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它課程資源。
一、互聯網為各個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1. 能利用真實的英語網站設置真實的英語情景。訓練和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選取的英語網站和設置的問題要難易度適中。爭取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選取的網頁與課文緊密相關能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同時也能降低學生對英語網頁上出現的教多生詞而產生的畏難感。學生會盡可能的找到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會造成學生過分關注網頁上的生詞而產生畏難情緒。如:www.tear.org.au 這個網站本身就是教學參考書中提及的。教材的原文也選自該網頁。
2. 選取的相關網站和網頁英語文化內涵豐富。學生更全面接觸和了解了英語國家的文化。這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教師設計的練習中涉及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等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如:www.make-a-wish.org.uk 這個網站中的內容能加深學生對國內近期出現的“小欣月事件”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心。另外國內近期很受歡迎的電視劇《飛黃騰達》中的Donald Trump是不少同學心目中的偶像。列舉他親身對此項慈善活動的參與也增加了同學們對此類活動的認同感。同學們會饒有興趣的去做相關的閱讀并完成后面的練習——問題設計。(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該內容也與高中英語選修7中 Unit 2 Sharing 的主題密切相關。能使課文的德育教育融會于實際生活中并得到升華。
3. 練習的設計形式要多樣化。并利用我們自己的英語學習論壇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分享學習資源成為可能。如討論問題的設計能使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體會方面充分交流。設計問題的題型對學生有較高要求。既要求學生要全面理解文章內容,又要選擇合適的信息點發問引起同學的興趣,還要注意問題設置的準確性。最后你還有機會回答同學的各種提問。這樣就能使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的訓練。此類練習作拓展之用。一般設置在相關單元結束后進行。學生應具備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
二、教學反思
語言學家Jane Willis 曾提出:“語言的習得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能達到最佳效果。”也只有輕松、愉快的教學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由于網絡教學具有信息資源豐富、教與學交互恒久、跨時空等特性,與原來的“接受性學習”比較,師生面對的挑戰也更大。當我們激發起這種興趣,引發出這種潛能的時候,就應該思考怎樣去保護和提升它,使之成為一種恒久的“內驅力”。要通過閱讀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不滿足于教科書的閱讀量。如果能引起他們對書中的話題進一步探究的動機,那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樣的閱讀教學是成功的。而這類網絡拓展閱讀練習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了一個好的導向和示范。
這種閱讀訓練也符合新課改下的英語高考試題改革方向。如2007年考試大綱提出閱讀理解將更多地考查應用性的文章,即包括廣告、通知、報告、報紙等內容。廣東卷鮮明地對考綱作出了回應。實際上就是在BEC等國外考試中已經出現過的書評。而這類題更要求學生有很強的“提取有用信息,去除干擾信息”的能力。而廣東卷今年的幾篇閱讀理解的選材也從原本的單一的故事性,走到了故事性文章大大減少,哲理性、原版文章、科技性、應用性文章為主的選材方式。這就不光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英語能力,更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社會觀等,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廣東高考語文卷對于人文素養,社會關懷的強勢滲透,可以預計,文以載道,也將逐漸成為高考英語閱讀的主旋律。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