分娩,由1名經過導樂陪伴分娩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助產士進行一對一,為產婦提供自宮口開大2~3 cm至產后2 h的全程導樂陪伴助產服務,同時允許產婦一位家屬陪伴。比較兩組產婦的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分娩疼痛程度、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情況。結果 導樂組的總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后2 h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產婦分娩疼痛程度顯著輕于對照組(P<0.01),剖宮產率以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0.01)。結論 導樂陪伴分娩可縮短總產程,減輕產婦分娩疼痛,降低剖宮產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后出血,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是一種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務模式,提高了產科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導樂陪伴分娩;分娩結局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4-0523-03
中圖分類號:R 71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30
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生殖健康越來越受到人類的重視,我國在愛嬰醫院創建后,將愛嬰行動擴展到母愛行動,為保障母嬰安全,我院積極開展母愛分娩行動,自2004年1月開展了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并取得一定效果。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對象和方法
1.對象 選擇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全部單胎頭位初產婦1330例,產婦年齡為20~41歲,身高1.52~1.66 m,體重45.8~72.6 kg,孕周為37+2~41+3周。文化程度:本科350例、大專400例、高中430例、初中150例。胎兒大小2540~3900 kg。隨機分成兩組。導樂陪伴分娩組(導樂組)680例,傳統方法分娩組(對照組)650例,兩組均無頭盆不稱及嚴重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胎位及產道正常,符合陰道試產,無明顯剖宮產指征。兩組年齡、身高、體重、孕周、文化程度、胎兒大小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由輪班助產士按傳統服務模式觀察產程、接產,有家屬一人陪伴或無人陪伴。導樂組采用導樂陪伴分娩,由1名經過導樂陪伴分娩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助產士進行一對一,為產婦提供自宮口開大2~3 cm至產后2 h的全程導樂陪伴助產服務,同時允許產婦一位家屬陪伴。導樂陪伴分娩的內容:導樂者由我院經過導樂陪伴分娩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助產士擔任,具有良好的產科技能及豐富基礎理論知識,能熟練地觀察產程,具備產科急救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際交流技巧,富有同情心、愛心、責任心、態度和藹可親、善解人意,能給予產婦在產前、產時及產后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第一產程與產婦多交流及溝通,介紹她們熟悉醫院及分娩室的環境,講解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及陰道分娩的好處等分娩知識,以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鼓勵她們勤走動,使胎頭下降,縮短產程,多變換體位,多喝飲料,勤排尿,指導并幫助用熱毛巾濕敷腰骶部、腹部以緩解疼痛;教會產婦掌握呼吸技術及按摩腰背部減輕疼痛,象親人一樣陪伴在身邊,消除焦慮緊張情緒,密切觀察宮縮、胎心律及產程進展。第二產程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呼吸,宮縮有屏氣感時指導深吸氣后屏氣向下用力,宮縮間歇時放松,充分休息恢復體力,鼓勵多喝飲料及時補充能量,同時對產婦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其增強陰道分娩信心,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醫生進行適當處理,以保證母嬰安全。第三產程鼓勵并協助產婦皮膚早接觸、早吸吮,指導產婦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產后觀察2 h,送回母嬰同室,詳細記錄導樂陪伴過程。
3.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的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分娩疼痛程度、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情況。
(1)疼痛程度: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TO)將疼痛程度劃分為:0度:不痛;Ⅰ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Ⅱ度: 中度痛, 為持續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Ⅲ度: 重度痛,為持續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Ⅳ度: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實際統計中將Ⅲ度與Ⅳ度合計為重度疼痛。
(2)產后出血量:采用容積法加稱重法測量產后出血量:剖宮產產婦產時用負壓瓶收集血液(除去羊水量),回病房后至產后2 h使用敷料及產婦巾;陰道分娩的產婦在胎兒娩出羊水流盡之后,再次墊消毒單同時將聚血器墊于產婦臀下2 h取出,聚血器內的血液以量杯測量其毫升數,產婦所有敷料和消毒單、巾于使用前后分別稱重,所得差值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換算為毫升數。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PEMS 3.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兩組產婦總產程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導樂組的總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后2 h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兩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比較 導樂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顯著輕于對照組(P<0.01)。見表2。
3.兩組新生兒窒息及剖宮產率比較 新生兒出生后l min內Apgar 評分情況,導樂組0~3分者0例,4~7分者25例,新生兒窒息率為3.68%;對照組0~3分者2例,4~7分者42例,新生兒窒息率為6.77%,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導樂組剖宮產率為11.62%,對照組剖宮產率為28.31%,兩組剖宮產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討 論
分娩是一個正常、生理、自然及健康的過程,分娩的順利完成取決于產道、產力、胎兒和產婦的精神心理等四大因素,近年來精神心理因素在分娩中的作用越來越被重視。傳統接產模式是醫務人員對技術的依賴,產婦從入院開始,各種醫療干預代替了對產婦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支持,使她們對分娩過程感到害怕緊張、憂慮、甚至恐懼,這種不良情緒引發神經及內分泌的連鎖反應,如兒茶酚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皮質醇、內啡肽[1]等分泌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有報道機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痛閾降低,使疼痛加劇,情緒更加緊張[2],從而減少子宮的血流灌注,影響胎兒血氧供應,同時在產程中產婦過度換氣可影響胎兒體內的pH值,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神經介質分泌增加,影響子宮有效收縮,同時焦慮可能降低催產素的作用,使子宮收縮力下降,產程延長,使產后出血量增加,從而增加了難產的機會和產后出血的發生。而導樂陪產是由經過導樂陪伴分娩專業培訓合格的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服務,與產婦及家屬密切接觸及溝通,隨時了解產婦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用熱情和善的言語去支持和鼓勵產婦,給予人性化健康教育,持續地給予孕產婦生理上、心理上及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增加了產婦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及安全感,消除焦慮和恐懼心理,對分娩充滿信心,使產婦在產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丈夫在產程中陪伴,給予產婦生理上、心理上的支持,緩解其緊張情緒,降低或解除產婦恐懼、焦慮和恐怖情緒,這是其他人員所不能取代的,從而減少了因不良心理因素引起的宮縮乏力,縮短了產程時間,減少了產后出血量及因精神因素導致的剖宮產,提高陰道分娩率;導樂陪伴分娩24小時陪伴,有利于產程的觀察,同時助產士基礎理論知識豐富、助產技能過硬,能敏銳地、及早發現危險征兆并及時處理,可以降低不良分娩事件的發生;導樂員以科學有效的方式指導正確調節呼吸,有效地使用腹壓,并幫助產婦進食、改變體位、進行下腹部按摩或腰骶按摩等,轉移注意力,松馳肌肉,減少大腦皮層對疼痛沖動的感應,提高了產婦對分娩疼痛的耐痛閾,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疼痛[3],并保證產力充足,保證了子宮胎盤的血供,降低了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順利完成分娩過程;產后新生兒與產婦早接觸、早哺乳,刺激腦垂體產生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胎盤及早娩出,縮短第三產程,減少產后出血。本研究中可看出,導樂組較對照組總產程縮短、產后出血量減少、分娩疼痛減輕、剖宮產率下降、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降低。
總之,導樂陪伴分娩是以產婦為中心,母嬰安全為宗旨的人性化產科服務新模式,減少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降低剖宮產率,保護和促進自然分娩,提高產婦及家屬的滿意率,減少醫療事故發生,提高產科質量,且醫療成本低,無創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Chestnut OH,Gibbs CP.Obstetric anesthesia[M]//Gabbe SG,Niebyl JR,Simpson JL.Obstetrics Normal&Problem Pregnancy.2nd ed.New York:Churchi Livingstone,1991:496.
[2]陳昌萍.助產士陪伴分娩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14):2160-2162.
[3]匡華香,魏 敏,白 駿.產婦心理與分娩方式及分娩過程的關系[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6(1):3-5.
(收稿日期:2012-03-02 修修回日期:2012-07-20)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