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杭州市蕭山區衛生進修學校,浙江 杭州 311217)
臨床案例在婦產科疾病護理教學中的嘗試
周文
(杭州市蕭山區衛生進修學校,浙江 杭州 311217)
用臨床案例設置情景導入婦產科疾病護理的新課,幫助學生理解疾病評估要點,使其學會提出符合實際的護理診斷、護理目標和護理措施,并在實驗討論課上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的綜合與應用。這種將傳統教學法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嘗試,在使用中要注意理論課與實驗討論課在臨床案例的選擇與編寫上是不同的,不同程度的學生討論的問題要求應當不同。教師還應注意課堂節奏的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合理使用多媒體。
臨床案例;婦產科;疾病護理
在三年制中專或大專護理的教學計劃中,婦產科護理一般僅安排72~76個學時。以傳統教學模式傳授婦產科疾病護理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但其嚴肅的教學環境和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乏味感,學習興趣減退,學習效率降低。PBL教學法[1~4]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也存在著費時、費力和知識不系統等問題。筆者嘗試將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婦產科疾病教學中加入臨床案例進行分析講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1.1 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如在講授“異位妊娠”時先展示案例:某女,30歲,第一胎,停經45天,陰道流血3天,右下腹劇烈疼痛半天,伴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檢查:體溫:37.3℃,脈搏119次/分,血壓80/50mmHg;婦科檢查:子宮前位,略大,宮頸舉痛(+),后穹隆飽滿有觸痛,右側附件可觸及鴨蛋大腫塊,壓痛明顯,左側附件(-)。醫生擬診為“右側輸卵管妊娠破裂”。利用這樣的案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由此導入本節課的主要授課內容為“輸卵管妊娠的護理”,引出疾病的概念,向學生提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2 幫助學生理解評估要點
如教師在講解了上述疾病的護理評估要點后,可設置問題:“醫生為何擬診為‘右側輸卵管妊娠’?”或“尚需做何項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教師還可讓學生思考:“該患者是否有必要做后穹窿穿刺?是否有必要做診斷性刮宮?如果你是醫生針對這個患者會選擇什么處理方法?”讓學生在課后對照所展示的病例進行短暫討論,然后回答教師提問,理解授課內容。但如果講解比較復雜的疾病則需用多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類”,教師要逐個展示“某孕婦,BP150/90mmHg,蛋白尿(-),水腫(++),無其他不適”、“某孕婦,BP160/90mmHg,蛋白尿(+),水腫(+),持續性頭痛”、“某孕婦,BP150/90mmHg,蛋白尿(+),水腫(++),自訴頭痛”、“某孕婦,BP150/90 mmHg,蛋白尿(++),水腫(++),無其他不適”這一連串近似的病例,讓學生討論后回答,從而使其理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分類規律。
1.3 提出符合實際的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與措施
由于教材中的護理診斷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這是最難講的一部分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數是照本宣科講一遍,學生也只習慣死記硬背教材內容。通過病例可以讓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護理學基礎和其他臨床學科知識,模仿臨床護理查房,針對“患者”病情與“醫生”醫囑,逐個提出護理診斷和相關因素,教師協助其制訂完整的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子癇患者的護理措施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果硬背難度就比較大了,但如果將其分解成護理診斷后再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學生就會感覺條理清晰且容易記住了。又如輸卵管妊娠破裂、前置胎盤、子宮肌瘤等疾病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護理措施完全不同,只有利用臨床案例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會疾病的護理要點。
2.1 時間安排
根據教學大綱一般安排2~3次病案討論課,討論課的時間安排在一個章節結束后1~2周,每次選擇2~3個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疾病案例。
2.2 課前準備
讓學生以寢室為單位(4~6人)分組,在章節的理論教學結束時抽簽決定各小組匯報的病例。然后各自進行課前準備,要求學生查閱有關資料,領會課本知識,寫出匯報材料。如給學生案例“×××,女性,25歲,于2007年6月20日急診入院。主訴:停經8個月余,無痛性陰道流血2小時。現病史:末次月經2006年10月16日,停經后無明顯早孕反應,停經4個月感胎動,持續至今入院。定期產前檢查,無異常發現,入院前半個月有一次無痛性陰道流血,量約50ml,休息后自止。入院前2小時在無明顯誘因下又一次無痛性陰道流血,量多如小便樣,而急診入院。月經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生育史:0-0-2-0,于2004年2月和2005年5月人工流產,經過順利。體檢:一般情況好。血壓100/70mmHg,心率82次/分,律齊,無雜音,肺(-),肝脾觸診不滿意。四肢脊柱正常,無畸形。產科檢查:骨盆外測量各徑線均在正常值以內,宮底高36 cm,腹圍92 cm,先露頭,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頭浮,胎兒體重估計約3 300 g。無宮縮。輔助檢查:血常規:Hb 100 g/L,WBC 6.8×109/L,出血時間1分鐘,凝血時間2分鐘。”給學生布置思考問題:(1)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醫療診斷應該有哪些?(2)該患者的健康史中哪些對疾病診斷有幫助?(3)若該患者醫生的醫囑為“保守治療”,請為該患者制訂一份護理計劃。(4)為患者設置一段住院觀察期間的健康教育對話。
2.3 課堂討論
按照事先抽好的匯報順序,由組長安排每名學生上講臺講解一部分內容,其他學生在該名學生匯報結束后可現場提問,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打分,同寢室學生的平均成績記入學生平時成績。一個案例匯報結束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1)臨床案例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保證了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完成,又避免了傳統的“灌注式”教學方法使學生“食之無味”。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機會增加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授課激情。
(2)臨床案例的應用培養了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情況記錄,10份案例就如同10名“患者”站在學生面前,使其能從多角度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幫助學生加深對婦產科護理學相關學科的理解。
(3)臨床案例的討論鍛煉了學生的口才,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學會了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不斷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評判,學會質疑、提出問題。
(4)臨床案例的小組討論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小組成員要完成病例匯報,需要共同合作,任何一個學生的不重視都會影響整體成績,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增強。
第一,案例的選擇與編寫。理論授課中,案例的選擇不能太復雜,復雜的案例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浪費上課時間。而病案討論課上的案例,應盡量模仿臨床醫生的首次病程記錄,要較完整地記錄病情,除了要求典型,更要求綜合性,結合書本其他章節和其他學科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婦產科疾病中最多的是出血性疾病,在案例中除了編入疾病本身特點外,還可加入“出血性休克”、“貧血”、“感染”等并發癥狀,促使學生翻閱相關資料,注重學科間的聯系。第二,討論課上設置的思考問題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如中專學生一般不要求做分析病因與病理變化的描述。第三,要注意課堂節奏的把握。臨床案例的應用使學生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在授課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尤其在課堂氣氛活躍的班級,學生過多的參與往往會導致教學計劃無法完成。第四,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積極發言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對有獨特見解的學生要予以表揚,同時指出其不足;對那些膽小怯懦的學生,教師應注意給其展示的機會,并給予正面激勵,鼓勵他們增強信心,積極參與討論活動。第五,要注意合理使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病例可制作成授課的課件內容,以節約授課時間,而討論課的病例則需要制作成實驗手冊內容,讓學生書寫、修改準備的內容,方便教師檢查。
[1]樊新霞,劉永兵,姚鳴,等.PBL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09(1):10-12.
[2]王江瓊,彭智甦.PBL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09(1):18-20.
[3]康白,史立宏,王琳,等.將PBL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藥理學教學過程[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0):24-25.
[4]單偉穎,封桂英.PBL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9(3):110-112.
G424.1
B
1671-1246(2012)16-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