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校園網絡的日益普及,對高校師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同時,由此形成的網絡文化對傳統校園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高校校園是網絡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領域,當代大學生是深受網絡文化影響的群體。網絡文化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開闊其眼界,活躍其思維,與此同時也對傳統校園文化產生一定影響。
關鍵詞:網絡文化 校園文化
網絡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精神世界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加速改變著。
一、校園網絡文化改變著大學的傳統辦學理念
高校信息網絡文化的迅猛發展,急劇改變著大學的傳統辦學理念。在大學追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實現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學實現多元化交流與發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培養全球化發展所需要的專門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目標上;在創新信息開發者、知識傳播者和學習者共同聯結平等互動的開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創建多向選擇的、無時空限制的、以個性化為主的協作型教學模式上,校園網絡文化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動作用,折射出了現代大學辦學的新理念、新思維。
二、校園網絡文化改變著校園的學習環境和手段
現代網絡技術、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發生空前轉變,火柴盒式的教室教育正在被四周沒有墻壁的可移動的開放空間教育所逐漸替代。根據教學需要,師生可以進行多種有利于教學雙方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開放空間教學組合,從而打破那種僵化的限制教師與學生活動自由的傳統教學格局。隨著校園網絡文化的不斷發展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根據學習需要自己確定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設備的“無年級課堂”、“無年級學校”等新型教學組織形式將會不斷產生;遠離學校、教室的辯論會、討論會都將會成為現實;考試不再用紙筆,全部實現機考,也都將會成為可能。總之,網絡對學習環境和手段的改變,將會逐漸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授課模式,而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個性化教學為模式的新的教學格局正在形成。
三、校園主流文化面臨著網絡文化的威脅
1.“信息霸權”的威脅。網絡時代,西方發達國家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基礎設施上的絕對優勢,在有限的時空投放密集的信息容量,進行信息轟炸。面對密集的信息,青年學生好奇獵趣,無法正確選擇信息,駕馭信息,如果不及時提高信息素質,就將會成為信息的奴隸。
2.“文化殖民”的威脅。語言是特定文化的載體,是民族文化的標志。目前國際互聯網上使用的通用語言是英語,英語在網上的統治地位,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其信息量的絕對優勢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傾銷、文化覆蓋和文化封鎖,使非英語國家的民族文化淪為網絡時代的邊緣文化,隨時都有被英語文化淹沒或吞噬的危險。在大學校園中,青年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抵御文化侵蝕的能力尚不完全具備,以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為主導的校園主體文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3.“信息垃圾”的威脅。當網絡給人類帶來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時,網絡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網絡,污言穢語俯拾皆是,網絡垃圾泛濫成災,嚴重污染了網絡文化環境。據有關資料表明,截至201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3.18億,24歲以下的青年人占了近六成,其中大學生占相當比例。在大學生網民中,因沉湎于網上聊天、交友、色情瀏覽而導致學習成績急驟下降、精神頹廢以至精神分裂失常等現象為數不少。校園精神文明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4.“信息欺詐”的威脅。在網絡中,無論是操縱網絡的組織者,還是低素質高手段的網民,都有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偽造信息來欺詐大眾。
四、網絡文化的良性發展提高了校園文化的影響力
高校信息資源的享用者是一個特殊的網民階層,隨著互聯網絡的不斷發展,其用戶數量不斷增多。這一階層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有較大的信息需求量和較多的信息獲取方式,而且對信息的專業化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學校園網絡文化只有真正發揮信息資源庫的強大功能,保障這一特殊網民對各種信息的需求,才能促進教學、科研的創新與發展,把校園網絡建設成為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信息資源中心,并保證其信息會高流量、高質量地為教學科研服務,這是校園網絡建設定位中的根本問題。網絡不只是一個技術概念,它同時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文化概念。校園網絡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載體來說,它是一種理性化的數字文化,從內容到形式都迥異于傳統文化。校園網絡文化在兼有技術與社會文化雙重內涵的同時,被賦予了教育的本質含義。校園網絡不僅僅是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集合體,而且是以現代技術、文化、教育、價值為核心內容的結構功能實體。
在未來的信息化校園中,網絡文化價值的影響力將會大大提高,校園傳統文化將會在與網絡文化的沖突、對抗中,根據自身的需要吸收、融合網絡文化的優秀成分,從而形成網絡時代的新的校園文化格局。此時的網絡文化,已將其特殊性融入校園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網絡文化的特殊價值將會使校園文化的普遍價值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同,匯入校園主流文明文化中。面對網絡文化來勢洶涌的沖擊,高校應努力促使傳統校園文化與網絡文化的結合,形成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文化,不斷改變和充實校園網絡文化,創造一個適合青年學子健康發展的校園文化環境。
作者簡介:
史佳(1979- ),男,河北大學工商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