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層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住院病人的護理需求和滿意效果。
方法 按衛生部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自行設計住院病人對護理的需求調查表和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對住院病人滿意度的調查設對照組(活動實施半年后病人調查例數)與觀察組(再次加強護理人員培訓1年后病人調查例數)進行對比研究。結果 基層住院病人認為護士服務態度好、技術好是最重要的,但熱情替代不了親情。兩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在98%以上,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護士工作主動性和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優化了醫院服務,從病人需要的開始做起,醫患關系融洽,病人、醫務人員滿意。
【關鍵詞】 優質護理;基層醫院;病人;調查分析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4-0547-03
中圖分類號:R 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42
我院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為認真開展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簡稱“示范工程”)活動,護理部專門部署了實施方案,制定了詳細的調查問卷,對住院病人及家屬進行調研。現將調查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0年3月啟動“示范工程”活動,實施半年后對203例住院病人進行護理的需求調查和護理滿意度調查,設為對照組,其中男102例,女101例,年齡(38.48±9.54)歲,大專以上20例,高中73例,初中65例,小學以下45例;根據病人對護理的需求多次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實施1年后再次對病人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設為觀察組,其中男111例,女105例,年齡(37.47±9.33)歲,大專以上28例,高中80例,初中72例,小學以下36例。調查對象選擇按調查科室當天住院人數的30%隨機抽取,進行一對一調查病人的需求365例;病人滿意度調查表按住院病人的20%進行一對一的調查,受調查對象意識清醒、有表達能力,愿意接受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的兩組病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調查表設計 按“示范工程”活動實施方案要求,設計住院病人對護理的需求調查表,共23項,以百分比統計,其中基本服務17項,分“需要”、“比較需要”、“不需要”3個等級選擇;對生活不能自理時需要誰來幫助完成生活起居有6項,以“家人”、“護士”、“家人/護士都可以”來選擇。住院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調查表共10項,分5個等級選擇,分別記5分、4分、3分、2分、1分。
3.方法 “示范工程”活動實施半年后按調查當天住院病人的30%抽取病例365名對護理工作需求的調查,同時按住院病人的20%抽取病例203名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設為對照組。根據病人的需求,組織護理人員加強培訓實施1年后,再次按調查當天住院病人的20%抽取病例216名對護理工作進行滿意度調查,作為觀察組進行對比研究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培訓內容與方法:細化衛生部《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制定操作流程和評分標準,成立院內培訓小組,對護士再次進行培訓考核。按《護理服務和技術操作禮儀規范》開展護理人員形象重塑活動,關注細節,落實基礎護理,優化工作流程,細化專科護理。自行制作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光碟并按護理服務示范進行規范演練培訓。通過學習培訓使護理人員深刻領會優質活動的內涵,更新護士工作理念。我們實行了責任包干制護理工作模式,為病人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簡化護理病歷書寫,縮短書寫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護理病人,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4.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錄入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住院病人對護理的需求調查情況 在“示范工程”活動實施半年后對365名住院病人進行護理需求的調查,23項護理需求中比例最高的前5項見表1。
2.對“生活不能自理時需要誰來幫助完成生活起居”的調查 6項選擇結果見表2。
3.兩組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情況 當病人需要更換液體或幫忙時護士給予相應的幫忙是按“按床頭鈴前、按鈴5分鐘內、按鈴10分鐘內、按鈴10分鐘后、不需要”5個檔次來選擇的,其它項目病人的滿意度分滿意、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知道或不需求5個檔次來評分。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都得到病人的認可,滿意度均在98%以上,兩組各調查項目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說明持續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對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工作的主動性和服務意識有促進作用。結果見表3。
討 論
“示范工程”經過一年的實施,我院的“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房”從3個增設到14個,護理服務更貼近病人,滿足了住院病人對護理的真正需求,大大提高了住院病人和家屬的滿意度。
1.“示范工程”滿足了病人所需 本調查結果表明,護士服務態度好(93.70%),技術好(92.33%),滿足病人對護理工作的需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住院病人接觸護士最多,護士的服務態度會影響到病人的心情,我們天天從細節做起,注重微笑服務,溝通從每一步開始,并注重護理技術培訓,做到輕、穩、準,減輕病人痛苦。
2.尊重病人,重視親情陪護 我們醫院地處邊遠山區,病人來源于農村,經濟負擔和病痛給他們帶來較多的困擾。他們都是勤勞而又比較傳統的人,認為親情是不能替代的,親人生病時要盡獻孝心,有親人陪伴在身邊會感到幸福,覺得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自己不能做到的希望家人來做。由于封建思想作怪,不愿意接受基礎護理工作[1]。家人陪護,生活照料方便。護士不是家人,讓不熟人護理覺得有尷尬。護理人員緊缺也成為病人理解護理工作忙,而不需要提供基礎護理的理由。錢娟等人[2]研究表明,尊重病人,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工作顯得重要。為了維護病人的自尊,對能自理的鼓勵或指導病人自己做生活護理,對不能自理的病人根據其意愿給予幫助或指導滿足其所需,對重癥病人的基礎護理則全部由護士完成。
3.病人滿意護士滿意 我們實施優化排班模式,進行分層管理和責任制的包干,使責任護士對分管病人的基礎護理、病情觀察、用藥治療、康復指導及健康教育等落實到實處,保證了病人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醫師滿意。把護士站前移,簡化護理病歷書寫,縮短書寫時間,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病人提供直接護理服務,真正落實了把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病人[2]。本研究表明,兩組病人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均在98%以上,調查的10項指標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說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病人對護理工作較開展前更滿意。“示范工程”的開展不但增強了護士的責任感,也增強了護患溝通,讓護士感觸最深的是在工作中不僅僅是工作,也是與病人之間真誠的交流,讓病人在微小事情間感受到你的熱情,記住名字,對護士來說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通過“示范工程”病人滿意了,怨聲少了,護士的付出值得,心中擁有一種職業幸福感。
“示范工程”活動的開展,從病人最需要的開始做起,不但優化醫院服務,規范服務行為,更讓護理工作真正貼近病人,和諧了醫患關系,提高了病人、醫務人員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陸柳雪,廖 琴.桂西地區基層醫院在優質護理推進中的瓶頸問題與對策[J].右江醫學,2011,39(6):805-806.
[2]錢 娟,程盧山,劉微群,等.開展優質護理后護患信任度變化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6):1609-1611.
[3]劉學英,胡 鴿,鄧雪雁.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0,9(8):60-63.
(收稿日期:2011-10-30 修回日期:2012-07-23)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