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峰
手足口病合并腦炎56例臨床觀察
段曉峰
目的總結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經驗。方法對56例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的發病年齡、臨床表現、治療方案及臨床轉歸進行分析。結果早期積極給予CPAP呼吸機呼氣末正壓通氣呼吸支持、脫水、激素、靜脈丙種球蛋白等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結論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病情進展快,如能早期診斷治療,可阻止疾病的發展。
手足口病;腦炎;治療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病,夏秋為高發季節,嬰幼兒好發,男性居多,尤其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大多數患兒以手、足、口腔及肛周等部位的皮疹、皰疹為特點;少數可引起腦膜炎、無菌性腦炎、腦干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呼吸循環衰竭等致命的并發癥[1]。現就我院收治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5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56例患兒來自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收治手足口病住院病例,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6個月~5歲,平均1.5歲;病程7~20d,平均12.1d。診斷標準《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重癥病例的診斷標準[2]。
1.2 臨床表現 患兒除外手、足、口腔、肛周皰疹,均有發熱(37.5℃ ~40.3℃)。精神差50例,嗜睡24例,肢體抖動21例,抽搐3例,頭痛11例,嘔吐16例,呼吸急促或困難15例,心率增快28例;休克2例。
1.3 輔助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29例,分類以中性為主,此點與普通病毒感染有所不同,血糖增高17例,腦脊液白細胞計數增加39例,分類多以淋巴為主,顱內壓增高14例,腦脊液蛋白增高29例,X線胸片肺紋理增多9例,心肌酶譜異常6例,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28例,腦電圖重度異常10例,頭顱CT4例異常改變,以腦干、脊髓灰質損害為主,咽拭子及肛拭子病毒分離確診EV71感染19例,CoxA16感染11例,其余未分離出病毒類型。
1.4 治療方法 1.利巴韋林10~15mg/(kg·d)抗感染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可使用廣譜抗病毒藥物與中成藥聯合治療;2.早期予以脫水降顱壓、大劑量激素和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沖擊,以及對癥支持治療。①20% 甘露醇0.5~1.0g/(kg·次),q4h~q6h,脫水降顱壓;②甲基強的松龍5~10mg/(kg·d)3d,通過抑制機體免疫反應,減少全身炎癥反應,可減輕血管源性腦水腫,減少神經源性肺水腫的發生,應用沖擊療法時注意血糖、血壓監測,防止胃潰瘍和繼發細菌感染可能;③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2g/kg,分2~3d給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補充抗體調節免疫,增加吞噬細胞殺菌能力,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有較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減少脫髓鞘程度,及早減少病毒血癥對機體的損傷;④CPAP呼吸機呼氣末正壓通氣呼吸支持,⑤對癥治療:降溫、鎮靜、止抽、血管活性藥物、控制血糖、抑制胃酸分泌、控制補液量等。
54例經以上方法治療后達到臨床治愈標準,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消退,神經系統、體征消失,血常規、腦脊液及心肌酶復查均恢復正常,2例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行氣管插管正壓機械通氣家長要求放棄治療。住院時間7~20d,平均12.1d。
手足口病常夏秋季發病,病原體屬小RNA病毒科,包括EV71和柯薩奇病毒 A組5、10、16、19型,常見病毒是 EV71和CoxA16[3],病毒除糞口傳播外還會通過在扁桃體增殖,因此口鼻分泌物也會帶有高濃度的病毒,經由飛沫或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4],有些學者認為EV71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交感神經紊亂和炎癥反應,繼發神經源性肺水腫及心肺衰竭,所以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較CoxA16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神經系統并發癥比例高,故死亡率極高。手足口病病情進展快,臨床分5期[5]:①潛伏期:2~7d,無明顯前驅癥狀。②手足口病期:手足皮膚皮疹或皰疹與口腔黏膜病損。③神經受累期:神經系統受累表現,如腦干腦炎及腦脊髓炎。④心肺衰竭期:早期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表現,出冷汗、四肢冰冷、高血壓、高血糖、呼吸急速、心跳過速等癥狀,嚴重者發生肺水腫肺出血。晚期為血壓降低、心臟衰竭表現。⑤恢復期:心肺衰竭糾正,病情逐步好轉,部分病例遺留后遺癥。普通病例一般從手足口病期進入恢復期,典型重癥病例經歷以上5期。患兒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進入手足口病第3期,病情極易惡化,出現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進展至難以逆轉的心肺功能衰竭。盡早識別重癥及危重病例,早期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手足口病病程前3d要特別注意神經系統癥狀,如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嗜睡、嘔吐、頭痛、肢體抖動、抽搐、呼吸增快、末梢循環差、外周血自細胞計數明顯增高、高血壓、高血糖等重癥手足口病腦炎期的癥狀,早期治療,脫水降顱壓、大劑量激素、靜脈用丙種球蛋白、降血糖、降血壓、CPAP呼吸機呼氣末正壓通氣呼吸支持等治療,才能較好地控制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癥形成和損傷,阻止病情進展,取得較好的療效。
[1] 易容松.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9例臨床分析.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31(1):66-6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0.
[3] Chong CY,Chan KP,Shah VA,et al.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a comparison of fatal and nonfatal cases.Acta Paediatr,2003,92(10):1163-1169.
[4] Tseng FC,Huang FC,chi CY,et al.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enterovirus infections occurring in Taiwan between 2000and2005:analysis of sentinel physician surveillance data.JMed Viro1,2007,79(12):1850-1860.
[5] 李雙杰.腸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22):1780-1782.
450007鄭州市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