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Katherine Rushton 譯/ 蔡越
數字出版
亞馬遜和蘋果稱雄于出版業
文/ Katherine Rushton 譯/ 蔡越
“技術公司是新興的出版業的權利掮客,所以像企鵝出版社和蘭登書屋這樣的傳統書商不得不醞釀出新的計劃來應對技術公司的挑戰”,凱瑟琳·拉什頓如是說。
在星期四的聲明中,皮爾森證實“正在和貝塔斯曼討論企鵝和蘭登的合并事宜”。
是時候認識到這一點了,人們需要書,而且他們愿意甚至是渴望買書,只要那些書充滿智慧,通俗易懂且價格低廉。
這些話出自于企鵝出版社的創始人倫·萊恩,他是銷售高質量平裝書的第一人,而且只要6便士, 在1935年時相當于一包煙的價格,從而徹底改變了出版業。77年之后,今天的企鵝正在討論與它的主要競爭對手之——蘭登書屋合并,為了創造一個價值24億的出版經濟體,來避免一場像萊恩當年發動的那種出版業改革。
在過去的10年里,曾經高雅的圖書出版業已經被超市和像亞馬遜一樣的網上零售商所顛覆,書價被拉得越來越低。傳統的出版商無法與其抗衡,結果逐漸從大街上消失。鮑德斯(公司名,第一家進行全球性擴張的美國圖書零售商)是最引人注目的受害者,但數百個獨立的出版商也同樣走向了失敗。根據益百利的調查,在過去的7年里,英國實體書店的數量減少了一半多,現在僅有2000多家,而且將近600個城鎮根本就沒有實體書店。由于能賣書的地方越來越少,傳統出版商的地位逐漸被美國的新一代技術公司取代。
2007年,亞馬遜推出了電子閱讀器,競爭力大增。紙質書笨重且需要運送,因此消費者轉而開始在網上購書,然后直接在網上看。新技術使得人們可以把整座圖書館背在手提包里。
人們不再擔心自己會因為書的封面遭到別人的議論,掀起了小說閱讀的熱潮。由蘭登書屋出版的《五十度灰》是EL·詹姆斯寫的一本關于虐待和被虐關系的小說,出售150萬本電子版后創造了新的記錄,成為歷史上銷量速度最快的書。在前數字時代,或許它不會有如此之多的讀者。
同時,這些電子書分了平裝書銷售額的一杯羹,導致去年平裝書的銷售量下降了四分之一,不僅如此,電子書因為更容易被復制,刺激了盜版的增加。
與此同時,亞馬遜利用創新技術大幅削價。99美分的書稀松平常,比萊恩當年一包煙的價格還要低得多。通過與網上書店連接設備,亞馬遜幾乎在數字出版市場所向披靡,占世界電子書總收入的70%,超過一半的圖書銷售都是數字的。相比之下,英國的電子書僅占圖書銷售的10%,美國占30%。
毫不吃驚的是,亞馬遜的競爭對手都想分一杯羹。水石書店已經放棄與亞馬遜競爭,轉而和這個網上大亨合作,銷售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同時,微軟已經花了3億美金買了Nook閱讀器的17.6%的股份,Nook閱讀器是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的直接對手,由巴諾書店推出。柯保閱讀器通過與史密斯連鎖書店聯盟也獲得了吸引力。
但亞馬遜最大的威脅無疑是蘋果。蘋果的iPad試圖代替Kindle,這一舉措得到了出版商的支持,因為這給他們提供了獲得更多利潤的機會,建立了所謂的電子書定價代理模式,借此出版商只要支付給蘋果其收入的30%就可以規定價格,而且還能保證其他的零售商賺不到便宜。
蘋果最近在大西洋官司纏身,有人稱它與5個出版商勾結給電子書定價。蘭登書屋沒有被牽扯進去,但企鵝出版社則誓將官司進行到底,以維護原則。
同時,來自亞馬遜的威脅繼續增加。設立于西雅圖的分公司已經在美國開始了出版行動,試圖買空那些有名的書,如伊恩·弗萊明的“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說,而且還打算在英國繼續此行動。
出版商正在陷入被動。但通過合并,企鵝和蘭登會在與新一代的經濟掮客的較量中處于優勢地位,也會加快數字化時代的進程。出版界被新的現實叫醒,昏昏欲睡的時代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