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妍,李 文 興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市 100044)
2009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山東時指出:發展海洋經濟,有效開發海洋的相關資源,培育海洋特色產業,打造山東藍色經濟區。藍色經濟區是依托海洋資源,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為特色,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為導向,實現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經濟功能區、復合功能區。
目前藍色經濟區的基礎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為了促進其又好又快發展,需要加強藍色經濟區海陸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統一規劃建設港口、鐵路、公路、航空設施,建設內外通達的海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藍色經濟區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要求政府、企業和交通運輸部門協調互補,以形成一個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所需要的多種交通運輸方式聯運網絡。
因此,藍色經濟區應立足于本地區運輸市場需求,分析研究交通運輸市場,作好交通運輸需求預測,調整交通運輸結構,規劃交通布局,完善藍色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各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從而推動藍色經濟區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我國鐵路、公路、水運以及航空運輸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管理,雖然由交通部統一領導,但由于各個部門相對獨立,很少協調配合,導致綜合管理效率低下,各種運輸方式連接不夠緊密。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政府就要進行相應的機構改革,成立一個協調部門,并且明確職權。對于藍色經濟區而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交通運輸方式協調部門,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多式聯運網絡運行機制。
藍色經濟區除了要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對于交通運輸聯運的規定外,還要遵循《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即《MT公約》),在國際公約的指導下,發展和完善我國的多式聯運網絡。當然,藍色經濟區政府也應該在國際公約的框架內,根據地方情況,制定適合藍色經濟區的交通多式聯運法規規章。如制定推進多種交通運輸聯運化的政策規章,為交通運輸聯運網絡的構建提供政策基礎;通過價格政策,利用價格杠桿來協調各種運輸方式聯運;制定各種措施,使各種運輸方式部門為多式聯運網絡的構建作出努力,加強它們之間的協調配合;給予多式聯運網絡構建政策上的傾斜和優惠,為網絡構建開辟道路。此外,政府還要制定多式聯運網絡構建所需要的各種配套制度,為多式聯運網絡的構建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各種運輸方式要形成聯運網絡,就必須對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各種交通通道以及交通樞紐的銜接)進行合理規劃。藍色經濟區政府要立足于本區綜合交通建設,統一規劃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各種運輸方式協調建設。比如說,要保證公路、鐵路、航空以及港口之間的交通銜接,防止它們之間連接不便。同時,一個有效率的綜合運輸網絡離不開交通樞紐連接點的建設,因此要注意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交通樞紐的協調建設,保證各個交通樞紐連接緊密,從而為多式聯運網絡的構建提供基礎。
構建聯運網絡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要求,而物流業本身的產業布局也是構建聯運網絡的一個重要方面。與物流息息相關的產業應依托各種交通運輸通道和樞紐來布局,這樣便于貨物的及時中轉和流通,既有利于物流業發展,也有利于現代交通運輸聯運網絡發展。對于藍色經濟區而言,應依托沿海港口,完善與港口連接的公路、鐵路、水路交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由內陸到沿海的多種方式聯運網絡和綜合運輸體系,從而推動藍色經濟區進出口貿易,帶動整個藍色經濟區經濟發展。
藍色經濟區的發展以海洋為依托,以海洋經濟為主。發展海洋經濟對港口建設、海上交通路線及與海路相銜接的陸上交通建設的需求,決定了藍色經濟區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方向。藍色經濟區各地區要立足于自身優勢產業,圍繞海洋經濟進行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以及配套設施建設。藍色經濟區內應整體進行交通規劃,加強港口建設及陸上交通和海上交通的銜接,滿足海洋經濟發展與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需要。
對于藍色經濟區而言,完善聯運網絡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集裝箱運輸。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得天獨厚的沿海條件對于發展海洋經濟、對外進出口貿易都提供了有利條件,而發展海洋經濟和進出口貿易就離不開集裝箱運輸。要形成聯運網絡,集裝箱運輸很重要。只有完善集裝箱運輸,才能保證陸上交通和海上交通的順利周轉,保證貨物的運輸質量以及運輸效益。
現代交通發展離不開先進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比如集裝箱的應用、先進裝卸工具的使用以及先進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對于多式聯運網絡構建的作用尤為重要。只有把握好交通運輸信息及與運輸相關的政策信息、天氣信息、物流信息,才能保證運輸的可靠性和高效率,從而使得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可以順利銜接,保證貨物及時流通,推動物流業發展。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要建立綜合運輸體系,就必須圍繞市場進行。要立足于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提高交通運輸效益。同時,還要做到交通運輸相關資源共享,增強各地區各種交通部門的資源共享與合作,充分發揮各種交通資源的作用,推進交通運輸共同發展。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交通狀況并不理想,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更是緩慢。今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藍色經濟勢必會對交通運輸產生更大的需求,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會產生巨大的交通運輸市場,這就要求必須圍繞市場,完善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滿足藍色經濟發展的需要。
(1)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配合,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依靠傳統的單一運輸模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現代經濟發展快速化、一體化的特點要求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協調配合,即構建綜合運輸體系。對于藍色經濟區來說,主要是根據港口發展需要,加強陸上交通和海上交通的協調配合,推動藍色經濟區港口經濟發展。
(2)根據交通運輸市場的要求,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交通運輸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這主要表現在效率和服務水平上。人們對交通運輸快速化以及安全舒適的要求,使得交通運輸業必須不斷改進交通工具,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服務水平,以此來推動綜合運輸體系構建。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整體交通資源是有限的,藍色經濟區應整合這些交通資源,讓區內的交通運輸資源為整體所用,提高利用效率,促進整個藍色經濟區綜合交通運輸發展。
(1)共同利用交通基礎設施。藍色經濟區應打破區域限制,各地區不應對交通運輸設施單獨進行管理和利用,這樣不利于交通運輸設施總體效益的發揮。藍色經濟區內應加強合作,做到交通運輸設施資源共享,取消各地區交通過路費,由藍色經濟區統一收取整體交通運輸設施使用費用。在建設好貫穿藍色經濟區的交通道路之后,就應做到資源共享,共同利用和發展。
(2)共享科技資源。藍色經濟區應積極鼓勵各地區的交通部門加強科學技術研發和創新,加強各地科技創新和應用的交流,并將相應的科技成果推廣到整個藍色經濟區內的交通運輸發展之中。此外,藍色經濟區要做到與山東半島其他地區的科技資源共享,積極借鑒學習先進科技,引進先進交通工具,吸取其他地區科技發展經驗,推動共同發展。
(3)共享交通運輸人才資源。藍色經濟區在大力培養與交通運輸相關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同時,還要做好人才流動和共同利用工作,讓交通運輸人才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各地區應積極進行人才的交流與共同利用,讓各地區優秀的交通運輸人才能為整個藍色經濟區的交通運輸發展所用,從而提高現代交通運輸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推動藍色經濟區綜合運輸體系發展。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現代交通發展的基本要求。交通運輸的兩個基本功能要求綜合運輸體系構建必須以人為本。交通運輸的客運功能是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而貨運功能則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這兩大功能都要求必須“以人為本”。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構建綜合運輸體系,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客戶至上”的理念,做好交通運輸的各項工作。
(1)堅持以人為本,做好交通運輸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藍色經濟區政府應從滿足人們需求出發,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好交通運輸規劃,既要滿足當地經濟發展要求,又要方便人們出行。例如,要盡快規劃從青島到向北沿海地區之間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鐵路和沿海高速公路建設,以滿足藍色經濟區目前對這一段交通運輸的急切需求。另外,藍色經濟區要從本區經濟發展和人們對交通運輸的需求出發,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改進各種交通道路。
(2)堅持以人為本,做好交通運輸管理和執法工作。藍色經濟區政府對交通運輸進行管理和執法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增強政府工作人員和黨員干部的“民本”意識,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引導他們走近群眾,貼近群眾生活,積極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人們的實際需求。嚴格依法行政,堅持執法為民,完善交通運輸執法體系,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辦事,同時完善交通運輸執法監督體系,加強群眾對執法工作的監督,真正做到為民辦事,維護正常的交通運輸秩序,維護人們的利益。
(3)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交通運輸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交通運輸業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一方面要加快高新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使用最先進的交通工具,推動交通運輸的高速化,積極推廣先進交通運輸技術,用先進的交通技術(自己研發的和引進的)來裝備現代交通,推動交通運輸科技化,滿足人們對交通運輸科技化和高速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強客貨運管理,確保交通運輸安全,加強對交通運輸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整體素質。積極推動現代物流業安全化、快捷化、技術化,提高現代物流效率,滿足人們對物流的需求。完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的配置,加強客運管理,提高客運服務水平,營造舒適、方便、安全的客運環境。
效益是衡量一個部門或者產業發展成果的指標,是投入和產出的比較,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交通運輸的發展,要堅持效益優先,不斷追求更好的效益,一方面創造出帶動經濟發展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創造出滿足人們出行需要和貨物流通需求的社會效益。現階段,藍色經濟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交通運輸效益。
(1)立足于市場,發展交通運輸業。交通運輸只有符合市場需求,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益。藍色經濟區要從市場需求出發,以經濟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為依據,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的功能。要根據經濟發展和人們出行的需要,合理規劃交通運輸建設,使有限的交通運輸設施實現效益最大化。
(2)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配合,建立綜合運輸系統。現代交通的發展要求各種運輸方式不能單獨運行,單一交通運輸方式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要求。只有各種運輸方式綜合協調起來,建立綜合運輸系統,才能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優勢,發揮整合效應,從而滿足現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實現交通運輸效益最大化。
(3)積極推進技術進步,提高交通運輸效益。在交通運輸業采用新技術、進行技術改造,對于提高運輸能力、節省投資、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運用高新技術,可以增強交通運輸設施的安全性和承載能力,更好地實現其對交通運輸的效益;運用科技改進交通工具,可以提高交通運輸的速度和安全性,從而有利于客運物流業的發展;客運和物流企業大力運用高新科技,可以提高自身的運營能力和企業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優勝劣汰,公平競爭。只有競爭才有活力,有了活力才能發展。當然,如果出現不公平競爭,就會打破正常的市場秩序,擾亂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綜合運輸體系構建離不開公平的競爭秩序,需要鼓勵公平競爭以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從而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而要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就需要利用法律手段,為公平競爭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筆者認為,這里講的公平競爭應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公平競爭;另一個則是與交通運輸相關的不同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藍色經濟區要將這兩個層面的公平競爭秩序維持好,力求整個藍色經濟區交通運輸共同發展。
(1)在充分發揮市場基礎性配置作用的同時,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因此,要維護競爭秩序,首要的就是遵循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完善交通運輸市場機制。同時,由于市場經濟存在自主性、滯后性等缺陷,會導致不公平競爭行為,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運用各種手段調節各種市場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運行機制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2)維護公平競爭,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一個地區的不同運輸方式部門之間會因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地方政策優惠以及財政支出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出現各種矛盾,也導致不同交通運輸方式部門之間獨立辦事,缺乏合作,甚至惡意競爭。藍色經濟區要構建綜合運輸體系就必須要克服這些問題,維護公平競爭的秩序,加強各種交通運輸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使它們之間相互牽制,從而獲得共同發展。
(3)規范交通運輸企業的行為,形成良性競爭,推進交通運輸發展。客貨運市場各個不同企業之間勢必會因各自的經濟利益而相互競爭,它們之間的公平競爭會促進相互之間不斷發展,而不良的競爭行為就會導致市場混亂,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藍色經濟區政府要保證各種交通運輸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良性競爭,以此帶動交通運輸市場的活力,從而推動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
法律是政府宏觀調控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要在藍色經濟區營造一個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交通運輸環境,就要綜合運用各種法律手段,對交通運輸業進行調控管理,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
(1)積極做好相關立法工作。目前藍色經濟區對交通運輸管理所要依據的法律法規絕大多數是全國性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山東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很少,更別說藍色經濟區自身的法規了。藍色經濟區要在遵守我國和山東省關于交通運輸方面的法律法規之外,從本區實際出發制定法規規章,為藍色經濟區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提供法律上的依據和保障。
(2)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完善交通運輸執法體系。法律的實施最后都要依靠執法來完成,因此,藍色經濟區要成立專門的執法隊伍,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增強執法能力;要加大執法力度,不斷擴大執法范圍,爭取涉及到社會每一個方面、每一個地區;不斷規范執法人員自身的執法行為,嚴厲打擊腐敗分子,提高每個執法人員的責任感;加強各地區各部門的執法合作,完善藍色經濟區交通運輸執法體系。
(3)建立健全交通運輸執法監督機制。素質較低的執法人員會出現腐敗和不負責任問題,這就要求必須加大對執法工作的監督力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政府應成立專門的執法監督部門,監督交通運輸執法行為;做好信訪工作,鼓勵群眾監督執法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加大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的監督力度,規范交通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做好交通運輸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