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新生剛剛經歷了高考,他們的文言文水平以及對文言文的態度集中體現了中學語文及文言文教學效果。北京大學的學生是高考高分段的代表,他們的文言文水平應該是最高的,而實際情況又如何呢?從2011年9月開始,我們開始進行問卷調查,希望能從數據中了解大一新生文言文乃至語文水平的現狀。
本次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313份,其中理工科學生148份,文科學生165份;男生158人,女生155人。生源地涉及全國共計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還包含極少數港澳臺學生及部分外國留學生。問卷設計如下8個簡單的問題:
1 你覺得自己的語文水平是:很高 較高 一般較差
2 你高考的語文成績是(
)分
3 你覺得自己對文言文的掌握:很好較好一般較差
4 你對語文:很喜歡較喜歡一般不喜歡
5 你對文言文:很喜歡較喜歡一般不喜歡
6 你最喜歡的文言文是__________
7 你最不喜歡的文言文是
8 你認為文言文對自己的寫作:很有幫助 較有幫助一般 沒有幫助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如下:
一、語文高考成績
313人中,絕大部分在110—130分之間,也就是說,語文低于110分,進入北大的可能性很低。如果換算成百分制,在73.3~86.6分之間。如果按照通常85分算優秀的話,這些北大學生的語文優秀率是25%,如此低的比率是令人吃驚的。顯然,不是這些學生素質不夠優秀,而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或者語文衡量標準出了問題。
理工平均分120.5;文科平均分122.2,差別不明顯,并沒有通常認為的文科生語文成績優于理工科學生的趨勢。
文言文掌握程度的自我評價,跟高考語文分數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因為男生感覺一般的平均分比感覺較好的平均分幾乎一樣,而且前者反而略微高一點兒;而女生感覺很好的卻比感覺較好、一般和較差的平均分都要低,感覺一般的比感覺較差的也要低。因此,這一統計引起我們思考的問題有二:1.文言文掌握水平為什么跟高考語文成績不成正比?進一步,文言文水平是否應該與語文成績成正比?2.男女生有差異,男生兩頭的比率比女生高,女生趨中性更強。比較一下文言文的自我評價與語文總體的評價分布。
兩者的分布基本一致,都是兩頭小,中間大,而且認為“很好”的尤其少。相比之下,文言文的情況更嚴重,認為自己水平“較好”的男生少了9個百分點,主要補到“一般”中去了,認為自己水平“較好”的女生少了1個百分點。因此,可以說,文言文對男生而言,更為困難,而女生對文言文的自我評價水平與語文一致。
男生只有53%喜歡文言文,比喜歡語文的減少12個百分點;女生75%的喜歡文言文,比喜歡語文的減少了9個百分點。可見,語文中的文言文部分相對來說是不受歡迎的,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僅從平均分來看,喜歡文言文與語文成績是正相關,喜歡文言文則語文成績高。
四、最喜歡的文言文篇目
最喜歡的文言文篇目由于在問卷時沒有加以限制,所以答案比較分散,而且有些學生將文言文寬泛地理解為古代文學作品,在答卷中有《孔雀東南飛》《離騷》等古代詩歌少量出現,由于并不影響主要的趨勢,因此,我們也一并做了分析。有超過20人次的答案分別是《滕王閣序》《赤壁賦》《出師表》《岳陽樓記》。它們的共同特點至少有四:1.讀起來朗朗上口;2.文筆優美;3.內容易懂;4.都出自語文教材。
前3個特點是從文章本身來看的,可以為今后的教材選文提供一定的依據。后一個特點則說明了學生們文言文閱讀的局限,這顯然是應試教育造成的一個嚴重負面影響。
五、最不喜歡的文言文
最不喜歡的文言文答案更為分散,超過10人次的答案只有3篇:《離騷》《游褒禪山記》《逍遙游》。它們的共同特點有:1.不朗朗上口;2.文辭艱深;3.不符合青少年心緒或者表達特點;4.都出自語文教材。
前3個特點可以跟最喜歡的文言文的情況對照來看,進一步說明在教材選文中需要注意避免的方面。第4個特點再次凸顯了文言文閱讀的局限,所謂的課外閱讀在這方面只是停留在理念上,幾乎完全沒有落實到實際學習中。
六、文言文與寫作
男生有65%認為文言文對寫作有幫助,女生則有79%認為有幫助。這說明學生大部分能注意到文言文對于寫作表達的正面影響,也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功利性”動機。男生有12%的認為文言文對寫作沒有幫助,女生則只有1%的有此看法。這也呼應了男生和女生在喜歡文言文上的差異,如上文所說,不喜歡文言文的男生有9%,女生只有3%。這再一次提醒我們,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要注意男生和女生的差別,最好能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從對北大大一文理科新生的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是喜歡語文的,對文言文的喜歡程度相比之下有所降低,這是在今后教學中要注意提高的;北大學生的語文成績優秀率不能令人滿意,這在今后的語文考試和評價中是需要想辦法盡快解決的問題,否則,語文自信力隨之衰退,對于母語教育是極大的損害;目前教材中文言文選目有過多限制,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范圍狹窄,這應是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衰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狀況是,學生基本能認識到文言文對寫作的促進作用,同時還保有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熱情,但趨勢不容樂觀。我們的調查研究還會持續下去,這樣就能得到時間維度上的對比,以發現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拓展該項研究到更多類型的大學,從而獲得反映中學文言文及語文教學的更全面的情況。當然,將來研究還可以進一步關注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比如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與現實的偏差等等,才能從問題出發,來促進中學文言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