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都無一例外地打上了技術化的烙印。而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實現了企業會計信息處理的電算化,推動了會計理論和會計技術的巨大進步,在企業會計發展史上開啟了新的篇章。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展以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信息的高速傳遞顯然已經成為必須。企業需要獲得更為標準、及時、相關聯的信息,這樣才有利于管理者迅速做出決策。而會計電算化可以實現會計信息的高速處理,大量節省人力物力,全面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大幅度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因此,會計工作需要實現電算化。
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處于樞紐地位的就是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不僅可以實現會計人員的高效運作,而且可以直接提高管理所需的大量會計信息的錄入效率,從而大大提高了管理信息系統的效益,實現會計工作與管理工作的高效結合。
電算化會計信息處理是指應用電子技術對會計數據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目前主要表現為用計算機來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以及替代一部分需要由人腦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判斷等工作。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經歷了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幫助會計人員逐漸擺脫了大量繁鎖的勞動,促進了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和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其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這些嚴重制約了電算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1)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不到位
會計電算化給企業的會計工作者以及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我國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還不到位。這主要表現為:企業領導層對電算化軟件認識不到位,不能足夠重視實施電算化工作;大部分會計工作人員由于業務知識水平較低,加之傳統手工錄入會計信息的慣性,導致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處理兩種核算手段仍有相當多的企業并存,真正實現完全電子記賬的單位并不多,或者雖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會計軟件,但只應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導致相當一部分的管理功能處于閑置狀態,會計核算效率低。
(2)會計電算化軟件存在缺陷
首先是軟件的安全性與保密性較差。企業財務上的數據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目前幾乎所有的軟件系統多多少少都存在著數據的安全性問題。有些所謂的加密軟件也僅僅是對軟件本身的加密,不能真正起到數據保密作用。另外一個層面安全上,軟件系統對計算機硬件要求很高,一旦出現運行癱瘓,或者遭遇病毒以及突然斷電等,都難以恢復原來的數據。
然后是會計軟件通用性差。會計軟件廠商對行業特征和單位的核算特點考慮不夠,一套軟件往往應用于不同類型和規模的用戶,導致不少施行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仍需要會計人員做大量輔助工作。軟件自身還有一些難以克服的弱點,比如系統占用電腦大部分運行空間、初始化困難、靈活性差等。此外由于系統中資產、負債等各核算子系統之間彼此分隔,相互之間難以傳遞數據,難以實現自動轉賬以及相關查詢等功能。
(3)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
會計工作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而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又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戰。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人員素質普遍偏低,難以滿足企業電算化應用的需要。這主要表現為:會計人員的會計和財務知識不夠系統、深入,只能對日常的會計核算進行處理,對于如何提高會計管理水平則無能為力;另外會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比較薄弱,不能靈活運用軟件處理會計數據、進行財務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更談不上對計算機進行維護、開發和利用。
目前我國通過財政部評審的會計軟件多達四十余種,加上各省財政部門認可并使用的,總計達兩百多種。雖然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的實用、高效以及商品化程度較高的會計軟件,但是我們必須看到軟件總數多的背后是信息制作標準的不統一,各個軟件之間錄入的會計信息以及會計處理難以兼容,這就要求必須站在全企業的層面,從整個行業角度出發制定一個統一的軟件制作標準,提供統一的會計信息錄入規則。
我們可以看到,會計電算化工作已經不單單是簡單傳統的手工會計處理工作,信息處理和分析專業性、系統性很強,需要專門的人才,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知識,給會計工作增添了新的內容,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新要求。因此,專業、系統的會計基礎工作和規范的業務處理程序,是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的素質,更新知識結構,必須掌握計算機的有關知識,提高職業分析判斷能力,確保會計工作規范、系統、有序,為本企業盡快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系統創造條件。
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它是一個戰略性工具,ERP中的企業財務管理部分又是整個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于企業的作用舉足輕重。因此,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從根本上全面實現所有業務的信息化,就必須與ERP系統接軌,實現二者兼容與聯動。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實現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于一身,合理調配資源,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大化地實現企業經濟利益。
經濟全球化使得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完全獨立于國內環境,而且企業要想走出去、做大做強客觀上也需要具備國際化眼光。因此,企業應該重新定義新經濟時代生存、發展的規則,企業如果缺乏前瞻性、國際化視野,就不能跟上國際形勢的發展。因此,會計電算化在實現國內標準統一的前提下,還必須跟國際標準靠近,建立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國際財務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長遠地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提高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實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鐘理宏.對我國會計電算化問題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0).
[3]秦育紅.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中華會計網校,2009-09-25.
[4]陳小青.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