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艷
2010年底,財政部正式公布新的醫院會計制度,要求醫改試點地區于2011年7月1日率先執行,其他地區于2012年起全面執行。新制度明確了醫院新會計制度下的四大重要變化:①強調醫院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和完整性;②更加注重醫院成本核算;③體現了財政改革新進展對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④會計科目及財務報告更加適應醫改的要求。所以,新會計制度的實施需要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管理軟件的開發與推廣。
到2002年9月,衛生部對國內6921家醫院進行調查,其中有2179家建設了醫院信息系統(HIS),占31%。從地區分布看,華東地區醫院建設HIS比例接近80%,其他大部分地區在30%~35%之間,西北地區不足20%。從醫院規模看,省級醫院建設HIS的比例達到84%,地市級醫院建設的比例為37%,縣級醫院為34%。從醫院信息化內涵看,85%的醫院信息系統是以財務核算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統(MIS)。
目前,國內的ERP系統發展迅速,在實施ERP的企業中,ERP財務管理子系統已成為其重要的一部分,ERP產品以用友、金蝶為代表,發展趨勢良好,物資管理、系統管理等都比較成熟,但是EFMIS是我國企業最難進行集成的子系統,還不成熟。在醫院財務系統的開發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它們從通用的角度來開發,不一定完全適用于某些單位的特殊性,二是大多數公司是依據企業財務制度,這與醫院財務有很大差別,也很難實現與門診、住院處等的無縫接口。
與此相對比,國外在EFMIS軟件功能方面對數據的共享、系統的集成、軟件的成熟和穩定性上已經比較理想,以德國的SAP公司和美國的ORACLE公司為代表,但是國外軟件的致命缺陷就是不完全符合國內財會制度和企業運行模式。目前,國內外軟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EFMIS上競爭非常激烈,雙發都處在開發和試運行階段。
醫院財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系統設置、憑證管理、賬簿管理、結賬及報表、統計匯總、資金管理、銀行對賬等主要部分。財務管理系統與各個科室的數據互聯,做到全院數據共享。通過對功能模塊的操作提供財務分類,憑證管理,收費項目管理,報表管理,收入和核算表設置,以及各科室信息的處理等監管業務功能。涉及到醫院人、財、物的所有操作都以靈活的報表格式來呈現匯總的結果,使醫院財務關注的各類核算項目統計唾手可得,給醫院領導決策的制定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醫院財務管理部分系統總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醫院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總體結構圖
EFMIS軟件與單一化財務軟件的很大不同在于ERP財務管理的集成化。這種集成化不僅體現在財務系統內部之間,而且還要保證財務管理與供應鏈中的其他系統緊密結合。HIS系統主要包括臨床部分(包括門診醫生工作站、住院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住院處等)、收費部分(包括門診掛號分系統、門急診劃價收費分系統、住院收費分系統等)和成品管理部分(包括藥品管理、物資管理、設備管理)等。EFMIS系統避免重蹈財務軟件忽視管理的覆轍,在設計上,數據庫服務器存儲整個HIS系統的所有數據記錄,為數據共享做好準備。EFMIS直接讀取其他分系統的原始數據,這種方式盡量減少數據的傳輸次數,避免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保證共享數據的不失真和完整性。財務子系統與HIS其他各相關子系統的基本關系如圖2。

圖2 財務子系統與其他各相關子系統關系圖
系統采用基于角色的權限管理策略(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簡稱RBAC)。這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化和技術委員在90年代初期提出來的。RBAC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據系統所要完成的不同任務劃分角色,數據的訪問權限被封裝到不同的角色中,用戶通過指派角色從而間接的實現對數據的訪問。在這種訪問控制模式中,每個用戶都可以被授予多個角色,每個角色也可以被授予多個用戶,同樣一個角色可以擁有多項權限,一個權限可以分配給多個角色。角色與用戶,角色與權限之間都是多對多的關系。而具體到HIS系統中,一個用戶可以有多個模塊的登錄權限,而且系統實現該用戶在特定模塊中擁有不同的權限。
到目前為止,EFMIS系統通過多年的使用與改進,基本滿足了醫院財務日常管理的需要。該系統的功能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擴展和升級以滿足醫院在規模和功能上的擴展。而且,在編碼的標準化和財務管理的業務流程上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優化以確保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有效運行,從而更好的提高管理力度和經濟效益。有效運行,將提高醫院各項工作效率和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堵塞漏洞,更重要的是改善病人的就醫環境,給醫院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姚麗.醫院會計電算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衛生經濟,2001,20(6):63-64.
[2]張立.試論醫院新會計制度的四大變化及實施準備[J].現代醫院管理,201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