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高校學生管理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改進傳統以行政管理為主體的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當代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加大,學生的數量與日俱增,學生來源于全國各地,具有較大的地域差異和文化差異,同時管理者群體也日益復雜化,加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從當代高校的管理現狀和具體的改進措施兩個方面對學生管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生管理 現狀 措施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社會與國際社會的接軌,除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我國高校教育也將逐漸地普及。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校大幅度擴招,到了2003年。我國高等院校的入學率達到了17%。到2006年這一比率達到了22%,這意味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并不僅僅代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也意味著相應的教育觀念、教育功能、培養目標以及教學設施設備、教學方法、管理制度等的發展與變化,傳統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代的高校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要不斷的改進完善。
一、目前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健全
針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新的《中國高等教育規定》,各大高校都對學校的學生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大多數學校采用的都是“1+x”的管理模式,這些管理制度雖然在學生的行為規范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有發揮了效用,但是制度仍然存在著很多缺陷。學生管理制度作為約束學生行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強化管理手段的載體,必須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強有力的約束。現在的制度對大學生日常行為沒有明確的要求,制度范圍過于寬泛;在制度中沒有明確的指出“學生不應做什么”,在處罰和獎懲制度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對管理人員的權限和責任沒有明確的細分,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亂。
2.管理部門效能低下
高等教育競爭日益嚴重,學生成為各個高等學校的寶貴資源,為了吸引學生,擴大學校的規模,不少學校都圍繞著學生的成長設立新管理部門。這些新的部門一方面加大了學生管理的工作力度,但是更多的會造成管理部門職能的混亂。另外,我國高校在引入人才方面喜歡從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選留優秀人才。管理隊伍的組成多采用專兼職的方法,雖然暫時解決了管理工作人員的短缺問題,但是卻為管理隊伍的穩定性增加了憂患。
3.管理人員不具備專業化素質
目前,高校里對學生進行最直接管理的就是輔導員,高校輔導員隊伍是大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主力軍。輔導員素質的高低,是否能夠發揮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的作用,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學者指出:輔導員最根本的發展路徑是進行專業化和專家化建設。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離專業化這個概念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專業化就是指把輔導員培養成心理咨詢、道德建設、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專業人士。而我國高校的輔導員很少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學生管理方面缺少專業化知識。
4.學生文體活動管理松散
在學校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網球場、籃球場、乒乓球臺等運動設備。但是很少有學生去參與其中。這主要是由于學校的管理松散、組織能力較差,活動僅僅只是滿足玩樂的需求,卻沒有思想引領的效果;活動重復性太多,缺乏創新,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興趣,具有較高文化內涵的學術性活動較少。這種低質量的校園活動難以滿足學生的問題活動需要。無法形成有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
1.注重創新
培養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務,它是高等學校之所以被稱為“高等”的主要原因;發展科學是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它是高等學校不同于其它學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工具;開展社會服務是高校的最終目的,是前兩項職能的延伸與應用。人才不僅僅是各科學習成績優秀。拿到一大堆證書的人,而是擁有創造力,有良好道德素質,能夠為社會提供服務的人。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該高校就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注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培養:礦業大學5月14日舉行的建黨九十周年名師名家專場報告,對學生的視野開拓及人生規劃發面都起著較大的啟迪意義;2011年11月7日,中國礦業大學舉行“愛國我先行,國旗在我心”的升旗儀式,學生在這一儀式中深刻的感受到強烈的名族自豪高和榮譽感。
2.依法治校
高校的上級主管部門首先要對學校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確保學校在運作過程中能夠依法辦事,保障學術研究的真實性;學校對學生申述案件的受理應當要做到公平,公開;成立專門的學術委員會以限制監督學校的行政權和學術權,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增強高層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避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在學生工作制度的制定上也應當遵守法律,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學生工作制度:首先,該制度要彌補教育和管理工作各方面的空白,使每個細分的工作都有章可循;其次,要避免臨時性、應急性規章制度的存在,朝立夕改的制度會降低制度的權威性與嚴肅性;再次,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不能因為個別人破壞了制度的權威性。中國礦業大學在規章制度的制定上就有較高的嚴密性,該學校制定了《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中國礦業大學專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中國礦業大學學生安全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管理。
3.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學生管理工作者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才能消除學生的戒心,與學生融為一體,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管理制度上,管理者應當嚴格遵守,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執法的公開透明;管理者應當心中有法,不能濫用權力以謀取私利。學校對于管理人員應當進行嚴格的考核,從基本職能、專業素養、校規執行等多方面進行培訓和溝通交流。對于人才培養,中國礦業大學也有很嚴格的制度:針對輔導員的選擇,該校制定了《學生政治輔導員選拔考核辦法》,從作風、知識掌握等方面嚴格考核和選拔人才;學校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拓展訓練,展開專題研討會-組織參加實踐,從各方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素養;實行工作月報告制度,每個輔導員在月初都要針對上個月的主要工作、遇到的困難、學生心理輔導、教育工作開展等方面進行總結匯報;為了及時發現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學校實施輔導員進學生公寓制度,輔導員與學生同吃同住,及時關注學生動態。
三、總結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構建良好文化氛圍,創造和諧學習生活環境的基礎。針對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人員素質等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學校要及時發現,作出正確的處理,以到達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提供服務的目的。同時,在不斷的實踐和發展中要注意管理工作的創新,與時俱進,順應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