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勤 黃春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011年末,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總企業數量的97%,從業人員占53%,主營業務收入占39%,資產總額占42%。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應把加強中小企業管理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升為關乎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戰略高度。為此,中央為支持小企業發展,先后于2003年出臺《中小企業促進法》、2005年出臺《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2009年9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措施。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印發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執行新的企業劃型標準,2004年發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廢止。為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出臺掃清了障礙。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應有的會計制度,特別是內控制度和監督機制,少數企業即便設立了相關制度,但往往也是束之高閣,形同虛設,沒有真正履行到位。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往往給中小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給企業未來發展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從中小企業融資角度來說,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會計管理的缺陷,給銀行為其授信提出了很大挑戰。相比一些大型企業來說,很多中小企業自身的財務制度還不夠完善,這就給銀行獲取相關的財務信息帶來了困難。
無論企業規模如何,財務人員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部分。普遍情況卻是財會人員多是公司領導親屬或者其他外聘的兼職人員。這些的員工由于缺少專業的知識積累與素養,法律觀念淡薄,財會知識缺乏等,加上實際履行工作時往往受制于企業領導者的意圖行事,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給企業長久發展埋下隱患。國內針對中小企業會計準則變化較快,不管是內容還是使用范圍一直在發生著較大的改變,這種改變對于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動態的要求,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會計準則的變化要求。如果我國中小企業短時間內不能解決這一困難,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無疑會受到很大影響。
我們都知道,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創立之初的自身特點,企業創立者擁有對企業的無可爭辯的話語權,對于公司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物往往直接指導、決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會計人員即便想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往往也是力不從心。財務工作人員聽命于管理者,在小企業領導者獨大的管理觀念下,他們非自愿或者自愿地做出使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這種長期受制于領導者意圖的會計計量的最終結果將會影響企業自身,領導者往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旦企業面臨外部融資或者接受相關政府機構監管審核時,企業財務報表由于不合規,漏洞百出,甚至違法,直接加劇企業融資的困難以及政府部門的不信任。
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保持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針對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央及時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加大財稅、信貸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以促進中小企業走向穩定發展運營的軌跡,必須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小企業會計準則目的如下:(1)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2)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3)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力度;(4)加快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5)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市場;(6)努力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7)提高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8)加強對中小企業工作的領導。
國家對于中小企業政策支持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廣大中小企業對于會計準則的改革是挑戰,更是機遇。
以四川為例。從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看,“十一五”末,四川省中小企業增加值對全省GDP的貢獻率達50.8%;從促進勞動就業看,“十一五”末,四川省中小工業企業從業人員達400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從業人員220.8萬人。據悉截至“十一五”末,四川省中小工業企業達34.5萬戶,完成工業增加值7180.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224.3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528億元,利潤總額1143.5億元,利稅總額2024.4億元,分別比“十五”末增長217%、405%和403%。
從驚人的增長幅度我們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對于四川省經濟發展的貢獻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足見四川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因此,四川省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地方財政局等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統一思想,結合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措施,因地制宜為四川中小企業執行新的標準提供科學的外部環境與幫助,并切實抓好落實。
首先是四川省財政廳積極響應,全面宣傳貫徹《小企業會計準則》:領導重視,要求在全省全面宣傳貫徹《小企業會計準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抓好師資和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多部門聯動,國稅、地稅、工商、銀監等部門,取得了這些部門的支持;成立全省《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工作組;出臺四川省貫徹實施意見。接著成都市財政局就《小企業會計準側》的宣傳貫徹實施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提高認識、深刻領會貫徹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重要意義;二是落實工作責任、加強部門協調,形成推進《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的工作合力;三是落實工作措施,加強宣傳,開展培訓,加強監督檢查,扎實推進《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貫徹實施。在省財政廳的積極宣傳實施下,針對新的準則,其他城市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培訓與實施措施。
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意義重大,筆者認為針對小企業自身,也應采取相應的實施對策,以保證企業自身順利過渡、華麗“轉身”。具體應做好以下工作:
《小企業會計準則》即將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國小企業范圍內施行。為使小企業領導者準確掌握新準則的內容和精神,使財務人員熟練運用《小企業會計準則》進行實際操作,首先必須要對上述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具備實施新準則的意識,熟練掌握新準則的變化與要求,做到心中有數,理解精髓。另外,鑒于小企業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本身不足,企業應聘還應該效仿大企業對財會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并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和考評制度,逐漸培養出一支專業知識強,業務能力精的高素質財務隊伍。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新準則的變化,小企業應該在相應的財務制度上體現出來。只有合理設置會計崗位,建立科學的財務會計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保證企業可以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財務會計活動。
首先,小企業應該適應新會計準則的要求,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對企業內部監督和控制。科學的內控制度可以有效減少或杜絕小企業因領導者獨大而導致的監督失效現象。小企業可以對企業產權制度進行合理改革,以優化內部管理結構,提高運作效率,建立有效的管理監督系統,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提高反饋及應變能力。其次,小企業應加強現金出入的會計控制,嚴格規范現金收支。再次,加強采購和銷售環節的會計控制,對“購貨單”和“入庫單”等嚴格審查,以避免出現盲目采購和回扣抬高價格的情況。對銷售人員禁止參與賬務登記以防私吞賬款或挪用現金,最后,應重視存貨的會計控制,存貨的采購、驗收及保管人員要適當分離,相關記錄和財務要定期核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新準則的實施不能只靠財務部門一己之力,公司其他部門必須實現聯動,經營管理的一系列制度都要完備健全,才能充分實現企業的會計制度變革。首先要解決會計主體界限不清的問題,健全小企業產權制度,進明晰產權以徹底劃清企業所有者與自然人之間的產權邊界;其次要健全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完全分離,改變領導者一人獨斷專行的狀況,為會計人員提供規范的工作環境;最后是經營管理制度的健全,包括營銷管理制度、品質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生產計劃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等。
熟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任何一支小企業的目標都會是做大做強,因此在企業規模較小的時候就需要未雨綢繆,結合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建立健全企業各方面制度體系,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爭取有利地位,為企業日后做強做大積蓄力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2011.
[2]財政部會計司.關于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S].2010.
[3]陳德榮.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簡介[J].新會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