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筋是何許人也?怎么形容呢,如果一個小孩在三年里轉了4間學校(期間留了級),你說這個小孩會是怎樣的小孩?豆老師其實早就有所耳聞了。班主任在豆筋轉來的第一天就已經向所有任課老師都發出“黃色預警信號”。豆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留意”他,沒事找事地表揚他。不過,豆筋的確太“江湖”了,根本不吃這一套。
這不,他又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騷擾”近鄰了,屢禁不止。豆老師從來沒有這般氣憤,幾步沖到豆筋面前,壓低嗓子吼出了一句,“你到底要老師怎樣才肯安靜?”豆筋毫無懼意,也低聲嘟囔了一句。豆老師沒聽清,“你說什么?”旁邊小豆角快嘴兒,“他說讓老師吃屎!”豆老師一聽,仿佛如五雷轟頂,耳畔翁鳴,傳說中的練功走火入魔也不過如此吧?!笆裁?,你說什么!”此時用“惡向膽邊生”來描述豆老師最恰當不過了?!拔揖驼f了,你開除我呀!”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結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豆老師低著頭,踱著千斤重的步子回到講臺前。之后講了什么題,可能孩子們都蒙頭轉向的,連豆老師自己都不知所云。
幾天之后,豆老師開始“不經意”地在校門口碰到豆筋媽媽。一回生二回熟,豆筋媽媽開始“無話不談”了。媽媽曾經是舞蹈演員。爸爸是哈爾濱人,大學畢業后成了“北漂兒”,現在北京一家大公司做經理。人帥氣、有成就且有財。二人郎才女貌、珠聯璧合。但一場大病擊垮了媽媽,由于經常服用激素類藥物,媽媽不到一年肥了20斤,幾年后變成了今天這樣的“肥婆”(媽媽語錄)。隨著媽媽的巨變,爸爸也有了變化。由經常晚回家到經常不回家。夫妻爭吵愈來愈白熱化。受傷害最大的要屬小豆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豆老師和小豆筋熟了,和小豆筋的家庭熟了。豆筋算是“給豆老師一個面子”(小豆筋語錄),數學課上不鬧了。拿豆筋的話就是“欺負老實人沒意思”。這也因為豆老師的確信守了為小豆筋保守秘密的承諾,沒向任何人說出他家的故事。小豆筋依舊在同學們面前吹噓,“昨天爸爸給我過生日了”“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去游樂園了”“爸爸每天回家都要黏糊我親我,煩透了”“我不就是個小感冒嗎,爸爸媽媽一整夜地在床邊看著我沒合眼,哎,真是的”。但實際上,由于他爸媽感情不和,爸爸兩年沒和她娘兒倆見面??上攵睦锬欠菘释?。豆筋的思想依舊很偏激。有時居然對我說“真想爸爸媽媽早點兒都死了,把財產都留給我。如果再過幾年爸爸再找個新媽,再生個該死的崽子,那就要和我爭遺產了。我要是爭不過,哼!就把他們全都殺光光”。
看來,家庭的不完整,小豆筋今后的路很危險也很痛苦。而爸爸可能就是關鍵。怎樣和這個成功型男子打交道呢?豆老師堂堂一“爺們兒”怎好“插足”他人家事呢?最后,豆老師把豆筋經常拿來吹噓的那些話整理成了一段文字,起了個名叫“小豆筋的夢”。以書信的形式寄給了豆筋他爸,署名“一個東北老鄉、老師、朋友”。你能想到后來發生的事嗎?據說爸爸看過信后在公司里面當著所有員工的面就嚎啕大哭。這之后,兩個東北漢子成了朋友。豆老師也了解到了爸爸不曾對媽媽說的痛苦與自責。媽媽得病后性情大變,脾氣暴躁,對婚姻極度恐懼和擔憂,感情方面胡亂猜疑。有一次還到爸爸公司大鬧,把一個想象中的“第三者”撓了個“滿臉花”。為此爸爸沒少賠禮道歉,花了相當一筆銀子,那三孫子樣就差給人跪下了(爸爸語錄)。爸爸實在是受不了這種種才不愿回家。老婆兒子離開的這幾年,沒有一天不是在愧疚和氣憤糾結下過日子的。
在豆老師的極力撮合下,一家人在中山團聚了。爸爸走之前,一定要請豆老師喝酒,豆老師爽快地應下了。那天晚上,兩個東北壯漢在東北餐館里酩酊大醉。
半年后,爸爸把小豆筋和媽媽接回了北京。據說找到一位名醫,絕對能治好媽媽的病。為此,豆老師不止一次地想象過豆筋媽媽變回原來舞蹈演員的模樣,那真是影星一般。小豆筋就像媽媽。豆老師曾有過這樣的念頭,要是自己也有一個長得像小豆筋這樣漂亮可愛的孩子……
一年后的教師節,豆老師收到一條沒有署名的短信。短信中說:我是您以前的學生,在教師節這天,我獻上最真誠的祝福。老師,您永遠是我最親愛的老師。幾天之后,豆老師又收到一條沒署名的短信。內容是:我最親愛的老師,您忘記我了嗎?我就是那個說您“吃屎”的混蛋啊。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的。其實那天我沒有說“吃屎”,我說的是“癡腺”,是剛到廣東那會兒新學的詞兒,覺得新鮮就經常掛在嘴上。老師,您真的原諒我了嗎?我曾經無數次地在心里默默地向您道歉。老師,原諒我吧!
是小豆筋。兩個短信來自同一個號碼。
感謝上帝讓我學會了寬容。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