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校法制教育重視力度還不夠。近幾年,學校法制教育工作雖然得到了普遍重視和加強,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素質思想教育不到位。目前不少學校還仍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重知識教育輕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紀律法制教育,重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輕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重文化課輕實驗課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單一的升學率。素質教育不斷被削減,法制教育更是作為點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抵制不良社會因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二是法制教育方法較為單一。有些學校進行法制教育時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不高;有些學校抓學生的法制教育欠主動,只滿足于課堂教育而不能充分利用學校宣傳教育陣地和教育資源來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家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偏見。一是溺愛有余教育不足。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曾以前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現在不能再讓孩子受苦,于是便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使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有的家長當孩子從社會中取得一些不利之財時,或視而不見,微笑默認,助長了孩子養成壞習慣;有的家長對子女在外打架斗毆,不但不加強教育引導,反而責備他人,責備學校,縱容包庇子女爭強好勝;有的家長親自出馬助陣,在孩子的心理樹立了不好的形象。二是粗暴有余教育不足。有的家長平時關心子女的學習思想較少,忙著自己的事情,發現問題“打”字當先,以力服人,造成家長與子女的關系疏遠、冷漠甚至緊張;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正常學習費用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致使孩子把手伸向別人的錢包,從而走上歧途。三是放縱有余教育不足。有的家長因長期外出從事經商,或工作繁忙,或只顧自己娛樂,或相互不和睦、離婚,產生家庭破裂,然而,他們不顧及子女的生活學習安排和思想教育引導,孩子則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代管形成了教育盲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基礎差,讀書沒期望,于是對孩子順其自然,聽之任之;有的父母自身品德低下,作風不正,有的甚至在家賭博,違法犯罪,社會形象極差,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容易產生近墨者黑的不良后果。
二、實現現代學校法制教育途徑
1. 在根本上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認識是實踐的先導。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的法制觀念,并非僅僅出于減少、控制在校生犯罪率的需要,它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依法治國戰略目標的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加大法制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列入目標責任制,做到與各項中心工作同計劃、同檢查、同評比,各個學校要通過廣播、電視、班會、校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法制教育的宣傳,提高教師、學生的學法、懂法、守法意識。
2. 在落實上師資到位,保證課時。各相關部門從實際出發,共同組織編寫的《中小學法制教育讀本》,給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提供一本好的教材。教委和學校應當認真做好法制課的有關準備工作,做到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法律知識培訓,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在授課中應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等特點、知識結構,用以案說法、以例釋法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闡釋基本的法律常識,形象生動地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學習后能牢記在心,受用終身。
3. 在結合上重視“轉后”,齊抓共管。要加強對后進學生的法制教育,加強幫教隊伍建設,充分發動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積極參與這一工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使每個后進學生在家有人關心,在社會有人幫助,在學校有人管理,提高后進生的法律意識和思想道德素質,進而帶動全體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建立后進學生檔案,制定轉化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鼓勵教師從各方面接近后進學生,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表揚他們的優點和成績,指出缺點和錯誤,調動他們要求轉化的積極性。
4. 在管理上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教委和學校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建立并充實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加強法制教育隊伍建設。實施“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任課教師課堂抓”的工作格局,做到每季度開一次工作會、每學期開一次研討會、每學年開一次現場會或經驗交流會、每兩年開一次總結表彰會,確保學校法制教育工作走上正常化、科學化、制度化軌道。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