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它來進行交流和溝通。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學校和學生更重視筆頭練習,輕聽說。為了把英語教學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2010年,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決定對廣東省英語科高考進行改革,從2011年開始,取消聽力部分(35分),改為聽說合考,考試時間定為高考前進行,用時30分鐘,考試方式為采用計算機輔助考試,分值為15分,占總分150分的10%。考試內容和賦分分別為:A節 模仿朗讀 20分,B節角色扮演16分,C節故事復述24分,最終計入英語科總成績的分值=卷面成績(滿分60分)×0.25, 四舍五入取整數計分。
為了順應省教育考試院的這一重大改革,同時也為了改變當前以簡單講解加模擬訓練為主的低效的聽說教學法的現狀,筆者在2010至2011學年度中做了提高高三學生聽說水平的幾點嘗試。
一、幫助學生打好語音語調基本功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表情達意,而語音是其表情達意的外在形式。如果語音傳遞有誤,則表達的意思就會有誤。因此只有準確地掌握好語音,才能正確地表情達意,即擁有良好的口語和聽力能力。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各個階段的英語教育都重筆試輕聽說,這就直接導致了很多英語科筆試分數很高的學生讀音也不準,有不少學生連音標都不認識,這種現象在山區非常普遍。不管是讀音不準的學生還是根本不認識音標的學生都無法順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改變學生語音基礎薄弱的現狀,我采用了先幫助學生打好語音語調基本功的方法,音標逐個過,教會學生意群、停頓、爆破、連讀和語調等。為此,我到網上下載了48個國際音標的教學視頻,再配上練習,讓學生每天都練習,然后再幫他們復習拼讀的方法,接著就制作了意群、停頓、爆破、連讀和語調的相關課件。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原來有一定語音基礎的同學基礎更加扎實,而大部分曾經不會讀單詞的同學都能用基本正確的發音,較恰當的語調較流利的把一個句子讀出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大增,語音語調正確了,也更容易聽懂別人讀的內容。
二、以VOA為素材提高學生的聽力和模仿朗讀能力
國際音標的讀法老師可以教,意群、停頓、爆破、連讀和語調的基本知識和技巧老師也可以教,但是由于語音語調含有很多感情成分,情緒成分,有時還有很多微妙的東西,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因此,優美的語音語調需要大量的聽力感知,需要把自己放到語言環境中長期浸泡。這就需要學生大量地聽取地道的英文錄音,然后再模仿。在我們學校有不少學生的單詞發音不錯,但語調很生硬,聽起來讓人很難受。因此,從2010年9月開始,我就下載了VOA音頻給學生,讓他們逐句聽,然后逐句模仿。慢慢地很多學生的語音語調越來越自然,讓人聽起來越來越舒服,這是個不小的進步,聽的多了,聽力也有了進步。
三、引導學生提高語言溝通能力
用英語進行交流向對方了解信息的過程中,自然就需要提問和回答,而提問和回答除了要使用恰當的語音語調外,還要使用得體的語言,即恰當的問句和恰當的回答。為了提高學生的問答能力,我讓學生概括了各種形式的疑問句以及相應的使用場合,包括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然后讓他們總結各種疑問句的基本回答技巧,很快學生的提問和回答都變得自然而得體,溝通能力大大提高。當然,學生掌握了恰當的問答技巧,要完成聽說高考中 Part B Role Play的兩個任務:用英語提出三個電腦指定的問題和根據自己所聽的內容回答計算機提出的五個問題也就很容易了。
四、精心安排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說氛圍
學生聽說訓練的主陣地還是在課堂,所以,我會精心的安排和組織每一節課,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得到盡可能多的聽說訓練機會。除了每節課盡量用英語授課外,我每隔兩天會組織一個“news report”的節目,節目主要利用課堂上的前15分鐘。老師提前幫值日生下載好比較簡短的且與學生生活較貼近的VOA音頻或視頻以及文字稿,要求學生事先模仿并根據這篇報道設計好三個問題讓同學們來問自己,五個問題由自己來問同學們。上課時,值日生先模仿VOA中的錄音朗讀這段文字稿兩遍,然后叫一個同學上講臺用自己的話復述那則報道,接下來值日生把事先準備好的三個問題的中文寫在黑板上,要求同學來翻譯,最后再逐一用口頭方式提出五個問題,要求同學來回答。這個節目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模仿朗讀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全班同學的聽力、問答能力和復述故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一訓練過程充滿著樂趣,理所當然就收到了很好的聽說訓練效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