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
摘要:中美兩國是位于兩個不同的大洲,具有不同自然環境的國度。它們各自不同的歷史積淀了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比如,美國價值觀建立在基督教、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傳統上,而中國的價值觀則主要以孔孟之道為基礎。它們不同的哲學思想產生了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而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發生碰撞時,我們該如何保護并發展我們的民族文化呢?本文就這個問題做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文化價值觀;民族文化;文化形態碰撞
毋庸置疑,在經濟和政治全球化的強烈影響下,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人心。先是由于現代化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人們來往于各地的旅行十分便捷。后來,諸如受引進、電視、電影尤其是互聯網等大眾傳媒的廣泛應用,人們開始了解外面的世界并與其有了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世界似乎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舉例也隨之縮短。美國的文化產品,如“漢堡和可口可樂文化”以及美國大片和美國電視劇向全世界的擴展便引發了諸多有關文化全球化的討論。
1美劇的盛行——美國電視劇在中國傳達著美國文化
近年來,美國電視劇成為美國流行文化在中國傳播其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方式。如今中國人看美劇也有許多選擇:BT下載、電驢下載、FTP、校園網、局域網、美劇論壇、在線影院,當然,還有盜版DVD……。姑且不論網絡傳播方式的合法性和版權問題,依賴于互聯網的傳輸技術和純自愿、高術平字幕組人員的不懈努力,中國觀眾可以及時便捷地收看美劇,并且不用付什么高額費用,每小時上網費用只需人民幣1元甚至更低。
在20世紀的今天,一部《越獄》再一次風靡了整個中國大陸,很多現在的年輕人的美劇旅程就是從它開始的,《越獄》這一題材本身緊緊抓住了觀眾們的好奇心或獵奇心理;現在的很多人都說,假如你想要了解時尚,那么就去看《緋聞女孩》;《嗜血判官》帶給了觀眾人性正義與黑暗的交替的刺激;《實習醫生格雷》讓一些人認識到生命的真諦,等等。太多的美劇已經“入侵”到了中國人的生活甚至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化的大眾文化已經對今天中國的傳媒文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一方面,以美劇為代表的多方媒介影像在吸引中國受眾的同時必然會對其思維模式和認知方式產生不易察覺的影響。如今年輕的一代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越來越模糊,而反過來看,他們也越來越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甚至在他們的言談舉止中越來越多地顯露出西方文化的痕跡。另一方面,中國影像媒介產品的制造者們也越來越多地借鑒西方電視中的流行元素,畢竟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影像媒介產品的最終目標。比如,包括在中國大紅大紫的“中國達人秀”“我們約會吧”等電視節目也是對西方電視的一種借鑒。或許這也是一種“國際化”的表現,無論如何,由于大眾傳媒、藝術家以及中國大眾都在經歷著美國電視文化的影響。
這些美國大眾文本的存在,顯然無一不在證明,美國電視劇的確營造了一個富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美國神話”的夢幻世界。“美國化”的大眾文化受商業利益的驅動竭力迎合受眾的欣賞口味,以求得利潤的最大化。而電視劇文化的“鴉片本質”,則在很大程度上令各種文化背景下的觀眾對美國的電視劇產品趨之若鶩,如癡如醉。因此,一些文化批評家又提出了“文化帝國主義”“文化殖民”等概念來警示美國化的大眾文化對世界其他文化形態的侵蝕。的確,從某種意義來說,美國電視劇所推行的藝術表現手法、風格甚至品味成為其他文化形態的國家紛紛效仿的模式。
當代媒介影像文化從某種角度來說為我們構建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包括好萊塢電影大量的涌入,它所體現的不只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時尚元素的體現,它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世界觀以及價值取向。而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被以流行元素方式體現出得影像的形式審美特征所“遮蔽”。面對西方的媒介影像,更多吸引受眾的是緊張的故事情節、漂亮的女主人公、異域的風土人情,還有服飾、動作、音樂等流行元素。西方的價值判斷和世界觀悄無聲息地附著在審美的表現形式上,在不知不覺中對受眾產生著或輕或重的影響。正因如此,抵制美國大眾文化,保護民族文化對于我們其他文化形態而言變得愈加緊迫。
2兩種文化的碰撞
當一種文化形態與另外一種文化形態相遇時,產生文化撞擊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文化畢竟與價值觀、倫理判斷、道德取向等相關聯,它與一個民族的社會歷史和文明史密切相關。從跨文化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分別代表著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二者在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思維方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當我們身處西方文化之中時,可以明顯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差異和碰撞,同樣,當西方人置身于東方文化之中,也自然會遭遇諸多的疑惑和不解。而我們恰是要利用這種文化的差異,讓別國了解以至于愛上我們的文化。
同時人們在跨文化情景下想要順利地溝通與交流,就必須學習自身文化并超越它。一旦某種文化融入到某一群體之后,接受這一文化的群體就會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并把它當作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當今,絕大多數的人對中國文化有著盲目的認識。他們認為中國文化是過時的、被動的、含蓄的、封閉的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同時他們認為相對于開放的、自由的、張揚個性的美國文化來說,中國文化低人一等。因此,他們喜歡能夠傳達美國文化的美國電視劇并盲目模仿美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究其原因,這很大程度上都是他們對自身文化不了解所致。一個國家要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他應該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并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充滿信心。在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人們還必須能夠從它的傳統中吸取精華。在任何傳統和文化中,精華和糟粕并存。只有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摒棄其中的糟粕,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3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民族文化的存在與發展
如今當異國文化進入中國文化市場時,中國觀眾應當正確理解自身的傳統文化及民族身份。進一步說,中國觀眾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存在并發展,它應該繼續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還想說的是,藝術的美源于生活的真,藝術家們也只有俯身大地才能創造出真正反映時代的優秀作品。電視劇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優秀的現實題材電視劇,既可以關注現實生活,反映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還能夠切實地貼近廣大人民群眾,貼近普通百姓,關心他們的衣食冷暖,反映他們的喜怒哀樂,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高質量電視劇作品,才能夠引起良好的社會效應。
參考文獻:
[1]黃奕,馬瓊.美國文化探奇[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2]中國孔子學會,云南民族學院.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多元化發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郭文亮,楊菲蓉.當代國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展導論[M].人民出版社,2010.
[4]唐納德·皮澤爾.美國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5]高福安,宋培義.電視劇制片管理[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6]范勇.中國人的文化性格[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7]宋強,郭宏.電視往事—中國電視劇五十年紀實[M].漓江出版社,2009.
[8]滑明達.美國電影的跨文化解讀[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9]嚴前海.電視劇藝術形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