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秋
下頜阻生牙拔除術的臨床護理
李靜秋
目的 探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前、術中的護理體會。方法 收集臨床60例下頜陰生牙拔除術患者,做好術前、術中各個環節護理配合工作。結果 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程度,使治療過程順利完成。結論 通過精神細致的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
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護理
阻生牙是指由于鄰牙、骨或軟組織的影響而造成牙萌出受阻,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最常見于下頜第三磨牙,拔牙是口腔頜面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拔牙和一般外科手術一樣,不僅能造成局部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而且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全身反應,尤其對有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病的患者,如不注意,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應嚴格掌握拔牙適應證和禁忌證[1]。收集2011年1月~10月我院門診60例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如下。
1.1 一般資料 60例下頜阻生智齒,男35例,女25例;年齡為17~39歲,平均26歲。符合阻生牙診斷;無急性炎癥、無張口受限及發熱;患者無拔牙禁忌證。阻生智齒情況:右側37例,左側23例。
1.2 方法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法,高位阻生牙拔除一般不需翻瓣,低位阻生及埋伏牙應切開覆蓋的軟組織并翻瓣。翻瓣后決定應去除的骨量及位置。根據阻力所在位置決定劈開的方向。拔除。
2.1 拔牙前的護理 熱情接待患者,使患者一進醫院及診室即有良好的印象。應親切、和藹、愉快和耐心接待患者,關心、體貼他們,以加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必須向患者說明原因,交待手術過程中及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反應及并發癥。多采用坐位,也可采用臥位。拔牙時,患者頭部應稍后仰,使張口時上頜牙平面約與地面成45°。拔除下頜牙時,應使患者大張口時下頜牙平面與地面平行,下頜與術者的肘關節在同一高度或稍低。在準備手術野前,應囑患者取出口內的活動義齒[2]。協助患者用0.05%氯己定液含漱。牙石較多者應先行潔治。口內術區及麻醉穿刺區用2%碘酊消毒。手術器械的準備同一般拔牙,還應準備寬挺、雙斜面劈開鑿、單斜面去骨鑿和帶槽圓鑿、骨膜分離器、吸唾器或吸引器、高速渦輪鉆機和手機、長裂粘、無菌孔巾、手套、縫合針線、口角拉鉤等。
2.2 術中護理配合 讓患者以0.5‰洗必泰溶液漱口,以75%酒精棉球消毒口周皮膚,鋪無菌孔巾。醫生在手術中的位置,取決于拔除牙齒的部位,一般均立于患者的右前方,拔下頜前牙也可立于患者的右后方,亦即四手操作法中8~12點的工作位,醫生站立的姿勢,應平穩舒適,以利于拔牙過程中各種技術操作活動。護士在配合時,應站立患者左側,亦即四手操作法中2~4點的工作位,以利傳遞器械、吸唾液或血液,協助劈鑿牙齒和護托下頜骨,保護顳頜關節不受損傷。在切開翻瓣過程中,護士應協助醫生拉鉤或止血,置吸唾器于患側舌下,以吸凈唾液或血液。若需劈開拔牙時,要看清醫師放鑿的部位,擊錘前要將左手伸到無菌孔巾下面托護下頜角的下緣,右手握錘。在拔牙過程中應認真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患者的神志、意識、面色、呼吸、有無抽搐等,特別重視患者的主訴,如頭痛、頭暈、胸悶,惡心等。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配合處理。有心血管疾病者,應持續心電監護,及時準確測量血壓、脈搏、SpO2,并記錄。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停止手術對癥處理。醫師在進行縫合時,護士要協助拉開患者患側口角,止血和剪線等。拔牙完畢,護士應用濕棉球擦凈患者口周血跡,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休息片刻再讓患者離開診室。
2.3 拔牙后的護理 拔牙結束后,應觀察患者的病情約30 min,如無不適方可讓患者離院。觀察拔牙區有無出血:拔牙結束時囑患者咬緊無菌小紗卷30 min壓迫止血。若出血較多時,可延長至1 h。詳細介紹拔牙后的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做相應的解釋工作,緩解患者的心理緊張[3]。對于創傷大的復雜智齒,應觀察患者半小時,如無不適方可讓患者離院。拔牙后24 h內,唾液中混有淡紅色血水是正常現象。拔牙后不要用舌舐吸傷口或反復吐唾、吮吸,以免由于口腔負壓增加破壞血凝塊而造成出血。拔牙后1 h可進溫、涼、軟食或流食,不宜吃太熱、太硬的食物,以免造成出血。囑患者注意休息,按時服藥,吃溫涼軟食。術后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疼痛、張口受限、下頜腫脹等反應,屬患者不要緊張,應及時復診。若有出血、感染或下唇麻木等并發癥者,要及早治療。傷口有縫線者,囑術后4~5 d拆線。
在下頜阻生牙拔除術拔牙的過程中通過精心的護理工作,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程度,使治療過程順利完成,提高手術質量和效率。
[1]邱蔚六.口腔頜外科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90-91.
[2]饒立本.阻生牙拔除的護理.口腔醫學縱橫,1995,1(2):123.
[3]聯溫琦.下頜阻生智齒.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163453 大慶龍南醫院(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