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計部門一定要加強自身道德建設,提高抗干擾能力,進一步提高統計數據的可信度,以此來提升統計工作的信譽度。充分發揮出統計工作在企業決策當中的“信息窗、晴雨表、參謀部”的作用。當前統計既面臨著發展的機遇,也面臨著誠信的挑戰。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維護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不斷提升良好統計形象。
關鍵詞:統計 職業道德 提高質量 基層統計分析
一、新形勢下統計工作面臨的考驗
在市場經濟社會的今天,自我意識、個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經濟觀念、交換意識逐漸地為社會所接受,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也充斥著社會的每個角落。相比較而言,統計部門無疑是“清水衙門”,統計崗位清貧如洗、統計專業枯燥乏味、統計任務艱巨繁雜、統計隊伍默默無聞。統計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面臨著種種的考驗:一是面對社會分配不公和各種誘惑;二是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能否堅持任勞任怨的考驗;三是處罰力度較弱,能否樹立依法行政觀念的考驗;四是面對知識更新的步伐加快,能否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考驗;五是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能否經得起、站得穩、挺得住的嚴峻考驗。
統計工作職能在不斷強化與統計機構卻在相應縮小、統計工作任務在不斷加重與統計隊伍卻在相應減少、統計專業在不斷增加與統計崗位卻在相應削減的矛盾日益突出。現有的統計制度方法、指標體系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統計工作日益增加的繁重任務與統計部門現有的人員編制、設施裝備、經費待遇、工作條件不相適應,統計信息化建設、統計服務水平與企業決策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能否做到在政治上不說糊涂話、生活上不做虧心事,在經濟上甘于清貧、統計工作擔負著主管一個企業統計工作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職能,把握著宏觀數據的出口,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二、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行風政風建設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對于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的道德理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提高廣大統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統計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統計在人民群眾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統計行風政風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統計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影響著統計行風政風建設,影響著統計部門的形象和統計事業的發展。因此,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確保統計部門為企業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統計信息,不僅是統計人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是統計行風政風建設的一項基本要求。對增強統計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依法統計”、“統計為民”思想觀念,提高統計在社會上的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統計體制的需要。統計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重要工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對統計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統計工作的主體,必須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并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同時,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反對弄虛作假,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市場化取向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作為收集、整理、提供社會經濟信息的統計工作,其作用將越來越高,地位將越來越高,當然,肩負的責任也將越來越大。
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統計職業道德水平
中國統計行政管理學會于1995年10月在大連舉行過一次統計職業道德研討會。會上做了多方面的探討,會議秘書處提交會議討論的《關于加強統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倡議書》提出了六條:1.獻身統計事業,促進“四化”建設;2.堅持實事求是,如實反映情況;3.排除任何干擾,反對弄虛作假;4.保證準確及時,提高優質服務;5.自覺遵守法紀,保守統計秘密;6.加強學習修養,全面提高素質。
提高統計職業道德水平,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思想建設與道德建設的關系。思想建設是道德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正如中共中央提出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所指出,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針,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更提倡為人民服務和集團主要精神;要有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高尚思想和堅定信念,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和各種不正之風,腐朽意識。
2.全面性、系統性和突出重點的關系。關于統計職業道德的原則和內容,要做廣泛的科學的考察。這就需要如實地把統計活動看作一個系統,對這個系統內部的各種關系和它與社會經濟大系統的關系,全面地加以研究和處理。要放開眼界,不能受限于日常工作的狹隘經驗。另一方面,在各種關系中又要住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主觀主義矛盾,把重點問題與一般問題結合起來,全面推進職業道德的建設。為此,我們必須報實數,講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和制止統計上弄虛作假。這就需要有良好的職業作風與職業態度。如果夾雜著個人私心雜念,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欲需要,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等就在所難免,就會背離實事求是原則這一最基本的統計職業道德規范。
3.提高統計科學知識水平與提高統計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關系。這兩方面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有了較高的統計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提高職業道德的修養;反之,有了較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又可以促使統計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提供真實可信的統計數據,才能真實地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狀況,才能深刻揭示經濟社會運行機制,才可以為企業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保障,才能提高統計公信度。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資料是我們統計人員的職責,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統計質量。
四、加強基層統計分析
統計分析是統計工作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的活動。在這個階段中,通過撰寫統計分析報告,可以發現統計工作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加工整理的資料是否具有可比性,統計分組是否科學,指標口徑是否銜接,等等。此外,還有一些問題在前面的工作中已有察覺,而最后在分析階段才被證實。如,在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中,一些指標的設計不夠合理,在統計數字質量上,一些數字水分較大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通過撰寫統計分析報告,可以推動統計制度、方法的改革和加快統計工作的科學化、法制化。反過來,又為進一步提高統計分析水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要發揮統計的整體功能,就要廣泛地開展統計分析,經常向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提供有價值的統計分析報告;這是一項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成就統計人才的必由之路。統計人員積極撰寫統計分析報告,才能不斷增長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統計分析報告是統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與統計分析寫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綜合。前面幾個環節是統計的基礎工作,統計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階段。一般來說,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報告,來自高質量的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和統計分析寫作。但是,如果僅有較好的寫作水平,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都是低質量的,也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報告。因此,統計分析報告寫不好,當然是統計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現。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如何,也就反映了統計工作水平如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綜合標準。另外,統計分析的結果雖可以用多種形式表達(如表格式、圖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統計分析報告為最好,也最為常用。因此,統計分析報告也是表現統計成果的好形式。
參考文獻:
[1] 王艷明,楊海山.企業統計理論研究,中國統計,2002,3
[2] 蘇永明.我國企業統計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統計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