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婕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上海201609)
熟悉并掌握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基本流程是高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的首要目標。進出口業務流程作為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架構的主線,貫串了國際商務專業的各個子專業,包括國際商務、報關與貨運、國際航運管理、物流管理、涉外會計、商務英語和商務日語專業。如果繼續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理論灌輸方式進行教學,則會出現教學內容理論強于實踐,學習氣氛枯燥,易造成學生厭學及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以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索基于工作過程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構架的新思路。學校組織教師和專家一起對課程的任務、進出口對應的工作崗位以及與工作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技能與知識點的分析與歸納,結合教學與工作過程,探索構建合理的專業課程架構,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
近幾年,上海高職院校的國際商務專業在加強與企業聯系,加大教師和學生專業崗位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模式,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就。為了加強上海高校建設,提高高校教師學術、技術和實踐能力,促進教育教學、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上海市教委鼓勵和推進高校教師利用多種形式前往企業、科研院所、政府等實際部門參與研發、工作或實習,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施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筆者通過對外貿企業業務流程半年多的跟蹤和記錄,得出以下16個步驟的基本要點:
客戶在下正式的采購合同之前,會給業務員發送詢盤。
出口產品的報價主要包括:產品質量等級、規格型號、包裝要求、數量、交貨期、運輸方式和付款方式等內容。報價方式有: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等形式;并發送Performer Invoice給客戶作為正式報價。
貿易雙方就報價達成意向后,買方企業正式訂貨并就一些相關事項與賣方企業進行協商洽談,雙方協商認可后,簽訂《購貨合同》。
備貨是出口公司根據合同或信用證規定,向廠家或倉儲部門下達訂單,要求其按訂單對貨物進行清點、核對和加工整理等。
在交貨期前一周,工廠通知公司驗貨員或者客戶,甚至第三方進行驗貨。
按照PO訂單以及工廠提供的裝箱資料,制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應由業務跟單員制作,交給單證員)。
辦好申請商品報驗和領證工作。
(1)FOB條款,客戶指定運輸代理公司或船公司。應盡早與貨代聯系,告知發貨意向,根據船期,按交貨期跟貨代訂艙,并發書面定倉通知。
(2)CIF,CNF條款,應盡早向貨運公司或船公司咨詢船期、運價和開船口岸等。開船前兩周書面定倉。
貨物訂妥艙位后,屬賣方保險的,按《購貨合同》約定,購買運輸保險。
貨物做好并驗貨通過后,委托拖車公司提柜,裝柜,運到港區指定倉庫或堆場。
貨物集中港區后,發貨單位向海關辦理申報出口手續。經海關查驗放行的出口貨物,方能開始裝船。
在裝船前,理貨員代表船方,收集經海關放行貨物的裝貨單和收貨單,經過整理后,按照積載圖和艙單,負責點清貨物,逐票分批接貨裝船。
對合同規定需在裝船時發出裝船通知的,應及時發出,特別是由買方自辦保險的。
凡需預付運費的出口貨物,船公司或代理人必須在收取運費后發給托運人運費預付的提單。如屬到付運費貨物,則在提單上注明運費到付,由船公司卸港代理在收貨人提貨前向收貨人收取。
在信用證規定的交單有效期內,將各種單據和必要的憑證送交指定的銀行辦理要求付款、承兌或議付手續,并在收到貨款后向銀行進行結匯。
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后要及時在海關的電子口岸和公司內部系統進行業務記錄登記。所有的文件包括PO、L/C和議付文件必須留存整套,備查。
根據上文的16個步驟,歸納出涉及的9個崗位:
外銷員、外貿跟單員、單證員、倉儲管理員、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理貨員和外匯核銷員。
根據外貿進出口公司和相關法律法規,關于進出口流程的規章和對各崗位的職責要求,整理得出所列9個崗位的知識技能要求:
外銷員所從事的工作涵蓋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出口、進口、招標、談判、承包等各個方面。要求從業人員對外貿綜合業務(含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理論、國際經濟法、中國對外貿易法、國際金融、國際營銷學、國際經濟合作)和外貿英語(外經貿信函翻譯、信用證的審核和修改、中外經貿短文互譯等)有較好的掌握。
外貿跟單員在貿易合同簽訂后,依據合同和相關單證要求對貨物加工、裝運、保險、報檢、報關、結匯等部分或全部環節進行跟蹤操作,協助履行貿易合同。職責主要是跟蹤每張訂單的生產并將貨品順利交給客戶,收回應收款項;同新、老客戶保持聯系,增進溝通,了解客戶所需;接收客戶的投訴信息,并將相關的信息傳遞到公司的相關部門;做好售后服務工作。
單證員是指在對外貿易結算業務中,制作買賣雙方憑借在進出口業務中應用的單據、證書來處理貨物的交付、運輸、保險、商檢和結匯等工作的人員。單證員的主要工作有審證、制單、審單、交單與歸檔等工作,具有工作涉及面廣、時間長與要求高等特點。
倉儲管理員既需要熟悉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也需要熟悉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現代倉儲管理與操作。
報關員必須通過全國報關員資格考試,依法取得報關從業資格,并在海關注冊登記,代表所屬企業(單位)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通關手續。報關員需具備一定的進出口業務知識和實際業務能力,精通海關法律、法規、規章并具備辦理業務的技能。
報檢員是指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規定的資格,在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注冊,辦理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業務的人員。
貨代員是從事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代理工作的從業人員,具體就是接受客戶的委托完成貨物運輸的某一環節或有關環節,相關工作可以直接或間接找國內外貨代公司來完成,以節省資本。貨運代理人員是服務在流通領域專門為貨物運輸需求和運力供給者提供各種運輸服務的工作人員。
理貨員是指在國際貿易過程中,通過理貨活動,依靠商品的合理包裝、排面整理、商品補充與調整等作業活動,保證貨物合理安全裝入集裝箱或其他運輸工具中,以確保國外顧客收到滿意的貨物,理貨員需要直接或間接地和貨運代理公司發生聯系。
外匯核銷員需要跟蹤核銷單的全流程,去外匯管理局申領核銷單,業務完成后,到外匯管理局指定銀行進行核銷。核銷單通過海關、銀行和稅務局確認并蓋上印章,最終存根返回到外匯管理局,以核對原來數據庫的電子檔案并注銷此核銷單號碼。
國際商務專業群課程體系不能按照傳統學科邏輯體系來構建,而是應該針對國際商務工作過程崗位群的要求和國家職業資格的相關標準來設置課程。目標是學生完成全部專業課程的學習后,不僅能掌握工作崗位群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能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理論知識、業務過程知識和業務操作知識。通用文化課程包括大學英語、大學語文、經濟數學和經濟學等文化基礎課。設置文化課程時,不僅要重視人文素養的培育,還要重視與專業課程的適度整合,重點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和持續的學習能力。

表1 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架構
總體來說,高職學生不擅長抽象概念、理論和學科體系知識,更擅長形象思維、動手等感性活動。因此,首先,高職專業課程的知識形態、結構和施教要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理論為實踐服務,實踐性課程以過程性知識與技能型知識為主,融教、學為一體,運用案例教學、情境教學、仿真業務操作、綜合模擬實訓和頂崗實習等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增強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功感,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
其次,國際商務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多元的。在教學目標上,有對工作崗位、適應工作崗位變化的直接要求,以及為學生提供終生學習條件的間接要求;在課程性質上,有不同的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等。
根據以上分析,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架構有以下幾個模塊(見表1)。
綜上所述,高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構建,應該以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流程和崗位需求為基礎,讓學生學到更多實用的專業崗位知識,運用專業實訓基地和實訓室,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走近崗位,走近企業。真正做到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并重,營造完美的學習氛圍,必須以工作過程為基礎,合理的專業課程架構為指導,讓學生更多地到實訓基地積極開展實踐活動,以擺脫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
[1]魯丹萍.基于工學結合示范性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2]陳巖.論構建“寬基礎,活模塊”的國際商務專業群[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3]陸潔瑜,杜清萍.以商務英語專業群為例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0(6).
[4]李璐.基于工作過程的進出口業務流程操作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科技信息,2008(24).
[5]童宏祥.探索基于工作過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群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