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群愛
【摘 要】英語學習而是一種相當復雜的認知發展過程。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習得的關鍵,因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英語教學中“教”與“學”的研究,尤其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研究,這對高校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策略
0 引言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個性化學習,體現了建構主義理論關于學習者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創建個人意義的理念。強調學習者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者的自發學習,強調自我評估的重要性, 法國學者Henri Holec認為,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自然途徑或專門系統的學習才獲得的。Little將自主學習定義為“一種獨立、進行批判性思考、做出決定并能實施獨立行為的能力”,并且和其他能力一樣可以通過訓練掌握,并通過實踐得到提高。正如Johnson& Morrow (1981)認為的那樣,老師只能起幫助、建議和引導的作用,學習的任務只能靠學習者自身去完成。也就是說,學習者必須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真實目的語言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感知語言使用的某些規則。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自主學習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教師應該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學著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漸漸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應該提供或創造機會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去體驗、去實踐,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與鍛煉才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1 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在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創設一種公式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創建翻譯工作室,以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素質的要求,在教學中大量采用開放的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與外貿企業真實業務的合理銜接,讓學生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能力實現無縫對接。在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中,將主要采用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任務為驅動,項目為導向,融“教、學、做”為一體的項目教學法。同時注意運用翻譯工作坊、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在商務環境中完成翻譯任務的能力。
2 重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高職英語專業多為特殊用途英語,傳統的英語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目標職業的需要。因此,教師應從職業崗位出發,圍繞崗位要求構建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和自身實際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激發內在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和高職學生的能力水平,以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導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模擬公司,設計若干個“仿真”和“全真”的職業任務作為學習項目,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商務職業情境。公司的總經理由指導老師擔任,負責整個公司的運作管理。然后根據外貿公司的業務把學生分屬5個業務部門:國際業務部負責與外商洽談、接單、訂合同、跟單;單證部的職責是繕制與處理全套的出口單證;報檢報關部負責進出口貨物的商檢、報關;船務運輸部的職責是安排進出口貨物的運業務;QC部負責質量檢測。各個業務部門明確分工后,必須互通有無,相互配合,以提高公司的運作管理效率。在這種基于以職業素養為基礎的商務職業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3 學習策略的培養
在認知策略方面,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幾項基本技能涉及到不同的學習策略,在教學中依托“外貿公司”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結合商務英語專業專業課特點,教學計劃的修訂,將理論精簡到最低限度,將實踐教學的課時大大增加,以突出和強化實戰能力。將學生按照自身的興趣和特長,揚長避短,進行分方向學習,即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專業課程中的兩到三個學習領域作為本學期的主修課,選擇一個學習另約作為輔修課程。選擇之后,任課教師按照企業化的“任務驅動法”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進行模擬實訓。老師變身為“企業老板”或“項目經理”,學生則變身為“企業員工”。“項目經理”在課堂上設置具體的工作任務,指導“企業員工”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完成任務。在這種全真的模擬教學氛圍中,克服學生那種“為學習而學習”的觀念,從而樹立學生“為工作而學習”的職業觀念,并使之逐步實現由“學生”向“員工”的社會化轉型,在實踐中精聽、泛聽的技巧,精讀、泛讀的技巧,口語表達的訓練方法,寫作、翻譯的訓練方法等,可以自然地滲透到各個相應的教學環節中。
4 結論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時代對高職教育提出的要求,是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采用自主學習方式,就必須注意培養學生自身的能力,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要以學生自身為主體;自主學習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發展的。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習英語的優越條件是有教師的指導與合作伙伴的幫助與促進。因此,教師應啟發學生利用課堂教學的優越性,主動從教師與合作伙伴處獲取知識與提高自己的能力。總之,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多方面,形成這一能力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自覺關注,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不同的課程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悉心培養。
【參考文獻】
[1]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2001.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son Press,1981.
[3]Little,D.Learning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4.
[4]Johnson K,Morrow K.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C].Harlow Longman, 1981.
[5]蔡紅玉,任紅川,侯彥賓.對專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認識[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年6月.
[6]陳堅林.現代英語教學:組織與管理[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7]杜展,趙輝.高職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1年11月.
[8]于君.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6年3月.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