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玲
內部控制制度是“顯性的制度安排”,而企業文化是“隱性的制度安排”,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凝聚起企業全部的力量,保障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分析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內控的影響,可為內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證。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集體意識形態的存在,確實具有凝聚、導向、激勵和約束等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反之,沒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將大大削弱。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不良問題,不僅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反而對內部控制造成負面影響。
一方面,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明確規定“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對內部控制予以高度重視,并在內控體系中身體力行、起模范帶頭作用,保證企業經營目的順利實現。反之,當管理者對內控制度予以抵制,甚至加以破壞,以達到自己斂財的目的,那么其下屬也上行下效,必將給企業造成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用文化提升員工素質,培養對企業的忠誠度。許多企業不注重文化的引領作用,導致員工素質低下,對企業的忠誠度下降,時常出現“工作例行公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為泄露企業秘密等現象,從而影響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更有甚者,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以身試法,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將使企業的內部控制失效,并且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信用是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的前提和基礎,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一個企業如果缺乏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必將導致舞弊事件的發生,造成企業損失,影響企業信譽。例如,安然公司的“贏者獲得一切”和“壓力鍋文化”在激勵員工走向成功的同時,又導致走向其極端的一面,即這種文化使安然奉行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理念,那么避免失敗的最省力的辦法就是“作假”。安然這種“贏者獲得一切”的價值取向,使企業管理層逐漸形成了一種只重結果而忽略人的文化(特別是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進而完全偏離了企業文化的本質屬性。這個案例表明,缺乏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形如虛設,以致管理層編制虛假財務報表騙取投資者,最終導致公司的破產。
企業文化是由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一系列因素融合而成的綜合體。因此許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是從價值觀認同入手,而是過分沉醉于浮華的文字、表面的形式,將核心價值觀演化為一套大而化之的口號;不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積極向上的鼓動,而是一種遙遠虛無的呼喊。還有許多企業在核心價值觀的塑造過程中往往是全面有余,而個性不足。企業核心價值觀經常變成在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嚴謹、求實等幾個元素間排列組合的游戲,造成企業文化“千企一面”,缺乏個性。究其原因,是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缺乏根本的認識,在企業提煉出的價值觀面前,不分主次,不懂取舍,缺乏對企業文化“百煉成鋼”的精神,滿足于表面文章。在內部控制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依托強有力的核心價值觀來鼓勵和約束員工的行為和行動,而嚴重脫離實際了,不能深入人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必然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企業文化建設是統一思想,塑造靈魂,培育精神,轉變觀念的過程。在內部控制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將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完善的、公平的、公正的企業發展機制能夠催人奮進,激發人們的工作激情和活力,產生工作的動力,這也正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所在。但是,這一過程不能脫離員工具體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員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變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和品味。如果只一味的讓人們講奉獻,獻愛心,工作上加壓多,待遇上關心少,那么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就必然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談企業文化建設,員工就會認為是在走形式,唱高調,是在以虛避實,他們就很難接受企業文化的理念,就不會引起共鳴,企業文化就難以落地和深植,就會削弱員工執行內部控制措施的自覺性和警覺性,達不到其真正的效果。
首先,企業管理者素質高低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重要原因。一名優秀的領導者,要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通過自身在工作、生活中具備的過硬的素質,給員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進而達到強將手下無弱兵。因此領導者要提升自我修養,提高個人的領導風范;要樹立良好形象,成為員工的榜樣;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中起到強有力的導向作用。其次,要通過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素質以及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僅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而且能夠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應積極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注意樹立新型學習觀,提高員工的文化科技素質;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員工的心理素質,不斷提升員工對企業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進而建立共同愿景,提高員工的忠誠度,使員工工作有強烈的使命感,愿意為實現這個共同目標而全力以赴,增強其行為的責任意識;并讓員工確立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企業必須把誠實守信的價值觀,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真正把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貫徹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使全體員工樹立誠信意識,深刻理解誠信是企業興盛的應有之道。要制定企業商業道德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促進誠信商譽,信守合同,友好合作,公平競爭。要以員工誠信為主體,使誠信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要以教育引導為支撐,形成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要以有效監督為基礎,實現誠信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以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有效貫徹為保障,提高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
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企業為適應內外環境而升華的思想體系,也是企業實踐成果提升和總結的精髓。在企業發展中具有著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無異于一盤散沙,沒有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企業要做大與做強,就應該確定有自己特色的企業價值觀。因此企業核心價值觀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外部制度環境的特點,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企業獨特的成長歷程、發展戰略、品牌定位以及實體經營策略等因素,培育出具有本企業個性的核心價值觀,并使核心價值觀兼顧企業和員工的雙重利益,兼顧理想和人性,贏得員工的認可,使其成為全體員工提供共同的努力方向和日常的行為準則,從而進一步推動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建設企業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并能夠滿足員工自我發展的良好氛圍。因此,企業在加強文化建設方面,應秉承和諧文化理念,在汲取現代管理思想的基礎上,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將“以人為本”作為建設企業文化、構建和諧企業的核心,從而為內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證。“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不再把員工看成是單純的技術要素,而是把員工看成是“具有內在的建設性潛力”的因素,把員工當作一種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特殊資源來刻意發掘;不再把員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對象,使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這樣,就能使全體員工自覺遵守企業規定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使內部控制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營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科學發展的基礎,內部控制建設是企業實現目標的手段,只有將二者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其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才能凝聚真正的力量,企業才會朝氣蓬勃,充滿活力。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讓企業具有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發揮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內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證。
[1]胡玄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解讀[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
[2]任英,李青.企業文化視角下的內部控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0.
[3]吳守巧.淺談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文化的關系[N].科技創新導報,2010,32.
[4]李成云.企業文化-內部控制的靈魂[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