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它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情景使得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學生形成感性認識,促進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那么物理教學中的情景創設應該如何實施呢?
首先,要明確情景創設的目的,精心創設教學情景。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情景創設的目的主要有:1. 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2. 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化抽象為直觀,使相關理論更易于被學生接受;4. 提高學生的思維變遷能力,促進物理知識的順利遷移;5. 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構建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
為達到教學的目的,應精心創設教學情景,以提高教學效果。在物理教學中情景的創設方法主要有:1. 利用實驗,創設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些實驗把物體的運動等直觀地體現出來,利用真實、生動、有趣的實驗現象,創設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全方位地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2. 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景。運用實際生活來創設教學情景,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運用。3. 聯系物理史,創設教學情景。4. 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物理學是一門抽象而又充滿邏輯推理的自然科學,因此有不少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會感到很難。尤其是習慣于形象思維的女生,對物理課可謂是望而生畏。而多媒體技術,它集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于一體。既能模擬微觀的運動,使微觀世界宏觀化,以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物理概念通過聲像并茂的媒體信息表現出來;既能模擬實驗室中不易完成的實驗,又能變靜態為動態,把宏觀現象沒改變的變化過程表現出來。這不僅可以使課程內容生動有趣,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5. 借助詩詞歌賦,創設教學情景。詩詞歌賦朗朗上口、方便記憶,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如能運用其來創設教學情景,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6. 設置問題陷阱,創設教學情景。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設置一些“陷阱”,讓學生誤入其中,然后再引導其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并找出造成錯誤的原因。
其次,要對情景創設進行預期。
精心創設教學情景不但要考慮到創設方法,同時還要對效果進行預期,比如一個情景創設出來后學生會有什么反應;會得出哪些結論;學生理解到什么程度等等。一個好的預期可以使教學比較緊湊,教學效果提高,節約寶貴的教學時間。
一般來說,對情景創設的預期包括過程預期與效果預期。過程預期是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思維變遷能力等,對學生在情景提出后的反應以及對情景的認識、理解所做的預期。效果預期則是對情景創設能否達到目的或達到目的的機率的一種預期。
再次,要適時反饋情景創設的效果。
當情景創設實施之后,它將在不同程度上產生效果,而產生的效果不一定就是預期中的效果。有的對我們的教學并沒有作用;有的可能有作用,但在設計時并沒有預期到;有的雖然是有預期到了,但它的深度和廣度要比預期的還要大。在教學中要及時的把這些效果反饋、整理。如果對教學沒用的效果,應及時消除其產生的影響;對于一些雖然對教學有作用,但是并非本節內容的應拋磚引玉,根據實際需要讓學生課后進行學習或課后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四,要適時對情景創設進行調整。
情景創設實施之后,將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效果,有的與預期相近,有的則與預期相去甚遠,也就是說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就必須對情景創設本身進行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是“臺階”太高了呢?還是設計時對學生的能力估計過高,等等。
找到原因后,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修改或重新設計情景。當然,由于原有情景創設已經實施,故修改或重新設計就要求有一定的技巧與水平。一般來說,如果是“臺階”太高,就應增設“臺階”,以降低“臺階”,同時要求增設的“臺階”要與原來的創設銜接,而且過渡要自然。倘若是創設大大超過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理解能力,不得不重新創設,要求應盡量降低,在必要時還應做一些適當的提示,以便更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理解水平,使教學能順利地進行,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