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露露
2000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于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我國社會保險基金分為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等;其中養老保險基金數額最大,在整個社會保險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10年,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達17071億元,巨大的資金總量使得其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中機構投資者重要的成員之一,其投資行為對我國的證券市場有重要影響。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機構負責管理運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銀行存款、國債、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其中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投資比例不低于50%,企業債,金融債不高于10%,股票等的投資比例不高于40%。單個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資產投資于一家企業所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企業所發行證券的5%;按成本計算,不得超過其管理的社保基金資產總值的10%。委托單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進行管理的資產,不得超過年度社保基金委托資產總值的20%。投資偏好反映了某類投資機構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選擇股票的共同特點,是投資機構投資理念與投資策略的綜合反映。本文首先從社保基金持股的行業分布入手,通過對其投資行業分布的統計,分析社保基金的投資偏好。
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標準,可以將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分為農林牧漁、采掘業、制造業、水電煤氣、建筑業、運輸倉儲、信息技術、批發零售、金融保險、房地產業、社會服務、社會服務、傳播文化、綜合類13個大類,其中制造業又可細分為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木材家具等10個類別。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2010年末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中,社保基金持股在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的持股分別為55.97%和14.72%,位居所有13大類中的前兩位,同時,在制造業中社保基金更加傾向于投資機械設備業和金屬非金屬業,其持股比例分別達到了23.08%和11.06%。從表2來自深交所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截至2010年12月,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已超過50%。投資基金持有市值占到了深交所市場流通市值的49.45%,而本應作為長期戰略投資者的社保基金持有市值僅占到了深交所市場流通市值的2.83%。
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使得世界各國對社保基金運營的增值需求日益強烈。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拉美國家的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出現了重大變革,即由原先的公營(政府部門負責投資運營)轉為私營(私人基金公司投資運營),其典型代表國家是智利。
近年來,各國政府對社保基金投資的管制方面開始出現寬松化的趨勢,投資工具及組合顯現多樣化。社保基金不僅可以投資于政府債券、企業債券、股票等傳統工具,還可以用于投資存款、抵押貸款、不動產、外國資產等。分散化、多樣化的投資不僅可以降低投資風險,還提高了基金的盈利性,實現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統一。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社保基金利用多種金融工具進行投資,特別是股票投資,從而實現其保值增值的需求已是大勢所趨。
社保基金籌集模式主要有三種:現收現付制、完全積累制、部分積累制。現收現付制是以橫向短期平衡為原則,缺少資金的積累,代際贍養,我國老齡人口增長迅速、規模大,青壯年人口不足以負擔老年人口的養老,所以這種制度并不適合我國。完全積累制是國家強制個人儲蓄用于退休養老,它著眼于社會保險收支的長期平衡,也就是自己存錢給自己養老,這種制度能有效地應對人口老齡化,但它須以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為依托,在我國目前階段難以實現。部分積累制就是我國現階段實行的制度,單位繳納進入社保基金,個人繳納進入個人賬戶,是現收現付與完全積累相結合的制度。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應完善這種制度,試點分層次操作,適度引入私營競爭,做實個人賬戶。

表1 2010年末深圳證券市場投資者—行業分類持股統計表

表2 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占市場流通市值統計(%)
根據國際經驗,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與保值增值是和本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資本市場越成熟的國家,投資渠道就越多,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就越強。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不長,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還存在較多問題,因此,要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首先應從政策、法律等方面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同時積極挖掘潛力,拓展信托、公司債等投資工具。可以預見,隨著我國證券市場逐步走向價值主導,投資工具的不斷多樣化,社保基金也將逐步走向成熟,從而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成為廣大人民養老的堅實基礎。
[1]唐大鵬.社保基金持股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J].經濟與管理.2011(06).
[2]冉萍.完善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營運策略選擇[J].昆明大學學報.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