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1世紀知識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方面。而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又是科技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掌握先進,核心的科學技術的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在當今科學時代下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方法。
【關鍵詞】科學人才 培養 管理策略
科學技術人才是一種特殊性的專指掌握一定的知識或生產工藝技能,并有著一定品德和科技對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的人群。也可以說科學技術人才是一種知識型人才,是具有自我能力與獨特性的個體。因此,從以上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科學技術人才有以下三個主要的標準:具有一定的專門性知識和技能;從事科學或科學研究工作;對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
一、科學技術人才的特點
科學技術人才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主體,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的質量、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是國家長期發展的一項戰略性策略。所以也可以說一個國家的科技人才培養和管理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科技人才的培養首先從科技人才的特點八手。科學技術人才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科學性。科學技術的任務在于揭示事物本質及發展規律,科學工作的過程就是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科學技術人員研究的工作課題。
創新性。科學技術是一部不斷發展的歷史和過程,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提,創新就是探索過程中的發現和發明,是探索的結果,是探索成為現實質變的關鍵。
合作性。在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中,不存在一個人可以孤立的完成一項而不需要任何外界或是他人的幫助。在科學技術高度融合的今天,任何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團隊性的合作。因此發揮科技人才分工協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
科技工作者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力量。在很長一段時間發展中我國都應該努力建立起健全科技優先發展的機制,著重培養出一支具有較高科研能力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隨著科技規模加大、市場競爭加劇、管理運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復雜化,近幾年一些科研院所和機構大力提倡培養綜合性人才,通過綜合性人才發展戰略結果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我國現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
首先,從研發經費的投入來看,我國科研經費的投入雖然先后超過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后,位居世界第六名,但是與那些已經跨入后工業化時代的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從科技人才流動狀況來看,近十年來雖然留學人數有大幅的增加。但是根據相關人員的部門的統計,有超過七成的留學人員尚未回國。雖然近些年來留學人員回流的比例有逐漸的上升,但是高端的科研人員的缺乏依舊是制約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
再次,從我國的教育環境狀況而言,政府雖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但教育支出最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卻不高,在高等學校的科研經費的投入方面,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我國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不足,一方面,我們要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包括教育的投入,科研經費,專項科技研究的投入;另一方面,針對留學人員國家給予鼓勵政策,提倡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同時也積極進行國際間的學術人員的交流,促進我國科研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技術。
1.從高校培養人手
作為人口大國,教育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而我國又有眾多的高等院校,本科類,高職類,都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從高校的教育培養入手,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創新水平的人才,以高校為基點,實施人才戰略。
2.以企業為試點
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最終是將科學技術轉換為生產力,而企業則是最終是實現發展的場所,因此,以企業為試點,結合高校培養,學以致用,將最新的科學技術給以應用,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檢驗,使兩者更快更好地結合,實現快速發展。
3.培養良好的社會環境
科學技術的培養脫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旦社會不具備科技發展的條件將阻礙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而社會環境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團結和努力。
4.建立人才激勵機制
科學技術的人才是我國的稀缺人才,是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因此培養科技人才的同時更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有效的激發科研人員的動力。我們不僅要給予物質獎勵,還要給予社會尊重,滿足科學技術人員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合理的激勵人才。
三、針對科學技術人才的管理策略
1.完善法律法規
我國在法律建設方面可借鑒其他國家在此方面的經驗和成就,通過制定相關的科技人才的培養措施,交流及管理及合作等的法律法規,完善我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的基本法律,并以此為基本框架形成一套相對完備的科學技術法律體系,以保證我國科技的發展。
2.促進我國科研環境的形成
我國在科研方面應樹立正確導向,建立以創新為主體的價值方向,尊重個性化,樹立健全社會人才培養機制。要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人才選拔,給科學技術人員一個良好寬松的社會環境。
3.建設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
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我國應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我國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更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從政府角度來說,走出國門。制定一些與國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研究機構進行科技人才的交流,豐富我國科技人才的最新知識和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
4.深化教育改革
我國仍然要加大在教育領域的投入。改革開放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我國的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異依舊很大,我們要繼續加強學校的硬件建設,在軟件建設中更不容忽視。要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以確保人才培養體系的完整。在促進高校發展的同時,也要對科研機構加大幫扶力度,擴大科技人才的培養途徑,以滿足國家對科技人才發展的需要。
5.提高科學研究人員的待遇
科學研究人員在科研時付出較強的腦力勞動,在鼓勵科研人員的同時,更要提高他們的待遇,在突出的研究方面國家不僅要給予肯定,更要提高相應的待遇,并且還要鼓勵社會給于尊重,只有這樣才能激發科學研究人員的興趣。
6.集中與分散
在科學研究是政府一定要兼顧平衡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因此在科研上我們盡量要克服這種不平衡,針對不同的地區我們要給予扶持,而且人才分散也是一種競爭的模式,雖然研究費用會因此上升,但是因為把競爭引入科學研究中,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催進研究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是社會進步的靈魂,人才是核心。作為2l世紀最重要的核心資源,我們要利用自身優勢,建立合理的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建立合理的科研激勵體制,完善科技人才的服務體系,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不懈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