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穎
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161)
教學內容的設計始終圍繞著專業教學目標和行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來開展。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進行了典型工作任務的劃分。使學生可以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的完成來達到專業的培養目標,同時,也確定了課程在專業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數控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及機械制造技術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作用與地位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圖
通過對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體系以及對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分析,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為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計指明了方向。
(1)課程的教學目標,如圖2所示。
圖2 教學目標
(2)課程的教學內容
該課程涉及機床、刀具、夾具、工藝等方面的內容,內容廣泛、實踐性強。合理制定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科學設計課程學時,刪減與應用無關的內容的內容。以適應培養基本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要求。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的整體設計是以工作崗位確定課程目標;以職業能力標準確定課程地位;以企業工作過程需求確定課程內容;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組織規劃課堂教學;以生產一線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課程整體教學環節;以真實項目為教學案例,強化學生能力提高。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精選教學項目,采用貼近企業生產實際加工的 CA6140主軸箱的加工作為課程的整體項目。將整體項目又化分為四個子項目即軸類零件加工工藝過程、箱體類零件加工工藝過程、齒輪類零件加工工藝過程、叉架類零件加工工藝過程。
又將每一個子項目,根據加工要求又細劃為若干的工作任務。每一個項目通過相應的知識目標去支撐,突出學生能力目標的培養。舉例:如圖3所示。
圖3 軸類零件加工工藝過程項目分析
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了項目教學法、視頻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教學方法及手段
根據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讓學生在規定的學時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通過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進來,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在交流中學習知識,提高技能。如圖5所示,課程的教學組織與實施。
圖5 教學組織與實施
經過實踐分析,傳統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的理論教學枯燥無味,生澀難懂。采用項目化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能夠更好的去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復雜工藝問題。
[1]閆文平,肖亞慧.高職機械制造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教育與職業,2011.
[2]朱虹.機械制造基礎.北京:中央電大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