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計算機數字化成型個體化三維塑形鈦網修補外傷性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的臨床經驗。
方法 回顧分析63例外傷性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采用計算機數字化成型技術個體化塑形鈦網修復體進行修補手術的臨床資料和治療預后。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時間短,切口愈合良好,無傷口開裂、切口感染,手術并發癥少,修補術后頭顱外形基本對稱,能最大程度恢復患者容貌。結論 計算機數字化成型個體化塑形鈦網修補外傷性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縮短了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少,修補后頭顱外形對稱美觀,患者滿意度高,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 顱骨缺損;鈦網;三維重建;塑形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4-0515-02
中圖分類號:R 651.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26
重型顱腦外傷后行標準大骨瓣外減壓后遺留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為恢復顱腔的完整性需延期修補顱骨缺損。我們對63例外傷性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患者,采用計算機數字化成型技術個體化三維塑形鈦網進行修補,獲得較滿意療效,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于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經外科完成手術,共63例患者,男45例,女18例,年齡16~67歲,平均29.5歲。骨窗缺損面積8.5 cm×10.4 cm~12 cm×14 cm,缺損部位均為額顳頂部,缺損原因均為頭部外傷行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后遺留。受傷原因:車禍致傷47例,高處墜落致傷13例,擊打傷3例。顱骨缺損時間為6周至6個月,平均3個月。術前切口愈合良好,無顱內高壓、顱內占位、腦腫脹、顱內感染等情況。
2.治療方法 手術前對患者進行頭顱螺旋CT薄層掃描,獲得顱骨及缺損部位的三維幾何DICOM數據,將DICOM數據傳送至鈦網三維塑形廠家,廠家利用計算機進行顱骨三維重建,制成個體化顱骨缺損的原始模型,根據模型缺損的面積和弧度設計出塑形計劃,然后利用數字化設備對二維鈦網進行精確的剪切及塑形,制成個體化三維鈦網板。術前鈦網板滅菌消毒備用。手術在插管全身麻醉下進行,術前30 min使用頭孢曲松鈉2.0 g靜滴,手術盡量沿原手術切口切開頭皮,游離皮瓣,分離顳肌,充分顯露骨窗緣以外10 mm左右,術中仔細剝離出完整的硬腦膜或假性硬腦膜界面,硬腦膜如有破損均用自體骨膜或筋膜修補,對照顱骨缺損區形狀與個體化塑形鈦網形狀吻合后,將鈦網直接覆蓋于顱骨缺損區,用鈦釘將鈦網固定于骨窗緣即可,顳窩處不用上鈦釘固定,一般用6~8枚鈦釘固定,平均用7枚。缺損范圍較大的,中心位置用絲線將硬膜懸吊。顳肌用絲線縫合固定于鈦網上,皮下置硅膠引流管接負壓引流袋,分層常規縫合頭皮,引流管在術后24~48 h內拔除。術后使用頭孢曲松鈉2.0 g靜滴,Bid,預防感染3~5 d。術后7~10 d傷口拆線。
結 果
本組病例平均手術時間86 min,使用鈦釘6~8枚,平均7枚,所有病例術后隨訪6個月以上,平均隨訪時間13個月,最長為4年。63例患者切口均為一期愈合,無傷口開裂、感染,無一例出現顱內感染和手術死亡。術后5例有少量硬膜下積液,經治療后復查CT積液消失,無需特殊處理, 2例有少量硬膜外血腫,經皮下引流后血腫消失。無一例出現鈦網板暴露或鈦網板松動。無一例出現修補物排斥反應。所有病例修補后頭顱外形基本對稱,保證了額面部美觀,咀嚼有力,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效果均滿意。
討 論
標準大骨瓣開顱去骨瓣減壓術是重型顱腦損傷救治的常用手段, 在急性期內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殘率,改善了預后[1,2]。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繼發性腦損傷,恢復顱腔的完整性,通常需延期修補顱骨缺損。顱骨修補使用的成形材料種類甚多,有自體顱骨、有機玻璃板、骨水泥、鈦網和可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組織相容性方面效果最佳的是自體顱骨,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由于顱骨粉碎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或合并腹部損傷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后骨瓣常難保留使用,因而只能采用其他材料修補顱骨。鈦網板為惰性物質、不被侵蝕、無毒,組織相容性好,抗拉力強度大,有良好的抗磁性,并且鈦網薄,呈網狀,修補后空隙大,便于術后積液引流和肉芽組織貫穿生長,因而成為目前較理想的顱骨修補材料。
重型顱腦外傷后標準大骨瓣開顱去骨瓣減壓術通常需要咬除顱骨下緣至前中顱底及部分額骨、頂骨,顱骨缺損面積大、形狀不規則,這些部位是顏面和五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于每個患者顱骨缺損部位形狀大小均不一樣,二維鈦網強度大,不易成型,為了達到符合顱骨缺損的形狀要求,一般由醫生在術前或在術中根據患者缺損部位的大小和形狀,需要手工反復敲制鈦網板塑形、修剪,直到基本符合患者缺損部位的要求,這就增加了手術時間和增大手術并發癥的風險,而且反復裁剪鈦網板會減弱它的強度,術中修剪鈦網邊緣鋒利易出現切割傷頭皮,造成術后感染或鈦網外露。因鈦網手工塑形不理想,極易造成修補區域和健側的不對稱,影響患者容貌美觀,常導致術后患者及其家屬對外觀不滿意。此外,常因二維鈦網彈性大導致在靠近前額及顳骨近顱底處塑形和固定困難,術中需增加鈦釘的使用量。三維鈦板的出現使塑形變得比較容易,但因硬度不夠,在額顳頂部大面積顱骨缺損修補中,容易出現因鈦網強度不夠術后鈦網易變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降低鈦網的保護作用及影響容貌美觀,因而額顳頂部大面積顱骨缺損修補中較少使用。上述兩種方法費用雖經濟些,但由于塑形困難、并發癥多,并且美觀上常留有遺憾,所以目前逐步開展使用數字化成型個體化鈦網修補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
本組病例使用計算機數字化成型個體化三維塑形鈦網修補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術前利用數字化設備對二維鈦網進行精確的剪切及塑形,制成與患者原始顱骨形狀相符、與骨窗邊緣貼合緊密的個體化鈦網。術中對照顱骨缺損區形狀與塑形鈦網形狀吻合后,不必再對鈦網塑形、剪切,將鈦網直接覆蓋于顱骨缺損區,用鈦釘將鈦網固定于骨窗邊緣即可,這樣縮短了手術時間[3],降低了手術時間過長容易導致感染的風險及術后并發癥,同時也減輕了手術醫師的勞動強度[4~6]。數字化成型個體化鈦網克服了一般手工塑形多次剪切鈦網后強度不夠的問題,并使顱骨修補達到生理解剖形態上的成形,特別是使前額、眶上緣、顳窩處顱骨缺損達到滿意的整形效果,提高了塑形滿意度。因鈦網個體化三維塑形修補時貼附緊密,術中固定容易,手術需用鈦釘數量一般較手工塑形組平均減少2枚,由于使用的是二維鈦網,解決了三維鈦網雖易塑形但強度不夠的缺陷。
綜上所述,計算機數字化成型個體化塑形鈦網修補外傷性額顳頂部大面積顱骨缺損,手術使用方便,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個體化數字化修補方案設計更貼合個體需求,能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生理原貌,術后美觀。克服了人工塑形手術時間長、固定困難、術后外形不美觀等缺點,更容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屬接受。因此,在額顳頂部大面積顱骨缺損修補中,計算機數字化成型個體化鈦網技術值得臨床廣泛開展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良軍,江基堯.外傷標準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額顳頂對沖傷76例療效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3,19(5):457-458.
[2]金傳兵,方經宏,朱光宇.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對沖性腦挫裂傷[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1):85-86.
[3]駱健明,趙澤林,丁 山.電腦塑形鈦網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額顳部顱骨缺損[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5):2734-2737.
[4]劉壽堂,柳青峰,李 連,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個體化塑形鈦網修補大面積額顳頂部顱骨缺損[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8,19(3):210-211.
[5]季 慶,李 佳,郝繼山,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個體化塑形鈦網用于顱骨修補的臨床研究[J].中華創傷雜志,2007,23(4):250-252.
[6]楊 杰,肖 鋒,陳小平,等.數字化塑形鈦網在標準外傷大骨瓣減壓術后顱骨缺損修補中的應用[J].江西醫學,2010,45(6):547-549.
(收稿日期:2012-02-25 修回日期:2012-05-23)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