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班級組織的形態,就是學生都在小組或小團隊中一起學習,并且彼此互相監督和協助,以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換句話說,合作學習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一起學習,進而擴大自己與他人的學習機會,同時使學生認定他人的成功也就是自己的成功,這是一種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構成積極互賴的學習情境。
【關鍵詞】大學英語 合作學習 策略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應試教學傾向于四、六級統考,這促進了大學英語教學,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全國不同起點、不同類型的院校都圍繞通過率轉。高投入,低產出。學生在中學至少學了6年英語,進入大學后。又將約五分之三的時向用于學習英語;但其效果與投入的時間并不成正比,學生花時間最多的是英語。最感到頭痛的仍是英語。考什么,教什么,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四、六級統考分數很高,聽說寫的能力卻相當薄弱,許多學生仍處于啞巴英語”的狀態。因此,如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是大學英語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英語課堂教學里采用的都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運用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包辦課堂,完全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缺乏能讓學生輸出的有效途徑,使學生得不到鍛煉和提高的機會。同時,教師單方面傳授和輸出的又僅限于詞匯短語、語法,毫無其他確實能提高聽說讀寫技能的內容。這樣既加重了學生的依賴性,又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影響他們學習積極性,產生厭學情緒。
二、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小組或班級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方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方法或手段,它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質。其基本特征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任務分割、結果整合;個人計算成績、小組臺計總分;公平競賽,合理比較;分配角色,資源共享。合作學習的主要類型有小組式學習、交互式學習、討論式學習。
三、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
1.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進行學生小組學習時,當達到某一學習成果時,小組成員是共同獲得報償與肯定。因此,在小組中是一種非競爭性的狀態,所有成員均獲得相等的機會,期望能達成某一程度的進步或學習成就,而這種進步主要是與自己原來的成績(或表現)做比較,超過的部分即為整個小組所贏得的分數,這與傳統意義上只鼓勵個人與其他同學競爭名次的做法大相徑庭。這也就是說,小組的成功是建立在所有成員的成功之上。并非只有組中高成就的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即可,由于是異質性的分組,因此具備不同才能的學生必須負起對其他組員協助的責任,以此讓組中每一位同學均有機會達到他們最好的表現。此種方法可用于異質性小組中成就較高、自黨性較強的學生鼓勵和督促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讓其感受進步帶來的喜悅,從而達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2.推動合作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對話不僅表現為反思性的個體行為,更多的情形則表現為集體合作學習行為。在基于對話的合作過程中,群體的和諧感、彼此之間的伙伴關系不斷加強,相互之間的責任分擔和依賴關系自然形成。將對話理念引入合作學習過程,實際上是當代教學理論的優點,可以稱其為“對話觀念之下的合作教學模式”。通過對話式的合作,學習成為社會的而不是個人的過程。在對話中,解釋給他人自己所理解的觀點,通過挑戰彼此的偏見和假定去建方新知識,然后形成新的思考和理解;共同發展彼此的思想和理論以挑戰和檢驗傳統的知識來源的局限性,最終,在合作中并不是保持知識而是創造了新知識。
3.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一種交談似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師生之間或同學之間就教學內容相互交換意見。它是一種“與人合作”的學習策略,經常用于各科且的課堂教學,但是非英語專業的精讀課由于學時有限,學生人數多,教學內容多,一般很少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另外,有些教師認為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差,不愿開口,難以進行小組討論。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為例,該書每單元有三篇文章,按大綱規定,教師主要講授In-classReading,Aner-class Reading有兩篇文章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可以將學習課后閱讀的任務交給學生。小組成員可以在其中選擇一篇作為討論和演示的重點。小組成員必須在課外一起討論、收集和整理資料。教師在學生完成演示之后要進行總結和點評。這項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小組討論對精讀課非常重要。英語精讀課本身是一門綜合性語言基礎課,它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寫作等各方面知識的掌握,還包括聽、說、讀、寫、譯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文理通用的《大學英語》精讀教材。課文較長,內容較多,單靠教師逐一講解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并且費時費力收效不大。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可以讓學生分組講,保證課堂的單位時間利用率,保證所有學生直接參加活動,保證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獲得基本相同的知識和技能。同學們還可以從發言人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億,促進聽和寫的能力,促進語言各方面技能的發展。
4.辯論
辯論是一種極富有挑戰性、趣味性的鍛煉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活動。辯論不僅是人們各方面語言技巧的較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種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社會性活動。它在社會生活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大到國際爭端,小到個人的日常生活,辯論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因此學會辯論就成了一種必須的實用技能和才干。教師可以從教材上或課外精心挑選一些熱門話題供學生辯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尋找很多有關這個話題的相關知識。辯論的根本目的是區別真偽,明辨是非,批駁謬誤,揭示真理。辯論的過程就是一個使謬誤得到揭露、批駁,使真理得到闡明昭彰的過程,辭論與詭辯的區別就在這里,辯論是為了發揚真理,而詭辯則是無理狡辯。總是為謬誤進行辯護的。營造出一種既團結又有競爭的良好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相互啟發、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共同發展,同時也滿足了每個學生“影響力”和“歸屬感”方面的情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