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壇,最應該理性對待的便是“王朔現象”。“近年來,從文化層面解讀王朔現象成為一種研究趨勢,其中也不乏獨到的見解,當然還有批評者認為王朔現象與中國流氓文化的深刻淵源,稱其為貴族痞子。”還有一些評論家因為王朔文本所具有的顛覆性,具有較強的后現代性。“王朔現象”作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文學潮流,為現代文學的創作帶來較大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敘事方式方面
在敘事方式上,王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見的模板,這個模版上寫著四個字“大眾話語”。正是因為這種敘事方式的流行,讓現代文學創作有了較大的上升空間。在王朔的文學作品中,他把市井俚語與小說文本和影視編劇相結合,運用調侃、反諷的表現手法顛覆了傳統的敘事手法。把一些熱點趣聞加入到敘事中,并且緊緊把握社會發展的方向性,力圖給讀者最新最喜的大眾文化。例如比較流行的話語“過把癮”“我是你爸爸”“玩的就是心跳”“千萬別把我當人”“我是流氓我怕誰”等都體現了這一特征。
當然,提到王朔的大眾話語敘事就不能不提到反諷與調侃的運用,他把一些政治術語、文革用語、市民俚語相互融合,巧妙地表達人們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這兩種表現方式也特別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它不僅增加了文學作品的生動性、親切感,喚醒人們對生活感受的認識,還無形中影響了現代文學的創作趨勢,一批作家都采用了王朔的這種文學表現形式,如: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張煒的《丑行與浪漫》等文學作品。毛崇杰在評價王朔小說的語言特點時,曾這樣說道:“王朔的小說以‘京味’十足的痞氣調侃見長。他的語言特色甚至比他的類型化的人物形象更吸引著讀者。這些調侃以帶痞氣的反叛,把政治的、哲理的、道德的嚴肅課題與俚語、土語混合在一起達到反諷的效果,最易在青年與市民階層中引起共鳴。”所以說,這種大眾話語式的敘事方式值得現代文學創作進行借鑒,使文學作品更加地貼近群眾。
二、主題立意方面
在主題立意上,王朔一反傳統,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具有“頹廢”色彩的主題。這種“頹廢”并不是鼓勵人們放棄生活的信念,而是倡導人們回到生活本真的狀態,感受生活的存在。王朔的小說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一方面是因為敘事方式的大眾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破解傳統道德中重新建立人們的本質價值追求,也就是一種追逐現實、追逐物質利益的現代性頹廢的思想。傳統的知識分子為人們崇高價值觀的迷失而擔憂不已,其實,與傳統作家們相反,崇高價值觀的建立正是在清醒的認識了現實本真之后的心靈升華。尤其是普通民眾,他們最希望在文學作品中看見與自己生活狀態一樣的體驗。作家韓少功在描述當時的創作狀況時說道:“小說家們曾經虔誠捍衛和竭力喚醒的人民,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庸眾。”這也就深刻地說明了在小說的主題立意上更應該追求真實的“頹廢”色彩。王朔在這一主題立意上率先向傳統發起了挑戰,如:《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作品,把視角轉向了被傳統作家視作頹廢的大眾生活。在他之后,很多作家也開始這種“頹廢”的探索,例如:劉震云的《一地雞毛》,池莉的《煩惱人生》等都現實地描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百科。劉震云認為“自然有兩層意義,一是指寫生活的本來面目,寫作者的真情實感。二是指文字運用自然,要如行云流水,寫得舒服自然,讀者看得也舒服自然”。這種拒絕“崇高”的,具有“頹廢”主題色彩的創作傾向的出現,以及大量小說的問世,真實的記錄了處于城市邊緣的市井小民的行為方式,還原了傳統道德所不允許的人間世態和原始的生活場域。所以說,王朔所引領的這種主題立意傾向是值得現代文學創作者們借鑒的,他能夠真實自然的回歸生活,吸引讀者的注意。
三、審美法則方面
在審美法則方面,王朔在文學領域為我們開辟了一個關注“邊緣人”的先河,他更加關注人的本質生活狀態,認為真實的就是美的。“王朔為新時期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重要的一組群像。他寫了社會邊緣上的人,改革開放前,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強的優越感,經濟狀況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開放后,這個階層逐漸瓦解,他們中的很多人產生了巨大的失落感,經濟上的優越被私營者代了,政治上的優越感又很模糊,他們不愿從事體力勞動,又沒受過太多的教育,社會位置急劇變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們,社會位置的提升和知識不成正比了。”由此不難看出,在王朔的作品中已經顛覆了傳統的文學創作藝術觀念,并不是去歌頌某一上層群體的愛與責任感,而是更多的關注被邊緣化的人們在現實中的掙扎與奮斗狀態。與此同時,王朔開始關注“文革”那個特定現實中的人們,為此王朔創作了《動物兇猛》等一系列的小說,其真正的目的是還人一個本性的欲望和一種尊嚴,追求自由和幸福。所以說,王朔在審美上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去發現真實的美,內在的美。為現代文學創作在審美利益上提供了可借鑒的材料。
總之,“王朔現象”是一個時代的社會現實生活與文化生活的體現,他的作品代表了普通民眾的真實感受和愿望訴求,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田文兵.《當代話語轉型視域中的“王朔現象”》,學位論文,海南:海南師范大學,2007
[2]黃永林.《“王朔現象”的現代性》,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第4期
[3] 潘晶玫.《王朔小說文化觀研究》,學位論文,吉林:延邊大學,2006
作者簡介:
王澤英(1989.10.15- ),女,遼寧省撫順市人,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學院中文系對外漢語專業。