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象明
為配合假賬的治理工作,國家財政部修訂《會計法》,為打擊假賬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造假賬的行業范圍十分廣泛,從國有企業到私營企業,從內資企業到外商投資企業。假賬達到了空前未有的規模和程度,所以,有人說現在是“無賬不假”。有的公司在剛成立時,對造假賬還不夠了解,高薪聘用“高手”幫助和指點,處理有關會計業務,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造假賬的會計詐騙已經有職業化的趨向。
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上市公司的時候,面臨著如何穩定客戶來源與遵循審計準則之間的選擇。有時候現實的影響是顯著的,會出具欺騙性的有水分的財務報告。從第一批獨立審計準則施行,注冊會計師出具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比率越來越高。
通過造假賬實施的會計詐騙,在全社會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危害。首先,導致了人們重大的經濟損失。由于造假賬掩蓋了事實真相,公司的投資者在假賬的誤導下做出的投資決策必然是失敗,從而蒙受經濟損失。其次,造假賬的會計詐騙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扭曲了市場信息的流通,造成虛假的信息流動,對整個市場經濟的根基產生動搖和破壞。
隨著造假賬會計詐騙的泛濫成災,人們對會計詐騙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國家財政部作為全國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曾多次出臺各種措施,治理假賬的問題。如強化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預防假賬的發生。實施會計電算化工程,推廣和普及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從技術上清除假賬的可能性。這些工作為有效遏制會計詐騙的發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會計詐騙的現狀依然不容樂觀。有規律性的表現是,在國家治理整頓的時候會有明顯的好轉,發案率有所下降,過去之后又恢復常態,形成一種屢禁不絕的慣性作用。有的企業不愿放棄造假賬帶來的許多利益和好處,所以,在貪欲的驅使下,會計詐騙還將會延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會計詐騙根本的經濟動因,是獲得各種非法的經濟利益。會計詐騙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趨利性的特征,有的納稅人通過造假賬的會計詐騙,達到減少利潤或者虛增成本費用的目的,實現偷逃稅金。有的公司在申請股票上市時,通過會計詐騙,對各項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技術處理,編造虛假利潤,保持連續盈利,達到騙取上市資格,實現圈錢的目的。在成千上萬的企業中,被發現審計的公司畢竟是少數,被處罰的企業也是少數。在利益的誘惑下,有的企業甘愿冒險實施會計詐騙活動。依據管理辦法,要求基金管理人公開財務報告,保護投資人享有的知情權。但是,目前我國基金管理人公開的財務報告的失真率越來越高,虛假報告的水分很大,對投資人造成信息誤導,使投資人的判斷嚴重失誤,造成經濟損失。調查表明,基金公開的財務報告的信息誤導越來越嚴重,欺騙性越來越強。
在會計詐騙的形成過程中,監督不夠完善是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會計詐騙發生之后,得不到有效的查處和懲罰,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懲罰越是不力,誘發的會計詐騙就越多。西方國家在會計監督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他們把成功歸功于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的保障,而不是依靠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在我國有的地方,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情況比較嚴重,這為會計詐騙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依靠一年一度的財政稅務大檢查發現問題。但日常的監督制度不夠完善,造成了監督的缺位和失靈。證券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價值上的預期性,價值與其未來的狀態有關。證券產品是一種信息產品,銷售者完全是按照證券產品所發出的各種信息判斷其價值。信息披露的虛假性,是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為嚴重和危害最大的問題。一方面是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造假。
會計詐騙的收益大表現在許多方面,如通過會計詐騙偷逃稅金,通過會計詐騙掩蓋巨額虧損。通過會計詐騙掩蓋貪污受賄,私分公款等一系列的違法犯罪活動,逃避法律的懲罰。通過造假賬的會計詐騙其目的上,表現出多樣性的特征。會計詐騙的風險小,主要表現在會計詐騙發生后發現比較難。由于會計核算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使會計詐騙在一定程度具備了隱蔽性的特征。隱蔽性越強,風險性越低。此外,會計詐騙的取證也比較困難。會計監督的缺乏和失靈,造成了會計詐騙的風險性降低。
會計詐騙的發生與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的淡薄有密切聯系。在造假賬盛行的社會環境下,有的會計人員造假賬卻意識不到是一種違法行為。有的會計人員認為,造假賬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企業和單位的利益進行的,所以造假賬情有可原。有的會計人員造假賬是在單位領導人的指使下進行的,他們是按領導指示辦事,違法活動的責任應由領導人承擔,自己不應當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其實,這些都是一種錯誤觀念,是會計人員法制觀念不強的表現。由于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對會計詐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會計詐騙屢禁不絕,泛濫成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會計詐騙的成本低,效益大。如果會計詐騙的成本高,收益小,甚至到了得不償失的程度,那么會計詐騙的經濟動力就消失了。在正常的市場經濟活動中,由于競爭比較激烈,一個公司如果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造幾百萬元的利潤,是很困難的,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但是,如果靠造會計詐騙虛構幾百萬元利潤,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可見,會計詐騙的投入與產出是十分高效的。花費的成本特別低,取得的效益特別大。瓊民源事件是中國股市最大的會計詐騙,它給予投資者和市場的教訓是深刻的。首先,是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必須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像瓊民源這樣一只普通的股票被炒翻了天,有很大的投機色彩,股民在選擇時應具有基本的事實判斷常識。其次,是應當加快股市法制建設。上市公司處在這樣一個缺乏監督管理的環境中,很容易誘發會計詐騙的動機。瓊民源事件對股市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標志著中國證監會對會計詐騙的違法行為敲響了警鐘。
參考資料:
[1]王寶慶.會計本質面面觀.《會計之》2012年第二期中.
[2]甘永生.會計六德:智仁勇信達雅.《會計之》2012年第二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